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应着力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为此,应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重点任务,坚持“两大原则”,遵循“一大规律”,加强“两大支撑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即将推进农村"两基"项目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起点,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聚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突出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等重点任务全域推进.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补齐全市农村"两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农发行...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盼。文章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花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途径。研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同质化严重、产业单一、公共服务落后、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化改革,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人才,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农业蓬勃发展等措施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乡村工作做实做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TOPSIS模型,以天水市秦州区为研究区,选取与乡村旅游适宜性相关的指标,包括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四项指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的乡村旅游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秦州区乡村旅游资源整体适宜性一般,且空间差异较大,呈现中部靠近城区乡镇发展水平较优,远离城区的则较劣的态势。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其最具吸引力的特点,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改善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乡村复兴视角下大都市郊野区域土地整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表象性的"田、水、路、林、村"整理和乡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以"乡村复兴"为目标的乡村发展需求,通过分析乡村复兴的内涵及其对土地整治的要求,提出以景观生态整体提升为目标的创新型土地整治模式。以地处上海市郊野地区的崇明县三星镇作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三星镇作为近郊乡村的区位优势,通过创新型土地整治从生产、生态和生活3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和提升,深入挖掘乡村价值内涵。研究结论表明:创新型土地整治模式应超越传统标准,土地整治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生态网络的修复以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景观风貌特色的整体提升,达到乡村空间格局的肌理延续、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及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从而重现乡村原有辉煌。  相似文献   

6.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核心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又归属于生态家居,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乡村拥有各自的特色,以统一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效果肯定不达预期。鉴于此,本文从多个维度探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7.
构建客观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的指导下,结合宁夏实际情况,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方面筛选出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建出宁夏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2020年辽宁宜居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辽宁省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们开展了"辽宁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其中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为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调查逐渐明确了宜居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从而制定了宜居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的路径。这一研究成果为其他省市农村生态宜居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现路径,剖析需要关注的四方面问题。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基础。从全球经验和现实实践看,需要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并联式”发展。聚焦“宜业”,要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富民产业,深挖数字经济和旅游休闲产业潜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宜居”,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乡村建设,发挥乡村规划的引领性作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和美”,要以优秀乡村文化为魂,坚持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尺度的评价指标较为缺乏,构建县域层面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为丰富乡村振兴评价提供参考借鉴。[方法]研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主要考核指标,尝试性构建了县域层面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二级指标与34个三级指标,采取熵值法评价了2009—2017年德庆县乡村发展现状水平,并根据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目标测算了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值。[结果]2009—2017年德庆县乡村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综合得分在0.06~0.1。该期间乡村发展表现为两个特征:2009—2013年乡村发展指数年均增速5.5%,增长平稳; 2014—2017年乡村发展指数年均增速4.6%,增长放缓。同时,对标2018—2022年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速度。从乡村振兴各维度看,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所占的权重较大,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最主要因素,随后是生活富裕、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结论]德庆县是广东中西部山区县,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升,一、二、三产融合亟待加强,生态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随着《德庆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推进,乡村振兴需加快发展速度,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方面全方位发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北京市民委认定的123个少数民族村(2014)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12个区县、54个乡镇,对其产业发展和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少数民族村产业结构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符合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2006~2012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产及一产从业人员比重下降;而三产从业人员和三产比重相对上升;由于坚持发展产业、多途径推动村庄改造、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大政策集成等措施实施,少数民族村民致富能力得到加速发展;但仍存在远郊、近郊、城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少数民族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组织化程度滞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结合资源禀赋优先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创意性提升生态宜居功能等针对性对策,为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推动全市少数民族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模拟多情景下徐州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当量因子法与PLUS模型。