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农民收入水平低 ,城乡差距大 ,是西部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主要障碍。形成这一障碍的原因在于西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沉淀。以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异地转移模式和进入农村社区内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模式 ,尽管对缓解西部农村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但其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因此 ,培育增长极 ,发展企业群 ,建设小城镇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增长极辐射的区域内转移 ,是西部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方式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两种转移模式的互动特征、内外制约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两种转移模式呈明显的轮替关系,转移模式失衡和被动调整是改革开放后一阶段收入分配效应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吸纳的劳动力也先后经历了以本地农村劳动力为主、以本省农村劳动力为主和以外省农村劳动力为主三个阶段。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持续集聚,珠三角地区产业重型化和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向。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发的市场行为,政府主要起引导和服务作用。周边欠发达地区要抓住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契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由大规模异地转移向就地或就近转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多形态、多样化的。文章提炼出三条主要转移途径:一是通过中、高等教育实现的转移,农村学生在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同时取得城市户口,进入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二是受过初级及以下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第三,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基础形成的就地或就近转移。实践中,乡镇企业如果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形成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6.
“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呈现“既过剩,又不足”、短缺与剩余并存的格局。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作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利于缓解“刘易斯转折”到来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正经受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发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破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入手.提出了在发展中实现富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闽西农村发展特色劳务产业的必然性 1、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福建省龙岩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一方面,龙岩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相比差距较大,就地就近吸纳能力弱。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就业压力相当大。200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22.07万人。占总劳动力的81.4%;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7.52万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3万左右。龙岩市规划提前三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即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城镇化率60%。实现这两个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要达到6.3%。城镇人口每年要增加7.6万人。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回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指明与WTO直接相联系的转移,并进一步完善了WTO背景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活动空间,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安排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坚持灵活多样的转移方式,并辅之以相应的土地政策,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