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24)
治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的过程,通过合作和协商,来确立一个共同目标,从而实施对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就迅速被各国所接受。但是,治理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失效。为了克服治理失效,善治理论应运而生。善治是治理的最佳状态。善治是政府与公民社会通过合作来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它使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达到最佳的结合状态,实质就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尺度.体现这种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公民参与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是推进国家走向治理和善治之路的强大动力.本文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讨了如何通过社区建设提高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盛莹  刘以妍 《市场论坛》2016,(10):12-15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体制改革就一直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善治作为一种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它的提出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文章试图从善治的精神内核着手,对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善治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税收影响一国政府的治理质量。文章运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数据,验证了税收和治理质量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改善治理质量,并且由公民直接负担的税收在治理改善中尤为重要。通过采取不同估计方法、变化国家样本、控制与治理质量相关的变量影响,这个结果都是稳健的。税收成为国家和社会互动的关键纽带,能够促进政治问责,改善治理质量;财政上高度依赖于税收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善治;旨在建立更负责政府的征税要求是合理的。这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是的目标是善治。善治的内涵包括了责任性、透明性、有效性、参与性几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与善治的内涵是一致的,即强调受托责任、透明性、有效性、共同治理和民主参与。政府预算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传统的预算监督存在由于问责制的缺失而导致的受托责任履行不到位,由于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的预算不够透明,绩效考评不到位导致的有效性不足,以及人大、审计、财政监察、社会监督等多方面没有形成合力等突出问题,这与国家治理的善治目标是相违背的。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政府预算监督的未来改革方向与价值诉求,即强调预算问责,逐步实现预算信息公开,通过绩效预算进行考核,加强预算监噶主体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张沛  王培 《华商》2008,(15):61-61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是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表现,它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进程,而且也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西部各级政府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地方政府要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或者是"善治",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合作,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着旧的僵化和顽固的体制,促使统治和管理型政府向治理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推动着我国从善政走向善治。要有效构建基于治理理念的善治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我国应坚持党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新政府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并借鉴国内外政府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大力推动善治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发挥政府服务于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组织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程序设计不可或缺,其中最为关键是如何实现政府财政与预算最优管理。合理推动会计改革对改进政府财政与预算管理尤为重要,高效的政府会计治理机制能有效预防和抑制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由此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成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可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制和程序之一。科学变革政府会计对提升政府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国家治理新路径,夯实国家善治之基础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合约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预算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一是政府预算编制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但表现出预算控制与预算合约相背离、预算签约成本高,以及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产生了负外部性等问题;二是政府预算执行过程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政府预算履约环节不同主体之间呈现出道德风险,产生较高的治理成本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 因此,政府预算应该建立合约化的治理预算,并且以合约交易中合约制订与执行的效率为基础,构建预算治理机制,以实现政府预算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责任和职能,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5)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逐渐走向治理与善治的过程。但是在转型中的政治改革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腐败问题的扩大化、严重化和深入化,如何有效的控制和根治腐败问题,更好的实现反腐倡廉的建设;如何在善治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是党和政府以及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重在通过治理和善治理论的指引,指明政府应该怎样有效的实行政治管理,如何加大对于反腐败的治理力度,最终促进和推动反腐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中国电子商务》2010,(11):213-213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在此理念下,地方政府实施绩效管理,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建立灵活、高效、廉洁的现代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加快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俨然成为当今行政管理学界的热点。社会管理创新究竟"新"在何处?服务型政府与社会管理创新二者有何关联?社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的治道变革进而实现善治的意义何在?……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来探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通过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向善治靠近。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政府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处理好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等方面的关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运行机制等。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  相似文献   

14.
公众崛起时代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公民参与出现了治理困境。从公民参与向公民治理转变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基本途径。公民治理是公民崛起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它具有独特的概念框架与理论模式。公民治理与公民参与及流行的治理理论相比具有诸多的理论创新之处,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彦君 《商》2013,(23):246-246
善治,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治理状态,是各级政府所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同时,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也是当代政府的关注之重,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如在善治的标准下完成,可不仅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使政府更快的达到善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龙 《现代商贸工业》2023,(12):177-179
高质量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在后疫情时期面临复杂化以及民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困境,地方治理主体已无法满足各方利益需求,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政府公信力渐呈弱化趋势,致地方政府难以推进高效的社会治理。由于地方政府产生的信任危机:诸如治理理念滞后、尚未明确地方政府与社会主体以及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机制不完善导致参与渠道受阻、公民信息辨识不成熟等成为了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理念转变、机制推进、制度保障以及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治纾困路径,以期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任冠宇 《商》2014,(19):38-38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眼光。国家治理模式是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相互耦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和相对稳定性的制度结构模式。构建有效的国家治理模式是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民主、公平、正义社会的重要保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善治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与公众的沟通透明。政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责任,它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杨文静  蔡萌 《商》2014,(46):45-45
治理结构表现为在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它是治理模式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治理结构的演变主要由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因素推动的.本文通过对治理结构演变的动因以及对演变过程的分析,深入研究治理结构中的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即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从而有利于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指导我国的政府治理,最终达到善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牛兰英 《消费导刊》2009,(14):102-102
治理与善治,是基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于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其理论形态虽然尚不成熟,基本概念也比较模糊,但它体现的合作、共治的价值理念,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对政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认真学习研究治理善治理论,对于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