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均GDP已达4500美元左右,城市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居民服务消费增长有着空间巨大,我国已进入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整体上仍将处于较高的增速水平。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6242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32.4%;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将达1697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28.3%。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需求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比如: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为服务消费增长创造制度基础;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避免因为房价过快上涨而挤占服务消费需求;改善服务消费条件和环境,提高消费意愿;推进服务下乡,扩大农民服务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表明,成都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差距;但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差距”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等方面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教育为重点,引导农村消费;顺应城乡一体,实现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4.
城乡金融发展会通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消费预期、降低流动性约束和城乡金融中介成本等来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在控制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负担比、居民人均医疗支出、居民人均教育支出、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的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显著正相关。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仅需要有效破解城乡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还需要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强化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城乡居民1978—2009年的人均消费、政府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支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长期则具有挤出效应,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农村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的敏感性较城镇居民低,其消费较城镇居民更加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最后本文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90年-2015年山东省城镇和农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应用Eviews6.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的收入消费函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优化及分析.得出结论:城乡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影响巨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城市与农村收入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并在此结论基础上为山东省提供可行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分析方法,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四个指标出发,分阶段分析了我国1953~2011年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水平是驱动碳排放的核心动力,且两者作用相反。能源消费总量对碳排放起到正向驱动作用,碳排放对其响应与能源强度类似,持久且不稳定,说明中国能源"双控"政策的效果显现仍需很长一段时间,但两者的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大,效果明显。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有反向驱动作用,其响应可在短期内达到平稳状态,加之其结构冲击对碳排放贡献度可达10%,使之成为未来降低我国碳排放的有力措施。与此同时,把握住人均GDP与碳排放互为Granger因的特殊关系,积极推行绿色GDP,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子龙 《时代经贸》2008,6(5):116-118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影响江西省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它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源性.本研究从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非农业人口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均GDP、非农产值比重、每万人在学校大学生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建成区面积、人均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城镇个数这9个指标来衡量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本文试图综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江西省城市化的地区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和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与各项消费支出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给出了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淑波 《发展研究》2010,(8):104-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城市化是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对消费增长产生收入效应、示范效应、扩张与循环累积效应等影响。实证分析也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增长。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是增加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