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故事结尾用滚油烫死三十九个强盗,安排了阿里巴巴家的女仆所为,大概是为了让阿里巴巴显得无辜些。东方的阿里巴巴公司最近上演的如出一辙——2326家一直以“中国金牌供应商”身份活跃在阿里巴巴B2B平台上的欺诈公司,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震怒并且自曝家丑,其首席执行官卫哲和首席运营官李旭晖双双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2.
2月2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在2010年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承担责任引咎辞职。事件背后的谜团在马云致阿里巴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被解开:“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相似文献   

3.
《商务周刊》2011,(5):18-19
2月21日,在CEO卫哲、COO李旭晖因“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事件引咎辞职后,阿里巴巴B2B公司(01688.HK)高管与董事会成员召开投资者和分析师电话会议,讨论公司高管调整以及欺诈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4.
品牌新闻     
阿里巴巴170万美元赔偿2249名受害者2月21日,在CEO卫哲、COO李旭晖因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事件引咎辞职后,阿里巴巴B2B公司(01688.HK)高管与董事会成员召开投资者和分析师电话会议,讨论公司高管  相似文献   

5.
2月2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在2010年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承担责任引咎辞职。事件背后的谜团在马云致阿里巴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被解开:“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公司清理了上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在自曝欺诈丑闻和高层辞职之后,阿里巴巴诚信危机得到了缓解,但背后折射出的内部控制管理缺陷却令人思考。阿里巴巴表示,公司不能只是赚钱的机器,服务与态度更重要。本文阐述了"欺诈门"的诚信危机事件以及内部控制问题,分析阿里巴巴公司出现的内控缺陷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较为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阿里巴巴B2B公司发现从2009年底开始,平台客户的欺诈投诉有上升趋势,而从阿里巴巴董事会委托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部分销售人员为短期利益,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有组织  相似文献   

8.
慕白  蔡俊 《中国品牌》2012,(4):58-60
阿里巴巴这两年其实一直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重新掌握控制权,二是业务转型这两年的2月21日,可称阿里巴巴的"波澜日"。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当时的CEO卫哲和COO李旭晖因"欺诈门"引咎辞职,引起轩然大波。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  相似文献   

9.
宋沛军 《电子商务》2009,(10):19-21
2008年金融危机使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陷入破产边缘,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电子商务公司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本文拟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HK.1688)为例,结合该公司财务报告,对B2B电子商务公司的盈利模式进行剖析,给其他正在经营或即将经营B2B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邵芳 《商务周刊》2008,(10):84-84
《商务周刊》:阿里巴巴的上市比较有特点,它没有整个集团上市,只是选择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这一方式现在看来是否合适?卫哲:首先这是出于发展策略的考虑。阿里巴巴在打造一个完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7家公司,每个公司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未满周岁的阿里妈妈,还有八岁半的阿里巴巴。分拆上市可以满足长期的投入或者承担一些高风险投入的  相似文献   

11.
继盛大退出纳斯达克市场之后,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亦正式向其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阿里巴巴B2B董事会提出私有化要约。本文在对该事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阿里巴巴B2B公司发展的瓶颈,并详细阐述了其私有化对其集团和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原本只是试图在B2B市场中找到一丝生存缝隙的敦煌网,却凭借迥异于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以及深度服务,踏上了一条康庄大道。早在8年之前,阿里巴巴网站上就拥有超过210万中小企业用户,几乎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当时,仅仅一次由阿里巴巴组织的供销会议,世界500强企业就有100多家来光顾采购,  相似文献   

13.
苏旭 《浙商》2007,(17):48-49
阿里巴巴于11月6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前,阿里巴巴首度公开财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巴巴B2B业务2006年总营收为13.6386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19938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净利润将增长近两倍至6.22亿元人民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李彤 《中国电子商务》2012,(14):24-24,197
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要建设一个功能全面的电子商务平台相当困难,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从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八手,深入地研究了以阿里巴巴为例的第三方B2B平台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对中小企业最为关心的信用问题、费用问题、效果问题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28日,在阿里巴巴2007企业年会上,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业务已经正式启动上市程序”。至此,一向口无遮拦的马大嘴,也开始三缄其口了。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13,(5):201-208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对B2B子公司阿里巴巴的私有化,并从集团股东雅虎手中回购其一半股权。根据协议,假如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年前能完成整体上市,阿里巴巴将可再回购雅虎的持股。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8,(12):23-23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已与印度最大的B2B媒体公司Infomedia宣布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印度的B2B电子商务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8.
各位阿里人: 对阿里巴巴B2B的股价走势,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对目前大局形势和未来的一些看法.也许对大家会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陈国平 《光彩》2011,(4):8-8
"欺诈门"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连这个交易平台的信用评价都"被做假"在草莽气息浓重的中国网络江湖,人们见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高管们在频繁更迭中来来去去,似乎是这个行业的常态。然而,农历新年刚过,一家网络巨头的人事地震还是引发了舆论哗然。2011年2月下旬,阿里巴巴突然宣布CEO卫哲及COO李旭晖双双辞职,理由是对网络欺诈监管不力,违反了阿里巴巴"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商业诚信原则。据阿里巴巴独立董事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发现了1219家骗子公司,2010年发现了1107家。而2010年9月1旧,卫哲曾在杭州宣布关闭1000多家不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火候。说到B2B、B2C和C2C这三种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B2B有阿里巴巴,C2C有淘宝网,而B2C则缺少一个"带头大哥"。很多人为B2C缺少"带头大哥"而感到悲哀,我却认为这是好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B2C领域的发展不是靠一个公司、一个地区的发展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全国全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