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主权债务大规模集中显现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取向由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主权债务的隐性风险缓释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隐性主权债务风险成因与传导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人口老化、保障性支出、政府救助行为将提高主权债务风险。基于欧洲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老龄化指标和政府救助指标对债务风险存在正向影响,而保障性支出仅在欧债危机爆发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起公众对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并警醒了人们对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财政赤字率、债务负担率、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经济增长率、国债收益率等多个指标,度量美国主权债务风险,并提出我国应对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希腊等国出现的主权债务“黑云”虽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但综合考虑各国经济实力、债务结构、货币市场状况及其所采取的降低债务风险政策,其主权债务风险呈现出“可控、可管、可化解”的特征,全球二次金融危机难现。  相似文献   

4.
李佩珈  梁婧 《新金融》2015,(4):18-21
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及其伴随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IMF认为,主权债务风险将是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正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债务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债务率(杠杆率)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了何种风险,未来该如何应对?本文对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进行理论探源,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经济主体杠杆率的构成及变化,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以期捕捉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环节和风险薄弱领域。  相似文献   

5.
李政  刘淇  鲁晏辰 《金融研究》2015,483(9):59-77
本文从国家间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的持续期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谱表示的BK溢出指数方法,首次从频域视角对短期和长期下的主权债务风险跨国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和长期下的主权债务风险跨国溢出效应均较为显著,并且时域下的总溢出主要由短期的风险溢出主导。第二,14个国家的短期和长期风险输出水平呈线性关系,但对于风险输入,不同类型国家出现分化并形成两个聚类,新兴市场国家的短期风险输入水平远高于长期,其具有较强的“短期脆弱性”。第三,风险输出国的自身风险越大,对他国的长期溢出水平越高,风险输入国的自身风险越大,接收他国的短期溢出水平越高,并且两两国家间的进出口规模、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和经济周期协同性与其长期风险溢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短期风险溢出水平的关系并不显著。第四,短期和长期的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网络都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并且各国在短期溢出网络中主要与同区域以及经济金融环境相似的国家连接,在长期溢出网络中则通过经贸关系将连接范围扩大至不同区域甚至经济金融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判断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影响我国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政府债务规模仅是问题的表象,债务规模和风险并非简单的正向线性关系,如果单纯以债务规模为标准判断政府债务风险,就会出现单一逻辑的异化,不能真正判断政府债务的风险。政府债务不仅是政府的债务,更是“国家的债务”,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债务问题的实质在于经济发展与债务风险的平衡。针对当前主流债务风险判断方法和标准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立足国民经济循环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从宏观经济、债务成本与效率及举债偿债能力等方面判断债务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了“三维度六要素”的债务风险判断框架,以便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决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权信用评级变动和主权债务危机为主线,讨论了主权信用评级和国家风险的关系。从逻辑关系看,我们希望评级能够对危机发展有所预示作用,而不是推波助澜。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国家的评级调整并没有实质影响到其国家风险,而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风险国家的调级则显著影响到其国家风险。最后,文章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绍江 《中国外资》2013,(12):154-15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反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第二大经济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中国的经济增长、出口、通货膨胀等几个方面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并对中国应对欧债危机对经济的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6年12月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我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关联度高,银行业爆发风险可能会迅速传染至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对我国房地产业与银行业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研究,对今后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意义重大。首先,引入向量修正模型(VECM),对房地产业与银行业之间风险传染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行业主要通过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规模传导风险。其次,利用ARMA-GARCH-CoVaR模型测算房地产与银行业之间风险溢出强度,发现银行业对房地产业风险溢出强度更高,并根据结果具体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2015年“股灾”、部分房企爆雷、新冠感染等风险情景下,政府对两个行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的成效以及风险溢出效应在不同时间段的新变化,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国际融资》2010,(6):20-23
全球金融危机阴云还未散去,从希腊到欧元区和英国.巨额的政府赤字和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经济体内如同“毒瘤”开始“发作”和扩散,全球范围的政府赤字和主权债务风险面进一步扩大,受其影响许多国家开始审视因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详见本拦目文章《全球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1.
李政  刘淇  鲁晏辰 《金融研究》2020,483(9):59-77
本文从国家间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的持续期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谱表示的BK溢出指数方法,首次从频域视角对短期和长期下的主权债务风险跨国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和长期下的主权债务风险跨国溢出效应均较为显著,并且时域下的总溢出主要由短期的风险溢出主导。第二,14个国家的短期和长期风险输出水平呈线性关系,但对于风险输入,不同类型国家出现分化并形成两个聚类,新兴市场国家的短期风险输入水平远高于长期,其具有较强的"短期脆弱性"。第三,风险输出国的自身风险越大,对他国的长期溢出水平越高,风险输入国的自身风险越大,接收他国的短期溢出水平越高,并且两两国家间的进出口规模、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和经济周期协同性与其长期风险溢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短期风险溢出水平的关系并不显著。第四,短期和长期的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网络都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并且各国在短期溢出网络中主要与同区域以及经济金融环境相似的国家连接,在长期溢出网络中则通过经贸关系将连接范围扩大至不同区域甚至经济金融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张朝举  黄玮 《财政监督》2014,(10):64-66
正当今全球经济正弥漫着浓厚的债务风险气息,从冰岛"破产"危机到迪拜主权债务危机,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到美国"财政悬崖",严重破坏着全球经济的肌体。尽管我国中央政府外债较少,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跃进"般急剧膨胀、"城投债"井喷的新态势,风险问题日趋凸显,而且伴随着地方政府新一轮偿债周期的到来,两者相互叠加,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隐患。制定债务风险防范有  相似文献   

