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全球金融发展进程看,实行混业经营,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混业经营的缺陷和不足在金融监管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是可以避免的,而混业经营的优势,特别是存促进微观金融主体通过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方面是分业经营不能比拟的。因此,从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趋势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本文由银行业混业经营引发的经济危机开篇,分别介绍了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并对比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缺点,对现阶段混业经营的优越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峰 《世界经济研究》2000,(5):87-87,F003
1999年11月12日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 ,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至此 ,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加入混业经营的行列。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拟从分析西方各国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动因出发 ,探索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 ,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对中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指出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祝建华 《沪港经济》2006,(12):30-31
自从1993年7月中国金融业步入分业经营之路后,10年多来,金融分业经营格局就一直遭受到种种质疑.毕竟,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金融业来说也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个国家金融制度,大体分为两种体制,即分业经营体制和混业经营体制.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上世纪90年代初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治理通货膨胀、消除经济泡沫,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金融开放、商业银行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使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浩  胡杨成 《乡镇经济》2002,(12):37-38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了自由化浪潮,它打破了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经营界限,发展“全能型”的金融服务公司,意味着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在新的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金融业应该怎么做?一、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现状1、1993年以前,中国金融业处于改革初期,金融监管当局就意识到分业经营的问题,并不断向此方向努力;但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更多地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尽快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让其在行政指令分配资金的管理体制的夹缝中尽快成长,所以从1992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产生泡沫,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金融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制度变迁中,混业经营是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要改革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再次要规范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1.
郭春田 《理论观察》2000,(5):105-107
中国加入WTO后,既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也可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惟一的选择就是加快改革步伐,积极采取措施,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叶莉  陈立文  张惠茹 《改革与战略》2008,24(1):50-51,75
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银行体系的高风险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面临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要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注重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从银行业改革和完善的角度寻找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又要重视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R&D投资密度与融资政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青 《改革与战略》2008,24(8):134-137
西方的融资决策理论认为,R&D投资与企业的融资政策有着高度的相关性,R&D投资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政策的选择。文章构建我国企业R&D投资密度与融资政策的关系模型,以2006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R&D投资与融资政策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R&D投资与融资政策显著相关,R&D投资密度高的企业显示出低财务杠杆水平及高比例的短期负债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我国港口业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港口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港口业竞争力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何涛 《改革与战略》2014,(2):58-61,99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进入后危机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模式向内需拉动和技术驱动转变条件下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文章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和特点机理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促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6.
陈金波 《特区经济》2008,(2):267-268
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明显的"分业经营"问题。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长期数量过多、企业规模增长缓慢、汽车产业结构长期不能实现优化、企业创新能力长期不高等问题,均与"分业经营"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局面,促进企业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改革汽车行业有关管理政策,实行"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龙斌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34-136,183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从业务规模、发展速度、银行体系构成、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对成都银行业总体发展态势予以全面分析,总结出成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控制、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并初步探讨了成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梁晶  吕靖  李晶 《改革与战略》2011,27(5):141-143
世界贸易快速发展带动船舶制造业的规模日益壮大,船舶融资业务也日趋专业化、行业化和系统化。文章分析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增长实况,预测我国船舶制造业资金需求,进一步分析资金供给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船舶制造业发展特点和融资产品种类进行系统性融资需求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根据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程度,存在四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市场约束、法院诉讼、管制实施、国家所有。选择何种方式最有效取决于金融制度可能性边界(IPF)的形状,即依赖于各国金融部门的特定状况。这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相联系层面上的金融业管制与竞争关系;二是产业层面相联系的金融业管制与竞争关系;三是单个金融机构层面上的管制与竞争关系。这三种层面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国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的蓝图,并决定了一国的金融管制效率。根据中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的均衡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