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泰安市房地产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ECM方法,探讨2000-2014年泰安市房地产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以后波动渐趋平缓,但总体贡献率较低;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偏低,对经济拉动能力较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依赖性增强;房地产投资与GDP之间既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又存在短期波动关系;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泰安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将间接碳排放纳入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框架中,测算了2000—2013年甘肃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对甘肃省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甘肃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呈波动增长态势,间接碳排放量占主导;(2)煤炭、柴油、汽油等化石燃料消耗是造成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消费是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3)建筑业从业人数、城市化率、建筑业人均GDP、建筑业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等的变化都促进了建筑业碳排放量的增长,其中城市化率、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较大,而建筑业技术装备率的变化则抑制了建筑业碳排放量的增长,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准确识别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1952~2018年的年度样本数据,并通过构建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和具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测度进口、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长期均衡视角下,出口、进口贸易和产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协整关系,其中出口、进口贸易增加对产出的拉动作用小于其下降带来的抑制作用,并且出口贸易对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第二,在短期动态视角下,出口贸易上涨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对产出具有逐渐衰减的正向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上涨冲击对产出起初具有正向促进效应,随后快速转为负向抑制效应,最后渐进地转为正向拉动效应。第三,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等重要时间点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表现出逐渐减弱的拉动效应,而进口贸易表现出稳步增加的促进效应。因此,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中国应继续实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同时也应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以创新驱动代替过去的要素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逐步告别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建筑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关系,经济增长长期拉动建筑业的增长,且经济增长对建筑业的长期影响比其短期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来安县国家气象站1961—2015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力,分析来安县近55年温度和降水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对来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得出结论:近55年来安升温趋势显著,升温幅度0.23℃/10a,此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突变点是2001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波动幅度大,最大波动幅度高达1 230 mm。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年际尺度上周期振荡以准4~8a为主,年代际尺度上周期信号以准16a为主;近55年来安气候生产力上升趋势显著,上升幅度每10年20 kg·km-2,此上升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突变点是1995年。气候生产力在年际尺度上周期振荡以准8a左右为主,年代际尺度上周期信号以准16a为主;气候生产力同时受气温、降水影响,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但只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其提高幅度才更大,未来"暖湿型"变化趋势使来安气候生产力的上升空间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信贷供给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霞 《新疆财经》2012,(5):56-60
本文选取甘肃省1989年-2010年度信贷供给和经济增长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对甘肃省信贷供给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各期限贷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中长期和其他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只有短期的促进效应,而长期促进效应为负;中长期和其他贷款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负向拉动作用,但在较长时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区实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1952~2009年中国省区实际周期的协同变化及其决定因素。我们发现,改革前后的周期协同性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特征,前期的下降是由于中央计划体制的系统性失败和放弃,后期的上升则与改革和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确立一致。回归估计发现,双边距离、经济规模显著地影响了周期协同性,但地区周期波动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统一的空间特征。进一步估计显示,各地区在地方政府支出比重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异阻碍了周期的同步变化,但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差异对周期协同性的阻滞影响仅限改革前。改革后,无论是用地理区位还是用出口和FDI流入来刻画,地区间的对外开放差异均显著地阻滞了地区周期协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带符号约束的因子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FSR-BVAR),检验了引入汇率预期后实际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效应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实际汇率和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引导作用,汇率升值预期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就业具有正向引导,对物价水平具有负向引导;引入汇率预期,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性无明显变化,对平衡国际收支有效性有所下降;在预期引导下,汇率预期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调控更有效,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的调控更有效;汇改后,预期引导下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对就业影响效应减弱,而汇率预期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及就业水平的调控效果减弱,对国际收支影响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HP滤波等多种周期项分解方法,对1960~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持续性等进行比较,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交叉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中美两国经济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人均GDP波动幅度超过美国,持续性(时间序列相关)短于美国;中国经济收缩深度和扩张深度超过美国;中国分类经济指标的波动性从大到小排序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平滑度低于美国。中美两国经济的协同关系有不断加强态势,居民消费是中美两国协同程度最高的分类经济指标。美国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过程显示,双边贸易是美国经济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渠道; 1单位美国人均GDP正向波动在当期会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产生1. 0041单位的正向冲击,对中国人均GDP造成0. 3635单位的正向冲击。在中国省区和美国州区,高收入地区的经济波动(波动持续时间和波动深度)低于低收入地区,收入水平与经济周期波动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省区之间的经济协同高于美国州区;中国省际经济与美国国家层面经济之间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美国州际经济与中国国家层面经济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中美两国高收入地区经济的外部相关性比较低,经济独立性高于中低收入地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政府把旅游消费作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引擎和主要抓手。本文结合我国2009年2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基于分城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引致的投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农村居民。据此,本文提出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构建"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协同机制,分类推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运用VAR模型方法,研究了1986—2012年浙江省居民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浙江省收入不平等有比较明显的"双M"型阶段性波动变化特征,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城乡内部的收入不平等而非城乡间的收入不平等。整体而言,浙江省居民收入不平等曲线大致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侧上升向右侧下降的过渡阶段。浙江省居民收入不平等、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从短期看,经济增长具有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同时收入不平等还通过抑制消费间接制约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1-2018年三亚市旅游业、经济发展数据,首先分析了经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然后通过索罗余值法对旅游业效率变化及要素投入贡献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旅游业拉动三亚经济增长效应高于其他沿海旅游城市;三亚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无规则波动,旅游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是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对旅游业的贡献并不明显;技术进步对旅游业增长的贡献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7年、2018年技术进步对旅游业增长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丁艳  李永奎 《改革》2015,(4):125-134
借鉴已有市场化指数的构建方法,结合我国建筑业自身特点,从政府行为规范化、企业多元所有制和主体自由化、市场发育程度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测算我国2003~2012年的建筑业市场化相对指数。结果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市场化相对指数逐年上升,但政府、企业、市场三个方面指数表现具有明显差异: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变化不明显且呈波动趋势;企业多元所有制和主体自由化指数逐年显著上升;市场发育程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出现小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目前已出台的投资和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又为我国建筑业渡过危机注入了一支支“强心剂”。主要政策举措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投资拉动型特征,基于我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投资依然是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外需下降、内需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必然对我区投资的规模和流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近期我区也出现了新开工项目增长缓慢的态势.为确保我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应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转变投资流向.扩大投资规模,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建伟 《改革》2015,(4):41-57
运用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进行的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平均增速将从高速增长期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5%左右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的波动介于5%至8%之间。针对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变与周期性波动走势,短期政策应以平抑中短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为主,中长期政策应以稳定出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为主,力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李琳  吴珊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65-68,91
文章运用扩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首先,简析协同发展的内涵,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确定评价标准;然后,运用扩展的DEA方法对我国不同空间尺度2002-2011年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总体处于中级水平,东、中、西部梯级差异明显;十年间,东部与西部协同发展水平呈缩小趋势,而东部与中部间呈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1980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不到5%增加到了18.87%,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国内外经济将呈现“全球趋弱、国内走强”的发展态势。稳增长重在稳预期,要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全力以赴促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通胀、供应链短缺、国际局势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黑天鹅”“灰犀牛”等事件风险急剧上升,全球经济风高浪急,贸易增长预计将大幅放缓,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面对惊涛骇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国内发展信心和社会心理预期向好。总体判断,2023年国内外经济将呈现“全球趋弱、国内走强”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王琮 《亚太经济》1999,(5):62-63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提出要把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扩大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一、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我省经济增长在国内消费需求持续不振的状况下,我省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GDP增长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物价持续走低,消费需求不旺。面对这些情况,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对拉动我省经济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