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在对城市公用事业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国有林区公用事业未来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国有林区公用事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民营化效果的综合评价是国有林区城镇公用事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从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入手,建立了国有林区城镇公用事业民营化效果指标体系结构,提出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环境效果三个方面的指标。通过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证分析,为其他林区城镇公用事业的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虽然在投资总量、投资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存在投资主体单一以及融资渠道狭窄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保证国有林区公用事业建设的稳步推进,有必要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融资体制进行创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区公用事业是指国有林区用作公共服务的事业,包括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不包括铁路、民航)、林区道路以及园林绿化、环  相似文献   

5.
推进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政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旨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体现了全球范围内公共行政改革的主题即“政府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追随了“更多地依靠私人组织,更少依靠政府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理念。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优势在于不仅使政府卸去了许多不必要的职能,而且充分发挥了公民、企业和  相似文献   

6.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的进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身份构成,国有林区职工在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享受上面临着广泛的福利排斥。主要分析来自林区内部职工间和林区内外从业者间的福利排斥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正视福利排斥的客观存在,积极寻求弥补对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的524份调研数据,使用家庭消费总额作为测度家庭脆弱性的指标,采用Ligon和Schechter对家庭脆弱性的测度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进行测度,计算出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脆弱值,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有将近1/3的职工家庭抵抗外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冲击的能力不足或缺乏,其中吉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小,其次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大,将近一半。最后,提出从消除物质资本脆弱性、人力资本脆弱性和社会资本脆弱性来提高其在改革转型期的自适应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才流动频率的数据,采用交叉分析和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才的个性特征和外部特征对人才流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林区人才的流动频率在人才个性特征和外部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龄、职业、职称和地区的人才,其流动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流转障碍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转是大势所趋。本文重点阐述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博弈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我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机理,分析了国有国营体制与国有民营条件下劳动者之间的博弈均衡。发现:在国有国营体制条件下,所有劳动者均不努力工作是一个稳定的均衡,而在国有民营体制条件下,所有劳动者均努力工作是一个稳定的均衡。从博弈论的角度说明了我国国有林区改革的必要性,同时认为国有林区的国有民营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进一步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经济增长是当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每一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话题。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国有林区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利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国有林区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测量,提出促进国有林区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有林区营林业与林产品加工业分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志芳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4):204-206,217
本文以探讨国有森工企业的制度障碍为出发点,提出国有林业创新的根本在于实施营林与林产品加工业分制的基本格局,打破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现存的营林与林产品加工生产的关系,依据营林业和林产品加工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各自适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形成营林与林产品加工业之间有效的经济制约关系的一种新的制度模式。提出原有国有森工企业框架下的经营制度将逐渐消失,营林生产将成为独立核算的生产项目,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并成为国家经营林业的主体,基本路径是国有营林单位要依托现在的国有森工企业建制;而林产工业则逐步从国有经济中剥离,全面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收入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职工家庭1997年、2004年和2008年3年收入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有林区职工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变化明显,但林区收入仍然存在差距,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而这些变化是由国有林区进行加工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建立起来新的劳动力要素市场等改革实践所导致的,这些改革也为国有林区职工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在国有林区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是确保林区改革成功,改善职工生活水平,使国有林区资源与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转是大势所趋。本文重点阐述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角度对2000—2020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DEA模型测算其效率。结果表明: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及其占林业总投资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央财政资金是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营造林规模呈波动下降趋势,森林抚育规模大幅增加,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效率值为0.908,DEA无效的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且存在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因此,建议创建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基金,完善投资管理政策,形成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碳汇造林、PPP项目库、林业贴息贷款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抚育与管护体系,提高营林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员工培训、人才引进、奖惩制度等手段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劳动力综合素质,优化投入产出的管理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国有林区人才流动意愿的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国有林区人才流动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林区人才流动的意愿受人才自身的性别、学历、家庭教育、医疗负担、工作环境、企业用人机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加强国有林区基本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林区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公布数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各优势树种蓄积量以及分龄组的生长率数据,估算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潜在碳储量为3.17Pg,实际碳储量仅占潜在碳储量的9.52%。这说明如果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构成了中国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构成了东北国有林区制度创新的宏观背景。东北国有林区过去是现在也依然是我国重要木材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其改革与发展瓶颈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及现实原因。文章中把对地方政府在推动东北国有林区制度变迁中作用的研究作为主线,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地方政府行为悖论。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并结合对东北国有林区政府行为转变的环境分析,提出了规避东北国有林区政府行为悖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是当前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特别是对于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指标的分解,阐明林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