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升平 《东北之窗》2013,(15):69-69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是对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予以治本,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发作,直至治愈的目的。中医之秘在于玄机。此玄机与天机、机宜、灵性都有关系,此乃深奥微妙的义理也。冬病夏治在于把握住天机和机宜,未雨绸缪,在最佳的季节治疗高发季节的病。冬病夏治,顾名思义是对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  相似文献   

2.
王涛 《宁波通讯》2011,(22):56-57
医学上把人生理上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这种状态如果不引起重视或加以调养、防治,就会诱发各种疾病。当前在公共权力运行领域,也存在着一种介于廉洁和腐败之间、但尚未触犯刑律的灰色地带——“亚腐败”。  相似文献   

3.
失误之一: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 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以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4.
十种人不宜施放农药癫病病人:农药对人体中枢神经有影响,会导致癫病病发作,造成中毒或其它事故。感冒病人:患感冒时人体体温高,施放农药易中毒或使感冒患者发生其它疾病。皮肤病者:患有各种皮炎、皮肤溃疡等患者一旦沾染农药,会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而且农药也易通...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们在适应季节与温度变化的同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也燥得冒火,这就是老百姓们常说的“冬燥”,而“冬燥”常常为多种病痛孕发之根源。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人体的免疫力也随之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人体的生理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若是体质虚弱,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冬季保健成为当务之急。有专业人士说,冬季保健关键在于“调养”。说到“调养”,饮食文化与保健养生便首当其冲地排在了第一位。食疗食养是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6.
夏天如何进补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内消耗大。而在夏季人们消化功能降低,进食减少,加之昼长夜短,睡眠不足,体质会有所下降。平素阴虚体弱的人,对暑热的抵抗能力差,就可能患中暑、苦夏、腹泻等夏季病。因此平时体质较差、营养不良或年老体弱者,夏令都应适当进补...  相似文献   

7.
陈骁波 《中国西部》2011,(15):90-93
“火炉”重庆,早已经是家喻户晓。夏天最热的那些天,即使是早晨七八点钟吃早点,也会大汗淋漓,就像洗了一次蒸气浴。并且从早到晚,气温的变化不大,不但白天热,夜间也热不可耐。故而重庆被民间连同武汉、南京并称为中国“三大火炉”。对于重庆的夏天炎热,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报刊征订是很有特色的。每年到了征订季节,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进行“征订大战”——或下发红头文件,或召开专题会,或与年终总结挂钩,或进行专项宣传,成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其背后的根源很值得三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如何摆脱“不信用”怪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土做生意染“烂债病”的中国企业到国外就成诚信楷模、在国外“守规矩”的跨国企业到中国却变得“不实在”,中国怎就成了滋生“烂债病”的臭泥塘?  相似文献   

10.
眼疾 黄斑变性,这个医学名词鲜为人知。它是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界盘膜吞噬消化功能下降,使未被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桨中,并向细胞外排出,形成玻璃膜疣,导致黄斑变性发生。通俗讲,就是视网膜中的血管逐渐萎缩。而这种病就发生在老徐的身上。“从小就得了这个疾病吗?”  相似文献   

11.
肠道,另一个大脑 传统健康养生观念中,“万病源自肠道”.而在最近几年的肠道保健研究领域里,科学家对于肠道系统的认识可谓是突破性的.从肠道与大脑的合作共生关系到防治大脑疾病,甚至肿瘤疾病的方式手段,都有了全新的发现. 试想这样一个早晨,闹钟坏了,导致上班迟到,然后错过了一个决定团队上半年达标数值的关键会议,被老板痛骂.于是在午餐的时候,你不由自主地直奔那些油腻的食物.在倍感压力的时候,大脑就会鼓励我们寻找油腻或甜腻的“慰藉食物”.但其实你不知道,决定你选择的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大脑,而是身体里的“另一个大脑”——肠道.  相似文献   

