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增发和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两种主要手段。过去由于受市场和政策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是通过向原股东配股实现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新股发行的新办法,在新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条件要比配股条件低,这就决定了增发将取代配股并且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柏 《商业研究》2005,(12):21-23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是一种正常的融资行为,然而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号传递机制是失败的,即绩差型上市公司比绩优型上市公司更容易增发成功。因此,为了提高增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有效性,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再融资过程的健康发展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增发和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两种主要手段。过去由于受市场和政策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是通过向原股东配股实现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新股发行的新办法。在新办法中规定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条件要比配股条件低,这就决定了增发将取代配股并且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实的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的目标发生了分离,形成了代表流通股东利益和非流通股东利益的二元目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最终选择了大股东的利益作为公司最终目标而频繁地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5.
市场上反对增发新股的原因在于 2 0 0 1年 3月 15日《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颁布后增发价格和规模均无限制、增发的时间密度加大及滥发 ,为此提出对增发新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馨 《商》2013,(8):129-130
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是公司金融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而言,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越强,证券市场就越有活力,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证券市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中的定向增发方式。通过流程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当前的定向增发方案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探讨增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我国开始推行增发新股这种新的再融资模式以来,增发新股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所考虑的首选方式。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合理定价模式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方式,适度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过度的"融资饥渴症",特别是在再融资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恶意再融资行为,由于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时偏好股权融资,普遍存在"圈钱"冲动,并且随意改变资金投向,以及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等现象严重,这些行为严重扭曲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干扰了我国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而详细地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圣霞 《商》2014,(23):178+141-178
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再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体制的不同,我国的再融资状况不同于其它国家,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股权再融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论也各有不同。本文主要描述中国近年来股权再融资的总体规模和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以期望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财务指标差异分析法,对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定向增发前一年相比,河南省上市公司在实施定向增发后,净资产收益率和息税折旧摊销前资产利润率都有所提高,营业利润增长率提高较快,但收益质量下降,经营安全性没有显示出太大变化,现金流量生成能力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8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颁布之后,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近年来在我国急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股权再融资手段.本文以2006年5月8号之后全部完成定向增发的209家(经剔除)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行为一直为市场所诟病,不少人通过资本结构、资金来源、融资成本、市场效应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另一个方面,即上市公司在增发前后的经营绩效表现,来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效果。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后,经营绩效有所下降。增发新股的公司在当年的经营绩效下跌比较平缓,但在第二年以更大的幅度下滑。总之,从长期来看,增发新股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起到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展到现在,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根据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各项政策进行修订和改进,股权再融资政策也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配股和增发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法律法规演变,体现了国家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使用的指引和制约。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展到现在,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根据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各项政策进行修订和改进,股权再融资政策也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配股和增发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法律法规演变,体现了国家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使用的指引和制约。  相似文献   

15.
定向增发:低价发行的偏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2006、2007年两年股权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定向增发价格选择的倾向偏好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并不是以再融资为目的,股权定向增发普遍具有低价发行的偏好;通过股权的低价发行,帮助大股东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利益,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中尤为明显。因此,市场监管者应当进一步细化定向增发定价的管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6年至2010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定向增发折价的重要成因。当大股东购买定向增发股票的比例与其增发前持有的公司股权比例差额越大时,即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动机越强时,增发折价越高。这一结果表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这一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利益输送。不过只有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大股东及关联方才能通过定向增发顺利实现其利益输送和财富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6年新颁布的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对于定向增发的相关规定,同时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后采用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和计算,最后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行价格折价幅度,并结合西方文献对折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倾向,而在众多股权再融资方式中,定向增发是最受市场青睐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定向增发都具有积极的短期公告效应,但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短期公告效应越强,长期公司绩效越差。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对自己进行利益输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构建财富再分配模型讨论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并利用回归分析考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各因素和外部监管环境对这一利益输送的制约效果。最后,从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让我国股权再融资回到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19.
定向增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出现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在定向增发中出现的机制性问题,必须从操作层面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发行对象和发行定,以及发行决策程序和决策事项价进行相关的规定,从而为定向增发明确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规范,以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财务状况、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市场以沪深两个交易所于1990年相继成立为诞生标志,迄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证券市场具体说主要是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途径和场所。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才建立十多年,要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包括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增发、配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