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静  虞燕君  彭飞  路伟 《财经研究》2021,47(12):49-63
"药品零加成"政策是新时期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文章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部某省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和财务统计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改革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能显著降低试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患者自付费用以及患者单次诊疗费用,但材料费等却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政府直接补助、财政投资以及信贷支持的增加和药品采购成本的下降是"药品零加成"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和可靠.文章进一步结合2014-2018年某公立三甲试点医院住院患者病案个体数据,延伸考察了"零加成"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再次证实了该政策确实能够缓解患者负担,特别是因病致贫问题.政策启示表明,应健全公立医院政府补贴和投资政策,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收入监管,巩固"零加成"政策的成果和持续性.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政策网络是政策过程中多元行动者为解决共同面临的政策问题而互动形成的集合体。政策网络是影响政策产出的重要结构性要素。从互动频率和开放程度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政策网络影响政策产出呈现4种模式:离散型网络、聚合型网络、发散型网络和断裂型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果表明:四种模式因行动者特征、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等指标的不同,对政策产出产生不同的影响。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网络的优势,规制各网络的劣势,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失衡时将出手干预房地产市场,体现在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上。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以后,购房者、开发商及政府通过舆论的传导及反馈进行着博弈和互动,这种博弈和互动的结果导致政府对调控政策的调整及利益攸关者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舆论的传导对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体现于它有可能有助于政府调控政策的完善,也可能破坏了调控政策出台的初衷,它形成了新的政府与民间互动和博弈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李翠霞  李杰 《经济论坛》2022,(9):136-142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立医院的补偿由“三渠道”变为“两渠道”,要求公立医院“腾空间、调结构”,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的政策落地,按DRGS、DIP等医保支付方式的实施以及分级诊疗等,对医院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文章通过161份公立医院线上调查问卷,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模式,力图助力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配置合理、合法合规、安全完整、使用有效、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资政策是随着政府对吸引外资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有序推进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内容较为完备的外资政策体系,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振兴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该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从更加系统和动态的角度研究我国外资政策的变迁过程,将宏观的制度描述和微观的行为分析整合在一起,深入分析政策网络结构、政策网络关系、政策网络权力及利益格局、政策网络的环境和政策网络的制度性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外资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韶关市取消药品加成及综合医疗体制改革政策执行情况。方法:通过对韶关市实地调研,以及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来源《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和广东省卫生厅提供的《广东省卫生系统财务报表》(电子版)。结果:在政策导向下,医院药品收入下降,医疗收入上升,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以及政府投入不足引发系列问题。结论:韶关市以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为先导的综合医改对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导致医院面临亏损以及不良医疗行为等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补偿到位。  相似文献   

7.
药品零加成政策切断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补偿渠道,而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财政补助难以填补取消药品加成的缺口。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补偿机制成为当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保障。本文借鉴全民医保国家的基本经验,构建了医保基金支付、政府财政补助、患者自付和社会投入四支柱补偿体系,从优化结构的视角分别界定了各补偿渠道的比重和投入方向,并强调推进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构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政策变迁探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理性特征及各利益主体对理性的不同理解给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带来的一些影响。在各利益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方利益主体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对退耕还林政策变迁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补贴政策作为一种公共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其运行过程则是相关利益主体围绕利益关系调整而不断展开的博弈互动过程。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机制,试图找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缺陷或不足,寻求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薛源 《当代经济》2016,(32):136-137
本文采用来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对医疗行为各方的影响,结合社会现实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建立药事服务补偿机制的创新思路.医疗机构和医药商业零售企业在药品销售终端各有优劣势,可以结合二者优势进行建立新型药事服务补偿机制的尝试.药品零加成政策导致医疗机构收入下降,将影响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可采用PPP模式结合互联网+对药事服务的补偿渠道进行创新,以期更好地保障民生权益,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1.