研究结果:(1)徐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湿地与水体面积先减后增。(2)2000—2020年徐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3)在三种情景模拟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损失,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最大,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重要原因。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侵占其他地类速度加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最少。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应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三县五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07年-2017年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和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出了要继续推进兰州市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满足农业生产的效用性和长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概括选取与评价关系密切的指标,运用由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组成的集成定量方法,评价2005年所辖各区县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偏低,东北部和南部各地区处于中等层次,中西部各地区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提出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由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换的过程。它牵涉到国土房管、户籍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社区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通过研究武汉市江汉区“城中村”改造中涉及的问题,探析了“城中村”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造“城中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资源、生态环境、资金、发展方式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海岛新渔村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以山东长岛县为例,系统研究了海岛县在新渔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大财政支持保护渔业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健全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最后从全县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提出新渔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空心村演变为不良现象,阻碍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分析空心村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寻求解决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的有效办法,文章开展了空心村综合整治评价。[方法]基于城镇近郊区空心村建设用地整治实地调研,以冉义镇11个村庄为研究区域,分析整治前后数据,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各村庄整治前后效果,包括土地利用效果评价与节约集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整治效果区域,并研究其差异。[结果]经过整治,冉义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由粗放(25.08)提高到中度状态(50.98),冉义镇11个村的整治效果分为低度、中低度、中度3类节约集约区。其中斜江村、延贡村等属于低度节约集约区,共富村、园林村等属于中低度节约集约区,九龙村、白玉村等属于中度节约集约区。[结论]冉义镇各村庄整治相比普通空心村整治具有区位优势;建设用地整治效果整体较好,局部存在差异,主要源于村庄闲置宅基地面积、产业结构与产值、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整治评价中,产业用地地均产值、人均宅基地面积、自然村建筑密度、人均建设用地等关键指标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提出增强空心村整治效果的对策措施是考虑关键因素,挖掘整治潜力,发展多元经济,改善村民就业,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等,以期为城镇近郊区空心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以河南省农村示范村标准为依据,建立指标体系,并参考河南省城市人居水平,评价示范村标准下的河南省人居环境改善成效。[方法]运用熵权法和全排列指数法两种方法全面比较并分析,其中后者加入城市人居环境水平作为参照。[结果]两种评价方法均证明,示范村标准下,2010—2017年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综合指数水平整体不高,2016年和2017年改善成效较明显。其中,基本保障建设最好,并逐年提升;环境治理取得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垃圾处理方面,而在污水处理和环境资金持续投入方面均欠缺;经济社会成效,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和医疗数量达标但服务水平落后。此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住房条件、供暖供燃气、排水管道比例、污水处理比例、环境治理投入金额等方面改善微小,并远远低于城市水平。[结论]示范村标准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偏低,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指标相对城市水平仍非常落后。两种方法的结果在综合水平指数水平方面较一致,单向指标结果各有侧重。其中,熵权法的测算结果更体现各指标的真实水平,全排列结果则更能说明当以城市人居环境为参照时,农村人居环境的相对水平和差距;综合两种方法比较,可以分析数据的优劣性,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的徐州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的情况,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压力指数作为徐州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表明,徐州市2001年,2003年,2005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为14.29,14.61,18.26。徐州市生态安全一直处于极不安全状态,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造成徐州市生态安全危机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过度消耗、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度河西走廊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及竞争态势,以准确把握河西走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方法]以2012—2016年为时间节点,采用区位熵及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从县域角度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个县(区)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分析。[结果](1)河西走廊每个县(区)乡村旅游业集聚度和竞争态势具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包括优势区、潜力区和劣势区3种;(2)乡村旅游产业属优势区的县(区)占河西走廊县(区)总数量的50%,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以张掖市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优势区逐步形成;(3)乡村旅游产业属潜力区的县(区)占河西走廊县(区)总数量的15%,产业竞争态势不断增强,但仍具有一定不稳定性;(4)乡村旅游产业属劣势区的县(区)占河西走廊县(区)总数量的35%,其中以武威市最多。[结论]河西走廊每个县(区)乡村旅游业集聚度和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匀,不同县(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差异明显,以张掖市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优势区逐步形成,但其他地域乡村旅游产业不稳定性依旧较高,需政府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