12.
又到上海时     
澄波  王华 《东北之窗》2011,(13):66-67
夏天来了,地道的大连人都会互相询问:“你上海了吗?”“上海”,是大连人的习惯用语,她的本意就是“你到海边去玩了吗?”或者说是“你到海上游泳了吗?”现在,除了居住在大连的人,众多的客人也喜欢“上海”。你可以有N个理由爱上大连,大连之夏的阳光、沙滩、海浪,一定是你钟情于这颗北方明珠的不二理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9,(5):80-80
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专家认为,这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专家称,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相似文献   

14.
谷子 《东北之窗》2012,(22):77-77
贴敷是中医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沿用至今。中药内服调节脏腑功能,扶正祛邪,是中医最精华的部分,适应于各种疾病。而中药贴敷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药力集中,可弥补药物内治的许多不足。对治疗哮喘、气管炎、鼻炎、咽炎等疾病有相当的疗效,尤其是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病保健的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每年中药贴敷时,来神谷中医贴敷的新老患者及儿童都在600多人次。神谷中医除了每年固定“三伏”和“三九”集中贴敷外,还充分利用贴敷的长处和优势,有针对性对病人进行日常性的贴敷治疗,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5.
大理瑞鹤黑熊繁育研究中心是一家集黑熊驯养繁殖、活体无管引流熊胆汁及科研、制药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在这里,游客将参观到产于我国滇藏文界区横断山脉的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极品胆王──“金胆汁”的维西母系黑熊,亲眼目睹活体无管引流的引流方法和过程,品尝到鲜熊胆汁酒、鲜熊胆汁茶。熊胆的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朝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详细记述,它以珍稀、贵重、药效独特而闻名.素有“神药”之称。对治疗肝胆疾病、排毒化瘀、保肝利胆、保健养颜有显著疗效。是日本“汉方药”里的珍品,身价高于…  相似文献   

16.
一提及“望、闻、问、切”,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我国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采用的方法。那么就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提到记者在采访时也可以应用呢?我认为:新闻采访中的“望”,就是记者在采访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被采访的对象、事物和周围的环境,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望”,用行家们话说就是“用眼观察”.这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记者采访,首先用眼观察,观察对方有助于提问,观察现场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始终.观察得越深刻,…  相似文献   

17.
疾病是怎样造成的呢?告诉你,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人类到了公元12世纪时,金朝医学家刘完素提出:“人乃纯阳之体。而油脂乃细粮生热之物。故健者食之病也,病者食之甚也。”也就是说,如果人类吃入高脂肪、高淀粉的食物,那么就要发生疾病。公元15世纪时,明朝永乐太医刘纯奉旨以囚试医。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是立委之本,也是做好政策研究的基础。调查研究是转变行政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记得1995年在参加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我曾就计委的工作思路讲过四句话,叫做“虚要虚到家,实要实到位,关键在综合,根本在队伍”。“虚要虚到家”,就是要搞好调查研究,重视战略研究,能给省委、省政府出好“点子”,当好高参;“实要实到位”,就是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的牵头组织和综合协调部门,  相似文献   

19.
王永林 《东北之窗》2014,(11):78-78
正神谷中医三伏贴敷7月18日开始三伏贴敷疗法一般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今年7月18日—7月27日为头伏,7月28日—8月16日为中伏,8月17日—8月26日为末伏。神谷中医将在三伏第一天开始,为广大市民进行贴敷治疗。神谷中医呼吸科专家李玉盛介绍说:三伏贴敷疗法是"冬病夏治"中医传统疗法,就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将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从而  相似文献   

20.
放海     
汤亚辉 《东北之窗》2013,(21):70-71
平静了一个冬夏的海湾又一次迎来了热闹和喧嚣。“放海啦……”这是旅顺口辖区渤海湾畔的一片滩涂。三天里,或当地村民渔人,或都市游客百姓,近千人的“大部队”呼啦啦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偌大的离岸滩涂上,挖蚬子、摸螃蟹、刨牡蛎……好不惬意、好不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