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稳链强链的背景下,通过并购重组培育“链主”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工具,利用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并购概率、扩大了并购规模,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企业所在行业景气度较差以及企业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时更为明显。机制检验显示,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强化潜在目标企业缔约意愿三条途径对并购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地,供应链金融会推动企业进行更多的纵向并购,提升企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力;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推动的企业并购取得了更好的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且并购后对其上下游企业商业信用支持净额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助力其成长为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供应链金融经济后果和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于链主企业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栾城支行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工作要求,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栾城辖区为例,对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小微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需采取建立“几家抬”机制为小微企业强力助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2011—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企业的三元关系探讨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营风险在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金融投资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发现,三元关系中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金融投资显著正相关.在议价能力弱、市场地位低的样本中,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15,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20,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冰  丁纯 《投资研究》2022,(10):118-141
本文实证研究了金融危机后欧洲央行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微观企业主体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欧洲央行QE对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资本流动、房价水平和货币政策等渠道发挥“中介效应”;(2)欧洲央行QE对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发挥“中介效应”;(3)异质性分析发现,欧洲央行QE对我国民营企业、大型企业的融资和投资,以及对我国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部分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能够促进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而且也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就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大意义、当前供应链金融运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关方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如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思考,旨在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冠疫情和复杂的经济形势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金融系统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工作要求,作出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对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顾雷雷  郭建鸾  王鸿宇 《金融研究》2020,476(2):109-127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资源交换获得战略资源,但是战略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方向。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重点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存在“金融化效应”;(2)融资约束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金融化;(3)企业社会责任的“金融化效应”仅在外部监管力度较弱的非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中存在,行政外部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能够在“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治理作用;(4)识别机制检验证实了中国企业金融化主要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替代”动机。以上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影响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于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率的作用更显著。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银行信贷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部分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既可以通过融资支持功能促进投资不足企业扩大投资,也能凭借治理约束功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校准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金融科技表现出显著的“普惠”“产业支持”和“后发优势”特征。机制检验说明,金融科技既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又可以激励企业提升内控水平,减少寻租行为和资金配置扭曲,从而为企业投资效率提升提供更良好的融资条件和更规范的融资规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供应商视角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商业信用越少,且相比于短期金融资产,企业配置长期金融资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通过“财务风险机制”和“资源挤占机制”影响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大和市场地位较高的企业中,企业金融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得到缓解。本文为全面评价中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从企业投资行为角度,为商业信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究企业如何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扩大就业容量、稳定就业形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研发创新三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好以及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其劳动力需求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了企业高、低等学历劳动力占比,降低了中等学历劳动力占比,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本文基于“六稳”和“六保”的背景,为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产业链金融是一种能够有效整合上下游相关企业金融需求的金融创新。当前的产业链金融参与主体仍然是商业银行,而信托业具有管理资金量大、产品设计更为灵活等优势,应在这一领域扎根并进行多元化的金融创新。根据产业链运营中的五个核心环节:采购环节的应收账款、销售环节的预付款、经营环节的存货质押、资本运营环节的并购融资和项目建设环节的项目融资,结合信托业的特性,提出五类信托模式和产品设计实例,以期能为信托业在产业链金融创新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殷久勇 《银行家》2022,(9):11-14
<正>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稳住经济大盘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涉及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和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具体包括33项政策举措。其中,5项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助力稳经济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质效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助力稳经济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陈旭  李健 《武汉金融》2023,(1):71-81
中国上市公司具有金融背景的CEO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征,其特征必然会反映到企业投资决策中,这为研究投资效率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此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本文考察了CEO金融背景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进而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且银行背景CEO产生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渠道检验发现,CEO金融背景通过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CEO金融背景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在丰富高管金融背景与投资效率相关研究的同时,也为公司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22,(6):90-92
<正>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共包括六个方面33项措施: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金融政策;三是稳投资促销费等政策;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六是保基本民生政策。其中,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链金融以核心组织为基础和纽带,向整个农业产业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这—模式的本质:一是将核心组织的信用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了相关农户和微小型企业的信用;二是充分利用核心组织与上下游业已形成的经济和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20.
贾彤彤 《会计师》2019,(3):13-14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很多非金融企业将目光瞄准金融市场来改善经营状况,获得投资回报。但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影响如同硬币的两面,在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了解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因素、特征与效应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