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张爱英 《经济师》2022,(5):14-16
数字乡村建设旨在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山西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电商企业缺乏品牌效应、县域信息化发展环境亟需优化、农村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要完善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深化乡村数字惠民服务,调动乡村多元主体参与,从而促进山西乡村数字化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乡村是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通过调研,总结了海南省农村数字化建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农村信息通信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数字化推进海南省农垦改革;农村信息服务和数字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海南省数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县域电商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有待加强;城乡“数字鸿沟”仍然很大。因此,提出加强海南省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完善乡村数字信息服务能力、提升乡村数字政务治理能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让相对落后的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赶上来,站到与城镇同一发展平台上,才能有条件实现融合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优先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必须打破现有城乡二元结构框架,建立农业现代化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配置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优先供给机制、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机制、土地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农民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土地市场和进城落户限制"两个放开",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时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探究其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也成为当代学者们的重大课题之一。基于此,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数字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智能种植、数字销售和智慧物流应用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还存在着缺乏数字化意识与顶层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数字农业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设计数字化建设规划、完善数字设施建设、健全人才引进体系、多元化解资金风险等多种对策,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赵一飞 《新经济》2023,(4):162-168
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阐释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对其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其中包括资源共享,提质增效;精准识别,供需耦合;主体多元,协同创新。同时,本文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应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一体化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专业化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契合村民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乡村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与综合体现,而乡村创新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文章以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乡村创新的政策为对象,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文本分析软件和双重三维分析框架等方法总结梳理乡村创新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创新”已与“农业”“农村”“乡村”“科技”等关联词汇形成语义网络,且中心性强;(2)基于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的三维度分析显示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与服务创新一直是创新政策的重点内容;(3)基于创新主体、创新链、创新政策工具的三维度分析显示乡村创新主体日渐多元,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趋势明显,供给型、导向型、环境型3类政策工具导向效应显著;(4)乡村创新政策演进具有逐步推动、深化拓展以及优化完善的阶段性特征。最后,面向农业强国、乡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提出完善乡村创新政策体系、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乡村技术创新、推进以可持续为目标的乡村社会创新、城乡协同构建乡村创新系统等是未来乡村创新发展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刘越山 《经济》2022,(3):108-109
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具体而言就是着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业发展、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和乡村公共服务、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等关键任务.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浙江大学中...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数字经济从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和消费结构优化、城乡协调发展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但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涉农数据开发率和利用率低、数字人才短缺、规模经济较弱等问题。因此,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资源市场化流通,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资本吸引力,使乡村数字经济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田哲  雷琳 《技术经济》2024,43(5):22-31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信息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信息化水平低地区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相似文献   

10.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布局重点和破局关键,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以德清县为例,从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产城融合三方面阐述其机理与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从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机制、科技技术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力、加快农村电商迭代升级、加强人才培训和农技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农村老年人”和“数字鸿沟”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农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成因及表现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老年人要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因此从企业科技助老和家庭子代反哺两个角度探究弥合农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的路径,以期为建设数字乡村、提高农村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的自我效能感,在帮助农村“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助力实现城乡老年人共同发展,提高老年人数字化社会融合程度,不让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失语者”,促进尊老敬老等优秀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究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概念和背景,从农村网民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产业融合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宏观经济政策助推数字乡村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现状,指出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经济人才稀缺和数字治理水平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可供参考的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着力培养数字经济人才,完善政府治理数字化,推动数字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了更好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措施,通过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更好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振兴和乡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以及实现了农业经济水平的稳定提高。但是,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偏远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有很多农村技术人才比较短缺导致互联网技术未能与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深入融合,等等。因此,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通过构建“互联网+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乡村”工程是云南省信息化、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中国近年“数字城市”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数字乡村”建设仍显缓慢,可以说云南的“数字乡村”工程填补了乡村信息化空白。因此,通过分析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指出应基于已有电子政务平台,借鉴数字城市优秀经验,结合省情来建设和完善数字乡村,对于进一步完善数字云南,并提供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范本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机制探析——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现阶段,为推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需要构建一套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区地县乡”四级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以及与之协同运作的机制,为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引导和保障,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从完善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本地化和实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促进新疆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当前,数字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用网需求持续增长,乡村网络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重塑乡村网络文化对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助力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以整合效应赋能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以重构效应赋能城乡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乡村数字人才缺失,土地资源数字化管理困难,乡村产业发展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应推进数字经济与城乡人才队伍联合,推广数字经济与乡村土地资源结合,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资本融合,推进数字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整合。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周旭霞 《江南论坛》2023,(10):27-32
数字赋能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杭州建德草莓产业为例,介绍运用数字手段,即在生产端搭建“草莓大脑”,在服务端创建“草莓一件事”系统,在销售端开拓“数字超市”,有力推进草莓产业数字化应用,全面提升草莓产业现代化水平。通过杭州建德草莓产业数字赋能的实践,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