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权 《走向世界》2012,(33):22-23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其目的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改善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南京市以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既是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办好青奥盛会、创成率先大业、建设人文绿都的具体举措,也是实践十八大精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宜居环境、造福广  相似文献   

5.
启洪  林岩 《走向世界》2008,(1):24-27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对民生建设的精确的概括把改善民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解决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民生短板问题,在公共服务的"源头"上更好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无小事,关注民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点.而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是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以满足公众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基础,以公众发展与自我发展为导向,以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为宗旨实现民生科技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更多人的发展需求已成为新形势下研究我国民生科技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立国安邦必须以民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到心系群众,胸怀大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取信于民.因此,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民生科技是相对于工业科技、国防军工科技而言的概念,具体可以用来指那些"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支撑和引领的科学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生科技在美国、德国、日本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他们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国民生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开始重  相似文献   

11.
蔡宁 《中国报道》2013,(10):38-39
河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和措施,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打造民生检察,不断提高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夏金梅 《黑河学刊》2008,1(1):77-78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了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关系着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民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大计,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热点。文章从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视角,阐述了基层政府制定和落实民生政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有效手段,统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后几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改善民生“六大工程”为主要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确保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真正惠及全市人民。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八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文章从民生的内涵及实质出发,深刻分析了改善民生在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必须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的价值诉求。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4月3日,习近平提出了"两个更多"的要求: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他告诫干部,解决民生问题是为政的根本,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真正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政绩应该在老百姓的口碑里。那些没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清晰地写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接力奋斗的伟大事业.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他为"中国梦"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阐释,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有未来才会有幸福;有幸福才会有"中国梦"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20.
马文东 《发展》2011,(2):26-27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