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心理资本理论、员工绩效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目前国内员工心理资本发展障碍及其投入现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三个维度分别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资本干预下员工绩效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季素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3):11-12
心理资本在现今企业绩效促进提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探讨心理资本的内涵,研究了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并从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两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探讨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与敬业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希望、自信和韧性与敬业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乐观与敬业度的正相关关系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4.
5.
6.
关系资本在供应链联盟关系构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系资本是衡量企业间关系的一种社会心理因素,而组织间心理契约正是剖析关系本质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将供应链联盟关系资本划分为企业信任、关系承诺和专有资产投入三个维度,并分析了组织间心理契约对供应链联盟关系资本三个维度的影响,从而得出了组织间心理契约对供应链联盟关系资本有正向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劳动群体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变革给社会带来了转型的阵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理解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结构,心理资本对员工的绩效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怎样对员工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是中国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心理资本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柱轩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106-107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员工的心理资本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首先,文章回顾了有关心理资本的界定和构成等方面的研究.随后,总结了心理资本测量一些方法;最后,分析并指出了心理资本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企业内部员工的外在社会资本对供应链中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影响,进而解释这一现象。理论上这将突破现有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实践上将通过解释某些现存关系,为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与维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实业家们更好地挖掘合作关系的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以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的453名知识型员工为例,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首次检验心理所有权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却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良好的心理所有权感将有助于减弱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热潮兴起,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已经从注重病理学的因素,如焦虑、抑郁等,转向对积极心理资源的强调.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可以用一个综合性概念来进行概括和解释,这就是心理资本.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近年来,Luthans等把积极组织行为学中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心理弹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合并成为更高层次的核心概念,称之为积极心理资本(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PPC),强调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它超出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通过有针对的培育与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的优势.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海底捞火锅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心理资本嵌入人力资管理的创新价值,提出了嵌入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心理资本干预模型(PCI)来分析如何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从希望、乐观、自我能效感和韧性四个方面,给出了比较适合高校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理资本是影响员工职业高原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应与心理资本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文章分析乐观、自信、希望、坚韧等心理资本要素对工作—家庭冲突与员工职业高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出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