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金融约束理论,借助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分析了“双支柱”框架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削弱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维护企业层面的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抑制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宏观审慎政策抑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强度存在差异,信贷类政策最强,流动类其次,资本类最弱;此外,宏观审慎政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作用于非货币金融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意识到,仅仅使用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足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于是纷纷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2020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但是现阶段并非所有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都能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3.宏观审慎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实施过程中需着重关注两种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在不同融资结构下的调控效应差异是一个尚未得到明确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纳入融资结构因素的DSGE模型,发现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程度产生影响,并会导致经济金融体系的波动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双支柱”调控政策的实施可以对银行部门的顺周期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进而提升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此外,在融资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即使债务融资占比下降,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作用也不会随着银行部门规模的下降而失效,而是会通过溢出效应机制持续地发挥作用。上述结论为理解金融结构变迁过程中的“双支柱”调控效应及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2-2010年沪深A股市场房地产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数据,从关系借贷的角度间接度量并检验软信息在违约风险模型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银企关系包含了财务数据等硬信息以外有关公司违约的重要信息,与仅采用硬信息的模型相比,同时包含硬信息和软信息的模型能够提高违约风险度量的准确性。文章为软信息和关系借贷理论在公司违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优化违约风险度量模型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晓音 《商业研究》2002,(18):145-148
房地产投资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其投资又具较大的风险。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降低风险损失 ,提高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效率 ,已成为当前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所以必须对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才能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久、供应链长、地域性强的特点。在实际投资中,众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因无力偿还到期银行债务而停工,导致"烂尾楼"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防范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房地产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房地产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的对策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投资现状就证券、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资产投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了抵御风险的相关对策。旨在能够使我国企业在金融资产投资领域将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点,促进企业在一个稳定的金融资产投资环境下有效经营,促使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金融资产交易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结果发现,在所有的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资产虽然占比较小,但是在交易中易发生很大的风险,需要进行及时的防范和监管。本文认为除了证监会等机构发挥监管作用外,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以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监管局,它的存在,可能会降低我国金融资产交易风险,因投机或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更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TVP-VAR模型,动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大类金融资产价格或指数、收益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证指数和基金指数、中债债券指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黄金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反应分别表现为中长期正效应、短期负效应、持续的负效应和不稳定的弱正向效应。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选择中长期持有股票和基金类资产,适当减少债券类资产和银行理财产品。当商业银行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再适当增加该类产品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付怡 《现代商业》2013,(29):104-104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势头,随着2013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相继出现的两个地王,在国内房地产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引起了国内房地产业界对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的走势有着众多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最为关心的还是未来的投资风险会有多大,如何识别和分析未来可能影响房地产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科学的决策和理性的判断来有效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1.
12.
房地产投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地产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在房地产投资的各个环节中,收益始终是与风险同时存在的,特别是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房地产投资,风险更是在所难免。分析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及其变化规律,实施投资分析、投资组合和保险等防范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策略,对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开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程  刘怡  代彬 《财经论丛》2018,(7):48-59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在负债融资与投资决策相互作用的机制下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投资支出会促进信贷违约风险,负债融资会对其产生抑制;在负债融资导致的过度投资情形下,企业投资对信贷违约风险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而过度投资会抑制企业最优负债融资水平,从而带来更低的最优信贷违约风险;短期负债融资会促进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增加.文章为信贷违约风险控制探寻了一种从企业微观财务决策角度进行分析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在房地产投资的各个环节中,收益始终是与风险并存,特别是处在调整时期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风险更是常见的。因此,分析房地产开发风险及其规律,研究防范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策略,对中国房地产业开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真 《消费导刊》2013,(8):93-93
通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一个理解与分析,分析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特征入手,快速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分录很好的理解运用,从而使不是很深入接触会计行业的读者较清晰的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投资既承受风险又蕴藏机会。本文针对影响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的分析,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了实用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家就已经颁布了全新的会计准则。按照国家会计准则,国家对企业持有资产进行划分,但是定义和分类仍旧比较模糊。目前,金融资产被分为: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二者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企业的损益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重点分析上市企业金融资产分类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饶高营 《市场论坛》2007,(7):54-54,53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了房地产投资的类型、利弊和风险。  相似文献   

20.
易宇寰  潘敏 《财贸经济》2022,(11):75-90
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国内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波动与金融系统风险相互反馈的螺旋式上升。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跨境资本流动和供需金融摩擦的小型开放经济DSGE模型,刻画了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实体经济波动与供需两侧金融风险交互作用形成的负反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表明:(1)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不仅导致企业违约风险上升,投资收缩,并且使得银行净值受损而被动“加杠杆”,宏观经济下行的同时金融风险积聚;(2)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选择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还是选择以对外“稳汇率”和“稳国际收支”为主要目标,均无法保证“稳增长”与“防风险”双重目标的实现;(3)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与以信贷规模为锚定目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调控体系不仅有助于减小宏观经济波动,而且能够减缓供需金融摩擦交互作用的加速效应,从而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两大目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