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业界专家的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日前在《民营经济内参》上拜读了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为“民企”“把脉”的文章——《民营企业倒闭之怪现状》,才恍然大悟“民企”短  相似文献   

2.
勒川 《中关村》2023,(8):12-15
<正>有党中央把舵定向,有“民营经济31条”坚实支撑,中关村民营企业的活力将得到更好激发,他们也将用创新巨笔绘就时代宏图,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鲜亮色彩!重大利好为民营经济注入“活水源泉”民营经济发展迎来重大利好。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任本 《中关村》2003,(1):8-9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非公经济的论述,在中国乃至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一个共同的看法是:中国的民营经济迎来了新春天! 记者在“两会”召开前夕,借《中关村》杂志问世之际,拜访了著名的经济学家董辅礽。董辅礽对中关村的发展、建设特别关注。董辅礽又有很多的科学界、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朋友,尤其是对以知识经济为理念创造“财富神话”的“知识英雄”情有独钟。当我们请教董辅礽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看法时,先生高瞻远瞩,纵横捭阖,妙语如珠,让晚生受益匪浅,爰为之记。董辅礽认为,“十六大”提出的“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等于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对发展民营经济,有效遏制“资本外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外逃资本的数量越来越大。据初步估算,目前国内的外逃资本的数量与引进的外资数量几乎一样多;去年引进了大约500亿美圆国外资本,但外逃的国内资本也接近500亿美圆。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两年前,河北省政法委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打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创业环境,曾下发一纸“红头文件(”俗称“30条”),引发一场关于民营企业“原罪”问题的大争论。笔者当时在《中关村》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原罪”非罪》的言论,认为“用‘原罪’比喻民营经济‘违规’  相似文献   

5.
勒川 《中关村》2023,(8):16-17
<正>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有了这样的肯定,民营经济就有无穷的勇气和动力,持续奋进,一往无前。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日前读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文字——《仇富浪潮从本质上利于腐败分子》。原本讲的是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多有精当的论述,诸如“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民营经济是就业的主渠道”,“民营经济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民营经济改善收入结构”等,都让人信服。可是在谈到“民营发展面临机制体制问题”时,认为一旦“双轨制”造成的“寻租环境”被人利用,  相似文献   

7.
杜兆勇 《中关村》2005,(4):22-24
早春2月,乍暖还寒时候,《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出台了,这是一个为民营经济鼓与呼的纲领性文件,这是中国的“财富福音书”,她标志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机遇奔腾而来,一个混合经济大发展的格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中关村》2010,(1):111-111
为中小民营企业说话 “国进民退”的大幕已然拉开,民企的春天何时到来?《中关村》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上一向具有前瞻性。此次主办的“民营经济”论坛更是及时、深刻地反映了民营经济当下遇到的巨大问题,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究。这种为中小民营企业说话的精神值得尊敬,这种行为值得赞扬。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0,(1):12-12
虎年岁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非公经济36条”出台5周年纪念。日前《中关村》记者拜访了病休两年多的著名经济学家、本刊特约编委萧灼基教授,日渐康复的萧老对民营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如数家珍地揆度“民营经济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表现。“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就业结构开辟广阔空间”,“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09,(4):13-13
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产值5.18万亿元,吸纳就业1.37亿人。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许琼林先生调查研究后提出:中国民营企业解决当前就业困难举足轻重,责无旁贷,为“提振企业用人信心”,建议修正《劳动合同法》贯彻中出现的偏颇。他认为:《劳动合同法》在执行中,存在“一偏一改”的不足。“在调整企业与劳动者利益时,存在着‘偏’;在劳动合同的文字里,存在着对《劳动合同法》已经确定的立法理念的‘改”’。“一偏”即合同法的内容制约企业偏重,约束劳动者偏轻。“一改”即合同法“公平、公正、相互平等”的基本原则被改变了。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向“民营经济”道喜!在过去的一年里,“民营经济”取得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为国奉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传出洪亮的声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业者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9,(2):12-12
“民营经济既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关村的经济发展实践印证了这一结论。在“纪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30周年高层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民营经济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从六个方面做出概括。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彻底改变人们对民营经济的观念提供了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3.
慕鲁 《中关村》2006,(11):112-113
金秋时节好读书。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拜读了两部关于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一部是《梁漱溟读书生涯》,一部是《国学大师丛书·梁漱溟评传》。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儒家”,窃以为言之过早了。时下的国学热中,不乏儒学的追捧者,也不乏可以称为“大儒”的学者。梁漱溟先生高寿九十有六,他的漫长人生旅途,饱经沧桑,几经多事之秋,不论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还是“喜看稻黍千重浪”,梁先生始终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先生“特立独行”的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始终与书为伴,在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追求他的理想世界。梁先生…  相似文献   

14.
袁清 《中关村》2023,(8):18-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回应民营企业核心关切,肯定民营企业新的定位,意义重大。7月1 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3G是一头大象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大家读《红楼梦》,不同的人看到是不一样的东西,道学家看到的是“道”,佛学家看到的是“佛”,政治家看到的是“反清复明”,才子佳人看到的是风流韵事。许多人在“热炒”3G,结果炒出了一桌3G大拼盘。在此,我用一首《3G好了歌》来描绘3G目前的现状:制造商说3G好,技术驱动忘不了;设备投资何其多?推迟商用亏本了。运营商说3G好,盈利模式忘不了;3G业务如何搞?竞争格局变化了。终端商说3G好,集成功能忘不了;业务创新周期短,赚钱机会又来了。SP/CP说3G好,唯有内容忘不了;生存策略很重要,弄不好就出局了…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4,(1):17-17
有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之誉的厉以宁教授,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回答“中国产权改革到现在为止尚未完成”之问,给人深刻启迪。“没有产权界定谈不上市场经济”;“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10,(6):12-12
“心底有‘私’天地宽”。“私”者,民营经济之谓也。日前,《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具有政策性的重大突破,是对“非公经济36条”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萧惑之  李春晓 《中关村》2010,(9):112-112
缙云山为蜀中名山之一,素有“小峨眉”之称。“登峰远眺,群山叠翠,大江碧流;尤其是狮子峰的太虚台,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日前在《每周文摘》上读到一篇《揭秘缙云山道家养生班》的文字。我对“养生”之类的鼓噪,原本是不以为然的。只是文章的“肩题”上写着——“马云、王菲、张纪中等名人麇集”,文中透露“上山‘闭关’的名人过百”,这也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1,(10):47-47
《南方日报》报道: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日前表示,“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民营经济占市场主导地位,而如今羽翼渐丰的温州民营企业,几乎没有一家敢说没有民间借贷的资本。“民间信贷是双刃剑,可以说没有民间借贷,就没有温州民营经济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关邨 《中关村》2014,(1):61-61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中国的民营经济正在续写时代新篇,创造新的辉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遏。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元旦。今又元旦,总把新桃换旧符。尽管这是老套话,可是2014年元旦的确不同凡响,神州大地振兴民营经济的东风再次扑面而来。较之曩昔冀盼的“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更让人神清气爽,充满丰收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