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而人才资源的空间有序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流动及调控新视角,在对广东区域发展与人才关系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东人才流动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广东人才流动与区域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流动调控对策,进而为促进广东人才空间优化配置、"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城市旅游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研究和度量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其共同发展的基础。以大连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隶属度概念对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做出定量评价,从而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妥善处理大连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旅游的发展实现共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基于浙江省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基础设施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相吻合,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协调程度不断加强,未来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会稳步协调发展。五大基础设施部门与经济发展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文卫设施与通信邮电设施增长最快,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而资源与能源设施、社会环境设施和交通设施均滞后于经济发展。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总体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与物流业两系统存在相互影响、彼此促动的协同发展关系,探究它们的协调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19年该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目前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物流业,两业协调发展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两业子系统也已经具备较低程度的耦合作用,但两产业仍... 相似文献
5.
呼包银榆经济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该经济区中呼包鄂银榆五个能源城市为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其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6-2010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排名为:包头>银川>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榆林;2011-2015年排名为: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榆林>银川;2016-2020年排名为: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榆林>银川。 相似文献
6.
孙沛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35-38
1990年以来,延边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具有鲜明阶段性特征,且一、二、三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性迥异;延吉市、图们市、珲春市协调性较好,敦化市、龙井市、汪清县、安图县均不协调。据此,可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完善城市化两方面提出措施,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本文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度,探讨珠海市经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将物流节点—线路作为切入点,以江苏省为例,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测算区域物流网络的耦合度和协调指数,分析物流网络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利用逐步回归模型探索耦合协调指数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城市物流系统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协调度集中于“基本协调”和“濒临失调”阶段,空间上呈现“外围—中心”递减趋势;物流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耦合协调的优化表现出促进作用,从业人员系统的冗余则体现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东部地区社会管理实践活动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文章首先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测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2011年东部11个省份的横截面数据,对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划分为社会管理水平较高、社会管理水平一般和社会管理水平较低三个等级区域;最后,依据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的协调度,进一步将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划分为6种类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较低,省际间差异明显,且子系统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特征;社会管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能够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分析法,对1995年~2009年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过程经历了由中等协调到优质协调,再到中度协调的过程,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人居环境建设,非但没有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反而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因此,坚持发展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并重是实现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简称T-U-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作用机制的分析,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T-U-E系统的协调等级进行测算分级,并从时空分异视角分析其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值在研究期内跨度较大,整体协调情况已从失调发展到协调,在末期皆处于优质协调等级.②长株潭城市群各市的耦合协调等级存在些许差异,空间分布由基期的"北及东南高,西南低"转为"南高北低"的格局.③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皆有显著增长并达到较高水平,但三市各系统发展不完全同步,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的时期,有效评价区域的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企业TFP模型和熵权-AHP模型,构建经济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分析经济创新发展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以浙江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的一级指标水平,并强化一级指标间相互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消耗产出率,提高企业TFP是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岳红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8-9
城市群形成协调有序、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有利于减少雷同,避免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要求使得其对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产生需求。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市场调节、行政协调、立法协调的制度变迁模式便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皖江四市区位独特,具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有效地消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市场等因素,树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以统一规划为前提,采取推进产业互补发展、组建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区域合作等措施,定能担负起安徽东向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口净流失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泰州“十二五”时期会面临着普通劳动力与技术人才同时短缺的问题。因此,提高适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加强培养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必将成为泰州各级政府长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纵深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就业数量和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对未来泰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劳动就业变化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加强劳动力培养、优化劳动力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和实证——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解释性因素评判,建立了一套三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各地区之间物流竞争力作横向比较。运用基于方差加权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的非线性评价模型对区域中各地区的物流竞争力指数进行了计量,所得结果完全符合各地物流实际发展状况。该评价体系有进一步推广实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诠释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变化趋势,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极差变换、变异系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贫困山区2005-2015年间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表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0.75 < C < 1.0,处于良好耦合水平等级。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115.30%和36.32%,0.4≤D<0.6,属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向勉强协调发展过渡的类型。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趋于好转,系统区域协同效应呈增强趋势,揭示研究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张素伦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4):58-61
如何通过政府协调与合作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整体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发展中部地区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为此,要确立协调原则,建立协调机构,完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20.
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以成都市为例,构建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986—2014年成都市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1986—1996年为协调发展度低阶段,1997—2005年为协调发展度较低阶段,2006—2012年为协调发展度中等阶段,2013—2014年为协调发展度较高阶段;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两者的综合评价水平差距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特征,并不断趋向于良性的协调状态;1995年前为城市发展延迟型,1995年后为休闲舒适物发展延迟型。据此提出成都市休闲舒适物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加大居民休闲方式调研,布局城市休闲舒适物;加强休闲舒适物的游憩性,提升城市吸引力;重视城市休闲环境建设,促进休闲与城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