药品加成政策在公立医院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取消药品加成,势必会对公立医院造成很大的影响,尽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增设药事服务费等。而公立医院自身也要加强管理和自身建设,提高创收和发展能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Baumgartner和Jones提出的政策间断—均衡理论是当前研究政策变迁的核心理论之一,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现有政策间断研究较少探讨政策间断的因果机制,也较少关注约束政府自身行为的管理型政策的变迁过程.因此,本文基于政策间断—均衡理论的最新发展,从探究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因果机制出发,提出注意力分配是理解政策变迁的情境、行动形成和转换三类因果机制的核心,并认为注意力分配对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制度摩擦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注意力分配和制度摩擦的相互作用结果,划分出政府管理型政策变迁的四个阶段:抗衡、变革、停滞和调试阶段,提出当注意力分配发生改变且制度摩擦较大时政策间断才会发生,认为其余时间政府管理型政策均遵循渐进变迁路径.最后,本文以政府内部控制政策为例,通过系统分析1986—2019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4574条有关政府内部控制的政策,验证了笔者提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医疗改革,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药品零差价”是公立医院为了解决人民的看病成本而提出的政策,但是由于监督机制和财务管理没有随之进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药品零差价”这一政策出发,阐明了其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导致医院减收、滋生贪污腐败现象、只能短期实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根据“药品零差价”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对策,要求公立医院在体现药品价格公益性的基础上,建立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的信息对称网络;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医院减收程度;还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优化医院管理风气建立全民监督的公立医院政府监管机制,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区域创新体系中行动者所处位置和角色,将行动者分为核心行动者、主要行动者和共同行动者三类。通过追踪行动者的行动,发现区域创新体系中核心行动者经历了从政府到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科技创业创新人才要成为转译者来表达各行动者利益,并进行互动、磋商,联结起来形成行动网络,同时联结行动者的手段也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演变。以南京为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展和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政策科学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由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变迁,在公共政策研究重拾对民主的关注后,作为替代性政策过程理论之一的政策反馈理论逐渐兴起。该理论认为,政策科学应当更加关注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内生性。政策不仅是政治系统的产出,也是政策过程的输入因素,已有的政策能够重塑政治过程,并影响未来的公共政策。政策反馈理论缘起于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其理论特色是强调政策本身在政策过程中的本体论地位,并思考已有政策对于政策过程的影响途径和机制。文章在较为全面地追溯政策反馈理论的起源、基本主张与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理论的整体分析框架,探讨研究政策反馈的途径,并总结该理论目前发展的贡献、局限性和未来前景,为我国公共政策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鄂州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及实施效果,各级政府如何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偿。方法对鄂州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效果。结果与结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机制的实施,补偿了医院的大部分政策性亏损,还需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以保障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产生于西方多元民主政治制度土壤中的“舶来品”,多源流理论框架在我国特有的治理情景中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为了解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对其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迁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问题源流中的焦点事件作用显著。此外,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作为政策企业家是推动政策变迁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减税政策会造成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发展困境,而财税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对于保障我国减税降费的政策空间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营改增”试点改革捕捉减税政策的外生变化,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我国减税政策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地方财政支出效率;为了应对减税政策引致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途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在财政自主权、政府间竞争、财政透明度、市场化程度越大的情况下,减税政策的财政支出效率提升效应越明显。因此,建议从四个方面实现财税政策的提质增效目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减税降费的过程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完善财政收支激励机制,纠正地方政府“重生产、轻服务”的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调动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财政自主能力的积极性;深化政府预算制度和财政公开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在公立医院治理过程中,医疗保险作为第三方需要通过合理的付费机制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正向激励与行为约束,以实现控费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目标.本文基于国家推动"三医联动"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背景,分析了医生产生诱导需求行为的理论机理,分不同逐利偏好,数理演绎了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和预付制对医生诊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效果,结合测度结果、国际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规律及我国现状,提出DRGs-PPS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选择并进行了合理的政策机制设计,研究结果符合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趋势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现阶段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政府已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调控任务的转变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紧缩政策通常可以同时实现“两个防止”,而“一保一控”则意味着政策制定经常面临“两难冲突”。显然,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两个目标不能依赖单向的经济政策,必须发挥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