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与"中心区"形成了鲜明的中心--边缘区域格局."中心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而"边缘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大旅游产业,符合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起以生态旅游业为先导,生态农业、绿色特产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关系,能够充分利用川西边缘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发展休闲旅游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旅游协作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对京津冀旅游协作发展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旅游共生共赢的模式,以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旅游协作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对京津冀旅游协作发展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旅游共生共赢的模式,以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使石家庄西部山区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实现旅游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提升,该文以资源、交通、市场、空间、政策、产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区域旅游发展与聚集的基本特征,发现重大问题和发展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发展策略,即抓住重点领域,明确聚集区域;坚持精品带动,科学有序聚集;坚持产业联动,创新产业格局等.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状况,关系到地区旅游经济优势的发挥和总体协调发展;根据浙江省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具有旅游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旅游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均等现状特点,提出了建设旅游中心地体系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创新品牌建设提升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创新区域旅游合作增强区域合力和影响力等优化浙江省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从1997年至2012年间近15年来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论文,认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影响与带动;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描述性为主;研究区域以闽粤赣地区为重点。并从客家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区域协作、文化生态、空间竞争等方面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花海旅游的多元影响效应,比较北方7省花海旅游的区域差异,以期实现花海旅游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可持续性。[方法]以北方7省典型花海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差异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花海旅游区域差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级计算权重值及聚类分析法对7省区花海景观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聚类分析表明, 5个系统指标23个影响指标中经济、社会、生态与文化等综合指标影响效果依次递减,表现为区域旅游收入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文化资源总量等方面,将7个省区划分为3类地区,其优劣排序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三类地区。[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占GDP比重、人均GDP水平、政府经济投入力度及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是影响花海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北方7省花海旅游区域差异较大,基本态势为偏东部地区花海旅游综合实力较好。  相似文献   

9.
陕西是国内外游客首选旅游地之一,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旅游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实际发展中,区域旅游资源难以得到统一规划和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影响区域的整体秩序。因此,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是保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区域合作是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共赢的有效形式,也是打破地区界限,建立统一旅游大市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整合乡村旅游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着产业链过短过窄,在区域旅游内的横向交流合作不够,以及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作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内的交流与协作,建立核心企业,可以实现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