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财务会计》2005,(3):13-13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会计》2004,(3):17-17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  相似文献   

3.
冯立 《南方农村》2004,(2):49-49
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真实地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时隔18年,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历次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做简要介绍,供大家回顾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既着眼于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更着眼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发展。多年从事“三农”工作、参与新世纪以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10,(3):8-9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5年12月5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捉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今年,中央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7年以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体现了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湖北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粮产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0年一号文件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湖北实际,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梁利 《农业经济》2006,(8):58-5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表。这是203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4,(2):1-1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发5个“一号文件”,推进农村改革。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在历史的瞬间,越过了贫困,从温饱线上逐步向小康迈进。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后,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根据中央1987年5号文件关于“有计划地建立改革试验区”的精神建立起来的。中央决定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并不是改革中的一个临时措施,而是中央考虑到深化农村改革的种种新要求,提出的带有长期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布署。其主要意图是:为中央提供改革的决策参考;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示范经验;分散改革风险,分解改革的困难。 1987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已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农村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0.
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围绕“三农”工作,连续三年出了三个一号文件,2004年是“农民”,2005年是“农业”,2006年是“农村”。这三个一号文件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那么接下来,我觉得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两大问题,一个是农村的稳定,一个是农民的继续增收。农村的稳定是和农民的增收相联系,但是,农村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顺应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迫切愿望,及时明确了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发出了六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先导的农村综合改革,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向“三农”倾斜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实行公平的税赋,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综观一号文件的要求,与以往几年的一号文件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实际上是未来5-10年内农村工作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征地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为进城农民工解决户籍和公共服务问题等议题。本刊特编选部分议题的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一号文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村》2004,(2):27-27
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今年的一号文件体现了三大政策调整。一是清晰地说明农民增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种粮农民。二是强调全国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这是中央在农村的税费改革上作出的重大调整。三是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上留下了很大空间,允许多种不同形式符合农户需求的金融创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化对农村改革和“重农”政策的认识。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包干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农民增收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农民的高度分散,出现了2、3亿分散的小农户。农民难于合作,可能会引发农村改革的另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24年2月21日,24世纪以来第48个聚焦“三农”、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看点?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4,(2):19-19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下称“中央一号文件”或《意见》)正式公布,这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近3年来连续出台的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命题,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在当前情况下,农村新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今年,中央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农业部历来重视推动“一村一品”活动逐步向纵深发展,2005年,推进“一村一品”写进了中央的1号文件,今年,农业部围绕一村一品,在1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星星之火般的“一村一品”活动,现在已呈燎原之势。农业部部长杜青林6月25日在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议上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村一品”正成为我国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10,(3):6-7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又姓“农”。 1月31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务实祆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有如春风一样,再度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20.
谢爱辉 《农村经济》2006,(11):64-66
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提出的系统要求,文章探讨了构建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总体目标、原则和思路,提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