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个全球性、综合性国际组织,联合国自诞生起便成为国际关系研究普遍涉及的一个对象,也是其成员国外交政策研究的一个对象。如何理解和解释联合国,是我们区分不同国际政治理论学派的标准之一;对联合国采取何种政策和立场,是成员国外交政策取向的一种反映。本文将从国际关系理论、成员国联合国政策及联合国改革三个层面,对60 年来联合国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3):F0003-F0003
《国际关系研究》(双月刊)是南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问题研究综合性学术期刊,2013年正式出版发行。本刊以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发表具有理论创新性、战略前瞻性、政策分析性及学术动态性的研究成果。本刊旨在鼓励学术探讨和思想交锋,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国外政治思想史、全球与地区热点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国际关系学、战略学和外/变学等学科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3.
苏联理论界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反映国际关系体系结构、基本因素、发展变化的动力、客观规律的学科。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关系体系的结构、功能发挥和发展的共同规律,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相应的概念组合:国际关系体系、对外政策的利益和目的、对外政策的潜在能力、国际舞台力量对比、国际关系的因素、对外政策实施的手段、国际冲突、国际危机和国际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除了关注与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和“非主流”学派之外,同时也重点关注了现实中的国际热点问题。本刊编辑部在2006年第11期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女性主义三个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本期文章则选取了2005年学界关注的联合国改革研究、“二战遗产”研究、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这三个热点问题,尝试对其进行简要述评,旨在能起到管中窥豹、反映学界的研究动向之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除了关注与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和“非主流”学派之外,同时也重点关注了现实中的国际热点问题。本刊编辑部在2006年第11期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女性主义三个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本期文章则选取了2005年学界关注的联合国改革研究、“二战遗产”研究、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这三个热点问题,尝试对其进行简要述评,旨在能起到管中窥豹、反映学界的研究动向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承认经验,但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却没有相关的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承认主要在空间(主权)、制度与身份三个维度上展开。国际关系中的承认研究其实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即国家不仅仅是个在国际社会中争夺权力与财富的物质性实体,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体。承认追求与地位追求及荣誉追求是有区别的。地位与荣誉是具有等级特征的,而承认则是基于文化多元主义。对外政策中的承认利益追求本身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国内的政治合法性承认;另一个方面个则是国际社会对某项外交政策及其行为的认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既是行为体追求的目标又是其行为的手段。国家追求承认的核心政治动机为维护与扩展政治合法性,观众成本理论可以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进行微观机理的分析,同时观众成本理论所使用的方法又是分析国际关系中承认的衡量工具。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中国开始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支持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主张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护人权等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为化解热点冲突所做的努力,逐步扩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努力推动国际裁军与防扩散进程,并严格履行各项国际义务。中国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争取实现互利共赢。在人权领域,中国呼吁摒弃人权政治化倾向,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人权。中国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中国开始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支持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主张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护人权等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为化解热点冲突所做的努力,逐步扩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努力推动国际裁军与防扩散进程,并严格履行各项国际义务。中国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争取实现互利共赢。在人权领域,中国呼吁摒弃人权政治化倾向,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人权。中国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4年前,联合国纽约总部门前升起了乌兹别克斯坦国旗——1992年3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正式成为联合国这样一个权威国际机构的全权成员国。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秘书长历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既有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方面的制约,也有国际关系现实方面的制约,其个人权力和作用非常有限。秘书长的个性、能力、经历及价值取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她)的领导风格及政治倾向,进而影响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和方向。新一任秘书长潘基文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安南秘书长,他会将更多的东方理念和管理文化带入联合国,同时也会将更多的“联合国因素”带入亚洲,为亚洲与联合国的合作提供更多机会。中国应该对联合国未来的作用和改革问题以及中国的联合国政策展开新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回顾了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这个次领域与国际关系学几十年来的互动。作者认为,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虽然没有能够为国际关系学创造自己的理论,但是自身有着多样化的理论和方法。鉴于当前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的相对落后,作者建议,中国外交政策研究应该更多地融入到国际关系学这个大学科中去,这不仅有益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而且也会推动国际关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的努力使得“人权”这一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国内事务的概念已经和国际关系有了非常广泛而又紧密的结合。然而,国际人权的壮大和发展就国际关系而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变化”?联合国的人权努力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进步”?显然,单纯从政治语言上来解释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作者认为,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人权事业确实带来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进步,但只是一种“进步性的变化”。世界政治并没有因为国际人权的兴起而出现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的努力使得“人权”这一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国内事务的概念已经和国际关系有了非常广泛而又紧密的结合。然而,国际人权的壮大和发展就国际关系而言究竟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变化”?联合国的人权努力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国际关系的“进步”?显然,单纯从政治语言上来解释并不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作者认为,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人权事业确实带来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进步,但只是一种“进步性的变化”。世界政治并没有因为国际人权的兴起而出现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时代的变化 ,联合国关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冷战时期 ,联合国所关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主权国家如何抵御外来军事干涉和入侵、防止核战争以及维护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 ,在联合国范围内 ,一种内容更广泛、更综合的“新安全概念”也逐渐成长起来。冷战结束后 ,联合国积极倡导包括“共同安全”、“人类安全”和“全球安全”在内的新安全观 ,完成了从传统安全概念到非传统安全概念的转变。联合国的安全观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安全观 ,它是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安全考虑平衡的结果 ,具有更多的理想主义、制度主义和全球主义色彩。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联合国对非传统安全的关注反映了冷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各国安全利益关注点的变化 ,因而具有积极意义和指导意义 ,值得各国在制定本国政策时加以借鉴和参考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关注这种“新安全观”给联合国组织本身及其成员国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正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带头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始终是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打造人类命  相似文献   

16.
李红岩 《科学决策》2007,(11):41-42
对外经济政策是一国对外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与制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它既是一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也是外交政策的经济部分。涉及到一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两个最重要的优先目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构建国际关系理论学的框架结构。文章认为这一框架包括 4个方面 :国际关系理论史、国际关系理论的哲学思想、方法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问题领域。这 4个方面统一于一个中心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性的一般规律 ,因此 ,国际关系理论学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类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情况更为复杂,成员国对联合国的期望值上升。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活动日趋活跃,数量激增。联合国在不断调整维和行动以适应形势需要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作者介绍了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出现的新趋势,提出了联合国在开展维和行动时应坚持的几项原则,旨在使维和行动能够更好地开展,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的核心是安理会的扩大问题。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考察三个方面的条件,即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参与联合国和平使命的程度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情况。名人小组报告为安理会改革提出了两套方案。德国一直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也许在未来欧盟也应该在安理会占有一席之地。安理会的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关键,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改革的成败。德国的外交政策要为德国“入常”做准备。德国的“入常”之路任重而道远,为此,德国的外交政策还要进行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文明秩序之辩:第三世界视角下的国际文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作者批判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最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是用西方"文明"的规范重塑世界,而国际关系学科中则存在着排斥非西方价值观的根深蒂固的误区,这导致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理论肤浅化及庸俗化的倾向。作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国际关系学者担当起道义上的责任并寻求人类文明的共性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