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最高原则,爱是一种纯洁、神圣的师生情感,更是一门内涵丰富、技艺精湛的艺术.教师要把握好这门艺术,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扬长避短,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用师爱锤炼优秀生的意志,用师爱鼓励中等生的信心,用师爱唤起后进生的自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学生纯净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刘辉 《魅力中国》2013,(32):172-172
师爱的本质,实际上反映了师生关系,它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师是教育者,对学生有着导向作用。这个导向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别人的品行好坏,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怀着同样的深情和爱心。  相似文献   

3.
论师德教育     
韦志文 《魅力中国》2010,(11):72-73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师爱。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育对象,如何把握师德和师爱的实施以及师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惩戒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课题,它不应是冷冰冰的处罚。通过教师的智慧和大爱,惩戒也可以美丽起来。小惩可以大戒,让温情的惩戒滋润学生成长;小惩可含大爱,让温暖的惩戒唤起学生成长的自觉;小惩可巧戒,让温馨的惩戒应和学生成长的节律。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必要的教育惩戒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施以合适的惩戒,从而让教师的惩戒教育充满智慧,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一般用来突出爱对教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有了爱,就有教育;没有爱,就不可能有教育。很显然,这里的"爱",主要指对人的爱,对学生的爱。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具体含义就是:没有对学生的理,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立足的是学生个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的主语是什么?不言而喻,指的就是个体的教师。那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指的就是:没有数师个体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师个  相似文献   

6.
粟道中 《中国西部》2014,(40):42-45
<正>"学生成长成才,教师乐教善教。"这是四川省成都市簇桥小学校长陶真刚对"好学校"的诠释。没有激情的宣言,没有豪迈的口号,简单一言道出了簇小教育人的心声,也对这所百年老校"求善求真、成己成人"核心办学理念作了本真解读,更道出了他们百年来的朴素坚守。  相似文献   

7.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过程,而是在教育过程中由多种情感交织而成的统一体。一般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同情、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这种爱既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既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而对于教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担负着如此巨大而神圣的使命。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主要是:永恒的师爱,教学情趣感染力,科学公平的评价,开展生动具体的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刘坤段 《魅力中国》2010,(9):100-10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需要哲学,教育哲学是学校、教师、学生教育的逻辑点,教育哲学与其三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处理三者的关系上基本把握"求同存异"的原则,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现如今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普遍重视学校发展、教师教育、学生成长,事实上,教育哲学才是决定教育的实质与走向的东西,它反映了教育科学规律,符合时代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4,(41):97-111
<正>我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体会幸福有三个层次:首先要是"信服",就是信任和服从。教师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能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要懂得适时营造互信气氛的节点;师生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其次,实现"兴服",即师生高高兴兴地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应该具备关爱学生思想,服务于学生、社会的意识;教师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并且要有高效的参与度。最后是"心服",教师要学会领悟知足,要有几点人生的感悟,要用心去分享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主要是:永恒的师爱,教学情趣感染力,科学公平的评价,开展生动具体的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贾晓蕊 《魅力中国》2010,(12):33-33,34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以爱动其心方能赢得收获;教师必须兼顾全体对象,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的投入,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5.
陈亚兰 《魅力中国》2010,(34):262-26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释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释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质量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如何使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新”而“成熟”的教师?身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名教师,笔者以为“读书——研究——反思”正是新课程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高于母爱的师爱就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面对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全面关l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优生是班上的宠儿,应该多给.最“严爱”,学困生在班上属于弱势群体.需多给点“偏爱”,易犯错误的孩子更有尊严,该多给一点“宽容之爱”。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给不同的爱,用爱呵护好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王翠霞 《发展》2011,(10):176-176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正我校将"快乐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以"健康教育童年,奠基幸福人生,为学生成长服务"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教师队伍,聚焦课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实现多元发展、快乐成长。几年来,我校带领广大教师"聚焦课堂",坚持把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首要任务。开展多样化培训,使教师了解高效课堂的特征,明确课堂实施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9.
刘景忠 《中国西部》2012,(15):48-51
职业教育没有选拔标准的。因而,教师就有可能把精力放在关注、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上。职业教育是没有高考指挥棒的。因而。给教师提供了自由创造的空间。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阳光教育,他的内涵即是一个“爱”字。对于老师们来说,对学生要充满爱,也是一种责任。师爱是一种奉献、一种教育艺术和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的毕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爱学生,更要学会怎样去爱,学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