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丝之路"粤东第一港柘林,潮汕话读音"只篮",是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东南的一个靠海小镇,与南澳岛隔海相望。潮汕有一句俗语:"未有汕头埠,先有柘林港",说的便是位于柘林镇西南的柘林港。几百年前,这里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对外通商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段港。潮州货物在此由"红头船"、"大龟船"转运北上津沪,南下吕宋、安南、马来西亚等地。古代名港盛极一时柘林港是潮汕历史上最早对外通商贸易和移民海外的深水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2.
数据     
4.43亿吨上海港以散货吞吐总量勇夺2005年全球第一大港殊荣,这是中国港口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的港口。上海港2005年货物吞吐量是4.43亿吨,首次超越新加坡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其中货柜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增长24%,全球排名第三;外贸吞吐量增长17%,增加1.8亿多吨。上海港的货物  相似文献   

3.
基于VAR模型的港口与临港城市经济增长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蕾  马龙飞  庄亚明 《物流科技》2009,32(10):83-88
运用Jon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选取连云港港1988-2007年货物吞吐量和第一、二、三产业的GDP数据为样本,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考察连云港港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与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短期内,第一产业增长和第二产业增长与所对应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港口货物吞吐量是第三产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这种关系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邱春龙 《价值工程》2014,(35):17-20
本文以厦门港1985年—2012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货物吞吐量、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对GDP具有持久影响,而GDP仅影响当期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相互持久的正向影响,建议做好港口建设中长期规划,促进外贸发展,推进港城共荣。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现代企业》2014,(6):54-55
地方高专院校有一项重要职能即服务地方经济。在地方区域经济出现新的变化时,如何在教学上进行相应改变,改革原有落后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个地方高专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一、镇江转型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全国主枢纽港口城市。2010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22个亿吨大港。据镇江海关部门统计,2011年镇江市年度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吼美元大关,达到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港口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镇江对港口物流人才的可持续需求。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与新加坡、文莱、印尼等东盟国家相似都以直接税为主。个人所得税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作为一个外向型国家,马来西亚通过低税率、宽优惠的方式吸引外资和人才。  相似文献   

7.
伍振 《国土经济》2008,(9):67-70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会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7次下西洋,就有5次过访了马六甲;还有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是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和中国有着如此久远的渊源,马六甲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土地呢?  相似文献   

8.
海关     
《物流时代》2010,(12):29-29
闽湘跨省区进出口货物实施直通放行 自12月1日起,福建、湖南跨省区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制度将正式实施。从泉州、福州、厦门等福建省内港口进出口的湖南货物,报关地海关只需凭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通关单即直接放行,原有的属地、口岸两道关口变成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后,港口发展逐渐向第四代港口发展,相对于第三代港口船舶靠泊、货物装卸、专业运营、加工贸易、商贸金融、货物信息功能之外,又增加了港口联盟、供应链整合和绿色港口的功能。第四代港口采取地主港的经营模式,实行民营化管理,兼具枢纽港和转运港的双重角色,提供整合性物流服务。同时,内河水运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以上双重优势的武汉港的战略发展尤为重要。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港口的成功经验,从港口联盟、物流供应链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武汉新港在现代港口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相似文献   

11.
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的1955年8月19日,马来西亚南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嗒株巴辖镇,一位孩子嗷嗷哭叫着出生在一个普通李姓华人的家中.这个孩子就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部绿野休闲城的创始人,一代儒商李金友.  相似文献   

12.
集港是指将待出口装船的 商品及时齐备地集中到港方指 定地点;疏港是指将已卸船的 进口商品迅速有序的疏送出港 口作业区。此两项物流活动是 口岸的主体工作。 集港和疏港属于地区物 流,对相关的仓储、装卸以及 短途运输等部门来说它又有着 微观物流的特色,但其流动效 果又决不仅仅是这些部门经济 效益的获取,而是紧密地牵动着港口物流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 由捷径流向所决定,进出口的货物,各港口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这个范围过去由国家统一划定,如天津港限于津、京地区,河北省中北部,陕、甘、宁及新疆的全部和东北的部份省市。进…  相似文献   

13.
<正>在普通法系国家,建筑业应付款项速裁机制对EPC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方、设计分包方、施工分包方和供货方等能够及时收回已完成的工作、提供的服务及货物的对应工程款项,取得了良好的司法实践成效,高效、快捷、有力维护了作为合同乙方的设计、采购、施工相关的工程款收款以及迟延收款产生的资金成本等权益。本文结合英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应付款项速裁法案的比较研究,以及在马来西亚实践运用速裁机制的成功维权经验,  相似文献   

14.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综合性枢纽港,到2005年累计吞吐量达到2.5亿吨,全港集装箱累计吞吐量468万标准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也名列世界十大港前列。2005年,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1.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15.6万标准箱。广州港集团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万吨级以上装卸作业浮筒13个,万吨级装卸锚地23个。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3.8%,增速同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全国港口吞吐量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吞吐量56亿吨,同比增长15.4%。日照港和南通港双双突破亿吨,我国亿吨大港目前已经达12个。亿吨大港数目及货物吞吐能力稳居世界第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城市建设印象 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人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它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东西约42公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物流产业已成为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后出现的可供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港口物流作为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好港口物流对加快区域间协作与物资交流,促进内贸与外贸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营口港作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两个战略性港口之一,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被誉为东北经济区进出口货物的优选运输港,近几年成长迅速。不过,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营口港发展现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营口港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流学科知识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大陆及台湾的航运团体代表较早时在本港签署通航纪要,今两岸航商可以透过申请定期行走高雄与厦门及福州之间的肮线。据有关方面估计,签署了通航纪要后,高雄至福州、厦门很快就能够正式直航。两岸的有关港口直航后,进出大陆的货物就可以在高雄港转运,今该港的转运功能在国际海运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高雄港一直在做转运业务,只是以往都将大陆排除在外,也就是进出大陆的货物都不能在高雄港转运。但由于两岸的投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台湾方面在九五年五月,在高雄港规划设置“境外航运中』乙”,主要就是为了转运进出大陆的货物。两岸直…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国内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大。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进出口、房地产等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港口业既面临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转型升级的压力大,管理粗放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港口业要突出重点,强化市场开发和生产组织,实施精细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金味集团是1987年成立的一家食品工业公司,董事局成员都是华裔。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设有分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