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原则、范围与计量模式之不足1.确认原则不足。目前我国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原则以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为依据,规定无形资产必须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①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按照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相似文献   

3.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确认”上的异同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第四条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为固定资产:(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的计量。同时同定资产准则中还规定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同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资本化,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应当费用化,在发生时计入当前损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新技术日益广泛的运用,无形资产在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加。正确确认并计量无形资产价值,对于加强企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明确指出: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些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因不符合这两点无法纳入无形资产的范围。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过于狭窄,存在许多账外资产,主要表现在:1.只承认产权变动的商誉,对企业自创商誉因其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不予确认。即只有当企业间发生合并和出售等产权转让时,并且当市场公允价值大于其净资产的差额才作为商誉入账。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创商誉在很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直接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若不加以确认,企业价值就不能得到全面反映,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2.没有将人力资源资产纳入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智慧和创新。如果不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就不能提高人才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确认商业秘密价值时必须弄清楚它所归属的资产类别。笔者认为,若项目的价值能可靠的计量,在符合“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标准后,便应予以确认,对无形资产确认而言,“价值能可靠计量”将是主要的确认标准。而商业秘密的根本特性是能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能可靠计量的价值,因此,商业秘密应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会计处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满足三个条件:(1)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就是要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这是与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区别的关键点。(2)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的房地产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的房地产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相似文献   

7.
一、固定资产确认。(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核算范围。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核算范围,是指除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还包括企业合并取得的固定资产。(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新准则规定了只有满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时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8.
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在我国能确认为是无形资产的只有7项,而国际是29项。此外在无形资产计量上由于取得的方式不同,入账价值也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经济时代,现行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状况。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问题1.无形资产确认的依据。根据《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发挥着实质上的资产作用。然而,会计未能有效揭示大数据资源的价值。文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为依据,以企业数据类型、构成及来源为基础,考察了企业大数据的资产属性问题。分析表明,企业大数据具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等资产特征,因而符合资产定义;随着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的日益演进,大数据预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无形资产评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大数据成本或价值得以可靠计量成为可能,表明企业大数据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故认为企业大数据具备资产属性,应将其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财务列报。  相似文献   

10.
一、固定资产原价的问题1、关于固定资产确认的意义 资产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要素.FASB对资产定义:“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要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中对资产下了这样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以确认,或者不能再以账面价值予以确认,否则将不符合资产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基本准则中的“会计信息质量需求”一章中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一、谨慎性原则在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运用 1.初始计量时谨慎性的体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和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某一项资产首先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的两个条件:①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非常谨慎,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地体现。  相似文献   

13.
引 言1.本准则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定 义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 ,其定义为 :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确 认4.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产的成本能够…  相似文献   

14.
一、存货概念、确认及计价方法 1.存货的概念及其确认。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某一资产项目如果要作为存货加以确认,首先需要符合存货的定义;其次还需要符合存货的确认条件,即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5.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满足三个条件:(1)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2)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相似文献   

16.
王霞 《财会通讯》2006,(5):44-45
企业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首先看其是否符合存货的定义,在此前提下,还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该项资产就应该确认 为企业的存货。在实践中,企业确认存货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以法定所有权的依据。在会计期末,凡企业拥有法定所有权的货物,无论存放在何处,都应包括在本氽业的存货之中;尚末取得法定所有权或者已将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其他企业的货物,即使存放在企业,也不作为本企业的存货。  相似文献   

17.
一、销售商品收入 1.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8.
计划成本法下暂估材料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若材料入库却未付款(或未承担付款义务),则期末按计划成本暂估入库,但不知实际成本是多少,因此不会产生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它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是劳动的工具和手段。固定资产最重要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我们在确定一项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时需要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满足就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20.
完工率百分比法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合同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实际发生的完下进度能够可靠确定;(4)实际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