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债券是为企业绿色转型以及碳中和相关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绿色低碳化发展的新型融资工具。本文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主动承担碳中和责任的观测指标,分析其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著提高,其中长期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化更为显著;绿色债券“绿色”程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表明碳中和目标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一定绿色偏好。机制检验发现,媒体关注和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以吸引机构投资者的两个重要渠道。横截面分析显示,上述结果在国有企业、信息质量较高、社会责任水平较高样本中更为显著。此外,发行绿色债券还能带来更高的超额回报。本文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绿色偏好提供了经验证据,还为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高碳排放企业为样本,构建沉默式披露数据库,考察企业绿色沉默与碳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绿色沉默能有效对冲自身碳风险溢价,沉默程度越高,越能抑制碳风险溢价;(2)绿色沉默通过降低市场关注压力和提升外部债务融资水平来对冲风险,伴随碳排放水平、市场竞争强度与环境政策变迁压力的不同,沉默的风险对冲效应有所差异;(3)绿色沉默具有行业转嫁效应,会加剧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碳风险溢价。这说明,沉默式披露是企业转嫁内部风险来应对外部性压力的自利行为,应当警惕和预防绿色沉默在企业间的蔓延,降低社会系统性碳风险。本文补充和发展了企业绿色沉默与碳风险溢价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能源行业的上市企业为例,运用多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是否能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结果显示:发行绿色债券能显著促进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绿色创新;能源行业中的可再生能源类、非重污染类以及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对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绿色债券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了多方面的益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作用。影响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因素为绿色溢价和绿色债券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影响绿色债券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投资回报率和发行人行业。发达国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发展绿色主权债市场、绿色ABS市场以及绿色资产购买计划。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中外绿色定义存在差异、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参与动力不足等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债券市场参与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制定标准化的绿色贷款合同,推动发展转型债券和绿色主权债,以及促进绿色债券双向开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相似文献
7.
8.
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增长,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了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国际经验表明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建立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扶持框架,支持启动绿色债券市场,而市场参与主体则应自下而上推动市场建设。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应该明确"绿色投资"和"绿色债券"的定义、认证与监督;鼓励绿色投资,提高绿色债券的吸引力,培育绿色投资者;监管部门协调一致,发布绿色债券市场监管准则和措施;扩大发行主体范围,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试点发行绿色债券。 相似文献
9.
10.
2015年,中国首次为绿色金融债券制定明确指导标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开始初步建立。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有关“双碳”的战略目标,自此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开始迅猛发展。本文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其存在绿色债券政策标准不统一、市场整体活跃度较低、绿色信息披露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8-2015年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别考察高管的任职经历对债券发行成功率与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没有高管担任过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企业,有高管担任过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企业债券发行成功率更高,但同时其发债成本也更大。在考虑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高管有着上述任职经历的企业,其在债券发行前进行了较多的盈余管理(这些企业为了更高的发债成功率,盈余管理的动力也更强),使得后续业绩发生“变脸”,所以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高管的任职经历会有助于企业成功发行债券,但债券市场同时也让企业付出了更高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多重信用评级的信息生产机制和信用认证机制,排除了“信用评级购买”假说对于多重评级动机的解释,研究发现:多重信用评级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于不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在多重信用评级中,相对于评级机构均为“发行人付费”模式,兼有“投资者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此外,当多重信用评级的评级意见不一致时,平均评级的信息含量最高,即综合不同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多种信息比任何单一信用评级更加具有信息含量。本研究为我国债券市场双评级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支持,有助于完善多元化信用评级制度和债券市场监管制度,并提示发债企业可以通过多重信用评级向市场传递更多和更具效度的评级信息,以弥补单一信用评级的信息不足和评级结果失准,减少投资者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步入蓬勃发展期,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本文介绍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对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强化政策激励和引导、健全评估认证体系、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面对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可追溯等高质量产品的消费需求的增强,要把潜在的需求转变成真正的消费者,并使其真正发挥其市场潜能,仍然存在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16.
17.
绿色债券符合环境友好的投资理念,享受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逐步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和青睐。以人民币计价发行的绿色债券,在行业宽度和发行深度上均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外绿色债券指数近两年均比综合类债券指数取得更高的回报,波动性也更低。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相对到位,规避了部分声誉风险及引致的潜在违约损失,或是其取得超额回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在9月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11月的金砖二十国领导人会晤、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都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表明我国将信守承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9.
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债券成为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然而现有关于绿色债券是否能为融资人节约成本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论文选取发行规模较大、发行利率可比的信用债品种,通过分析两个对比关系,考察不同绿色债券品种在发行利率上的节约情况,并计算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节省的利息费用。研究发现:企业发行绿色中期票据、绿色短期融资券和绿色公司债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利息费用节约,且绿色债券较普通债券估值低约2.3BP。此外,绿色债券的融资人节约成本的大小还受到发行时间、债券种类和发行人信用资质的影响。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定价和绿色属性识别提供了参考,并为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现中国公募股票基金存在报告期末溢价,且这一现象与基金家族策略有关,是基金家族内部协调基金业绩的新手段。研究发现,基金在季度末比平时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且在下一季度初反转。基金重仓股在季度末也有类似的超额收益与反转,表明基金在报告期末拉抬股价从而产生期末溢价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内部规模大、成立时间长和往期业绩好的基金在季度末的溢价现象更严重。这类“高价值基金”与同家族“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之差显著为正,而与不同家族的 “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别。此外,我们发现在家族内共同持股现象更严重的基金中,期末溢价更为显著。这些证据表明,基金的期末溢价是基金家族策略的一种新手段,会进一步扭曲基金收益排名,损害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