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在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时,首先对战略性产业和风险投资作了主要的概述,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风险投资的关联之处,进而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总结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以来,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也反映出一些新问题,需要采取新举措巩固发展成就、破解发展问题,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11,(16):33-34
政策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7月23日,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  相似文献   

4.
张国军 《华商》2010,(9):36-37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着力培植我国经济新的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最近,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省政府印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5.
徐乾 《商业时代》2012,(28):114-1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已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阐述了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发展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能够畅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是实现供需匹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2009-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消费升级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升级在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新型城镇化能促进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新型城镇化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推动下,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11,(1):33-3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效益持续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支持无疑对“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成长起到了决定性支撑作用。全面评估“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对于更好实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集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为特点的新型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和低碳发展态势,引导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优化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了国家级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但同时在产业布局上发展结构趋同、重复布局、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有能无产、达能不达产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因此在发展新兴产业的机遇面前,如何扬长避短,采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真正与我国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正在重新构建新兴的产业体系,使新兴产业发展进入了全球经济导入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握这次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果断作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给我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错位发展态势、配套扶持政策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并通过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和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指标等问题,培育和发展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2.
廉鸿博  谢琦 《商》2014,(40):31-31
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这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适当分析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才结构的理论,本文尝试提出了几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爱雄 《商业时代》2012,(1):117-119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启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梳理、总结和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现有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完善了扶持政策,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能力是重要且关键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持续优势,为我国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吕鑫 《现代商业》2013,(8):101-1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和范围的界定,然后给出了要建立一套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指标体系的原则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在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并综合目前文献资料主要的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普适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本文以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分析了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投融资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6,(6)
<正>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概念。为了尽快形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的题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中指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  相似文献   

18.
徐志海 《商》2014,(6):210-210,189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和社会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篝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及其现状,并提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决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力量”。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综述,对安徽、河南等中部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现状评估和竞争力预测,建议安徽、湖北和河南选择SO增长型战略,湖南和江西选择ST多元化战略。应优化高端要素市场配置,增强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强产业政策动态调整,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高产业协同融合水平,打造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20.
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以来,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诸多困难,为更好地克服困难,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试图探讨适合于湖南省实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