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的重要性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又称作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两方面的内容,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可见,在财务收支及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只是实质性测试的突破口,并不需要  相似文献   

2.
符合性测试是对会计报表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前提和依据,旨在通过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估来制定实质性测试的计划和程序,确定测试重点、抽样范围、样本量,以减轻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降低审计风险。随着被审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作为控制审计风险的符合性测试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而对于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胡业凤 《财会通讯》2004,(11):43-43
1、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首先,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取得证实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水平的充分证据,以便确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并证明所选审计策略的恰当性。注册会计师应该更多地应用分析性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内部控制作出客观评价。评价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评价结论确定下一步审计的性质和范围,设计和调整对存货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加,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为会计师事务所所重视。有资料表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已经改变了以前把大量工作放在实质性测试的做法,而是倾向于把更多的工作量放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审计风险上,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已经成为现代审计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确定充分有效的审计测试范围和审计程序,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和结果。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审计工作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审计抽样是现代审计的基石,而审计抽样显然离不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更离不开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不仅直接关系到审计抽样的范围,而且关系到CPA如何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它既是CPA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计划的客观要求,也是CPA评估审计风险,制订和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现在,国际上对审计导向有二种办法。一种是传统的系统导向审计,以实质性测试为主;一种就是风险导向审计,以符合性测试为主,主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本文拟就如何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不仅直接反映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且与现代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关系极大。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分为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风险审计等专项审讣。所谓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指以内部控制为对象,在评审被市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决定抽查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度,据以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控制测试是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观察、审查、重做等方法,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的测试。控制测试有助于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审计人员在控制测试中应注意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适当,能不能防止、发现和更正特定会计报表确认的重大错弊;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审计月刊》2010,(8):63-63
近日,宜昌市审计局在对市直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将审计实质性测试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调查和审计风险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评,不仅合理评估并有效防范了审计风险,而且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过去十年里,控制模型一直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有效控制系统风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风险基础审计引入了控制模型,对审计的风险进行测量、控制,这种审计模式成为了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一直以来,审计人员都把精力集中在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审查,通过制定审计计划,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价,向管理层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目标,而不是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作为审计的目标。因而审…  相似文献   

11.
一、存货舞弊审计的程序 1、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首先,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取得证实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水平的充分证据,以便确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并证明所选审计策略的恰当性。注册会计师应该更多地应用分析性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内部控制作出客观评价。评价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评价结论确定下一步审计的性质和范围,设计和调整对存货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符合性程序的测试结果,我们应评价内部控制是否适合我们的目标。适当的信赖程度(如:最大值、较大值、适中性)依赖于我们对它们运行效果的判断。如果我们的符合性测试结果支持我们前面对控制的评价,我们则应开展计划的实质性测试。 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如果我们认为按照预先期望的程度去信赖某特定内部控制是不适当的,而且如果我们判断的结果是有效的,我们应查清是否存在其他能够满足我们目标的可信赖(在运用适当的符合性程序之后)的控制。否则,我们将修正我们计划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控制测试对银行审计的重要性,审计人员应当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审计程序,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信贷书面记录和交易的控制方式三个方面对银行信贷业务控制制度进行重点测试,以判断银行的存量制度和新产品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顿巧玲  李勇 《财会通讯》2014,(11):26-28
较弱的内部控制会增加会计错误存在的可能性及发现错误的难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审计师需要扩大工作范围和实施额外的实质性测试以降低审计风险,从而导致更长时间的审计延迟。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上市公司审计延迟的影响,旨在为健全我国内部控制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导向审计非常重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内部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则属于进一步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业务循环和审计测试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业务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以期为注册会计师正确实施业务循环审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瑜 《广东审计》2000,(9):34-35
内部控制要素是风险基础审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从内部牵制概念发展而来的。现代审计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了解客户的内部控制要素,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安排。本文拟从内部控制要素的概念出发讨论其发展对审计的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演变 (一)内部控制要素的概念 内部控制要素是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相应政策和程序的有机结合,其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授权和指挥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包括核算、审查、分析各种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方法在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审计工作中强化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评价,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审计意见书中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ERP系统环境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符合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购与付款业务符合性测试的目标是对企业该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完善及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并作出正确的评估,以便对该业务流程的实质性测试作出合适的计划,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ERP系统环境下,企业的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给传统的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某知名集团企业实施ERP的调研,介绍其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4月12日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规定(以下简称“准则”),并规定“准则”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笔者认为:“准则”的可操作性仍嫌不足。“准则”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未能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内部审计人员依据什么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应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哪些主要内容、如何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如何编制审计计划、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应该运用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应该如何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