13.
在主权债法律关系中,中国具有双重身份,也面临双重风险。作为主权债债权人,中国面临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和债务人通过国际货币定价权不断稀释债务损害中国债权人利益的道德风险;作为主权债债务人,中国主权显性债务风险低;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隐性主权债务风险,国内法律治理存在消极性、被动性、抑制性特点。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主权债风险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主权债券利差的变化作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多种复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利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一般风险规避指标,选取2008-2013年欧盟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对金融危机以来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债务总体规模和宏观经济的基本要素对主权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对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则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主权部门的债务是我国国家整体债务的主体并在逐年增加,国家主权部门资产的风险市场价值能否有效覆盖其债务是判断我国国家债务风险的核心所在。本文采用金融估值中的现金流折现法对我国主权部门资产的风险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依据不同的市场风险溢价进行了估值的敏感度分析,并在此框架下分析我国主权部门的预期债务风险。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在假定的中等风险参数的敏感度测试中,我国主权部门的资产风险市场价值已逼近对应年份主权部门总负债的水平,且此种逼近程度在逐年上升;而在设定的高风险极端情况的压力测试中,我国主权部门则会陷入资产风险市场价值低于负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持有大量的欧洲主权债券,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爱尔兰等欧洲诸国主权债务危机,从爱尔兰的政府管理能力、经济实力、财政实力、金融实力、外汇实力等诸因素进行资产评估看来,其主权债券价值短期内减值风险很大。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状况是欧洲诸多“小规模经济国家”的一个典型代表,应加强对欧洲主权债券的资产评估研究,并反思“小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产风险,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频繁发生,陷入危机的国家都遭受了重大损失.2007年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仍摧残着全球经济,继冰岛破产后,一系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债务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动荡.本文从中国外债的现状出发,对当前外债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亮 《金融博览》2014,(9):35-35
系统性风险指的是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各机构之间,因为彼此关联及相互依存所可能引致的风险以及当其中某个机构或单一市场发生风险时,可能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呈现出负和特征.本轮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展示.因而,不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多么“Mission Impossible”,但就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政策而言,持续的观测和预警系统性风险是政府提供金融稳定这一社会公共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宏观层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2011年,银监会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列为当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2012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部署时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并指出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由此可见,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正亟待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给我们深刻警示。借此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及措施,对于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财政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性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经济波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研究、评估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审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推进银行战略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有效预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