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股权转让,应按税法规定计算转让所得或损失,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征税。企业通过适当的筹划,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下,选择纳税最少的交易方式,或者依法将纳税时间向后递延,取得合理的税务筹划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美关于并购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在递延纳税并购的类型以及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认为应通过允许三角并购递延纳税、明确"股东利益持续"作为基本要件、明确可以作为支付对价的股权性质、灵活规定股权支付比例等措施来构建完善的并购所得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IPO企业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的交易中,多个环节会涉及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问题,一些问题在实务中令人困惑或争议,包括:进行股份支付处理的时点、附条件股权激励的处理、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受让离职员工退还的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等.本文结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IPO企业应当在明确了激...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文章研究该政策对年金参保者的影响,主要进行了年金个人所得税政策新旧对比,进一步分析新政策对年金参保者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影响,并提出落实年金递延纳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得最多的三种股权激励方式,不同股权激励方式下激励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算依据等都不一样。本文对这三种股权激励方式下激励对象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作一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股权交易税务处理中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应纳税款计算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解析。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原则上按照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并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日确定,个人所得税则采取多个条件符合其一即触发纳税义务的方式确定。股权转让纳税地点分为“四种情况、三个地点”,股东和受让方身份不同则纳税地点不同。股权交易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原则上股权转让成本计算方法适用加权平均法;如果股权转让协议存在分期收款条款,非居民企业股东应先“覆盖成本”再确认股权转让所得;以外币计量的股权转让收入与成本均应按照支付日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人收购股权转增股本的最新税收法规,发现自然人与企业合作收购股权时,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不符合规定条件,需全部缴纳个人所得税;当满足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3号规定的条件时,盈余积累转增股本区分两种情形处理,即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或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可以部分甚至全部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实现所得税递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在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税务处理的情况下被收购方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的税负承担情况,发现当采用特殊税务处理(满足特殊重组条件)时,被收购方股东可以减少税收负担。但对被收购方不同性质股东作用机理不同:自然人股东通过"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免交个人所得税;法人股东通过"特殊税务处理"带来的纳税递延缓缴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薪酬纳税管理是在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保障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薪酬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问题,既要保证企业和职工依法纳税,防范税务风险,又要降低企业和职工的税收负担,在实际意义上提高职工的税后薪酬水平,增强企业整体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通知,对兼并重组过程中享受企业所得税递延处理特殊政策的条件进行调整,其中,企业进行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时,对被收购股权或资产比例的要求由原来的不低于75%降低为不低于50%;具有100%控股关系的母子企业之间按账面值划转股权或资产,也可适用递延纳税政策,使更多企业兼并重组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即有关股权或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暂不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税收法规对同花顺员工持股平台在没有减持情况下被追缴巨额税款的事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激励中不同员工持股方式在收到上市公司分红和减持股票时的纳税成本进行分析,并对持股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即除考虑纳税成本外,还应考虑控制权、持股员工人数、基于公司治理方便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权激励在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高新技术企业都将股权激励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而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已开始实施股权激励.文章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为依据,通过对是否实施股权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发现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一定的区间效应,以期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及试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对象取得的所得是与其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属于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从适用税目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股权激励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三种股权激励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面进行探讨,可以明晰对激励对象征税的份额及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00~2005年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企业各年综合绩效评价值,采用管理层平均持股比例作为股权激励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推导高管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且将实证过程细化到不同持股比例区间、不同的股权结构上.为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对实施股权激励前后业绩进行比较,并且对已实施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绩效进行统计描述.  相似文献   

16.
创始经理人是否影响企业研发投资,是研究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以2013—2019年深市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始经理人及其持股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职业经理人相比,创始经理人的研发投资决策具有风险偏好特征,有助于增加研发投入;创始经理人持股有利于改善企业研发投入状况,创始经理人根据自己持股状况相机决策,其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创始经理人最优持股比例的经验值为29.46%.因此,提出了三点建议:重视创始经理人的创业情感财富,对其实施控制权激励;重视创始经理人的股权利益,对其实施股权激励;实施创始经理人股权激励宜适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代持股、对赌协议、非居民间接转让股权三种股权交易中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探析。代持股协议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投资权益应归属实际出资人,但出于税法确定性的考虑,税法认定名义股东为纳税人,名义股东将投资收益税后净额转付给实际投资人时,实际投资人原则上不再纳税。对赌协议实质是目标公司的估值调整协议,应将其与原投资行为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交易进行税务处理。利用非居民间接转让股权避税是国际避税的常见方式,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引入了“一般反避税条款”对其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8.
企业分立涉及被分立企业、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三方当事人,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诸多税种,涉及征税、不征税、免税、当期纳税、递延纳税等多项税收待遇,涉税处理非常复杂.企业分立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税负转嫁的问题,如果出现税负转嫁问题,重组当事人应当通过对重组对价的调整,平衡重组各方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拟上市公司的不同持股方式在未来的退出及利润分配时的税务成本和税务风险不同。本文分析了利润分配环节涉税问题,提出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架构设置及税务管理应符合合规性要求,应考虑税收成本、退出税收成本及持股人的持股目的:如果以转让股权为目的,应以自然人身份持股;如果是以长期控股为目的,应以法人身份持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纳税支出已成为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如何通过合法手段进行纳税筹划,达到规避税务风险、合理降低纳税支出的目的,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文章以个人所得税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对采取不同纳税方式出现的纳税结果进行比较,来探讨供电企业纳税筹划的一些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