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全面审计一个单位的财务收支时,必不可少的要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盘存时,倘若发现长款或者短款,应当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财务管理及审计管理过程中,对村出纳进行现金库存盘点时,常发现长、短款的问题,总结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出现长款的原因 1.收入未入账.如有的承包款只交了一部分,未交清时,有的出纳认为可等款项交齐时再入账;  相似文献   

3.
在现金清查中经常出现现金账实不符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应区别对待,分别处理。如果是因单据丢失或记账产生的差错,应补办手续再入账或更正错误;如果是工作失职造成的,则应追究过失人的责任。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金长款或短款都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对于现金长款,可在“其他应付款”总账科目下增设“现金长款”明细科目予以登记;对于现金短款可在“其他应收款”账科目下增设“现金短款”明细科目予以登记,待查明原因批准后再转账。具体会计处理如下:1.现金清查中查明长款。(1)应根据“现金报告表”编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2,(10):38-38
在现金清查工作中,经常发生长款与短款的情况。对于发现的现金长款与款,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当时能查明是多收或少付的款,应退还或补付给对方;当时能查明是少收或多付的短款,应补收或追。造成现金长、短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具体的应对措施是:如果是因单丢失或记账产生了差错,应补办手续或更正错误;如果是工作失职造成的,应追究过失人的经济责任,并由有关责任人赔偿;如果是非过失原因造成的量短款,按一定程序审批后,可做其它支出处理。倘若一时查不清原因,可先行账务处理,在“应收款”或“应付款”账…  相似文献   

5.
错款,是指当日终了或经过一段时期,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和账存数的差额。倘若现金实存数多于账上结存数,就叫“长款”;反之,则称“短款”。长、短款多是由于出纳人员工作疏忽造成的差错,其危害不小,故应及时查清原因,正确处理。失款,是指办完收付款后,发现现金实存数少于现金账存数的差额。失款一般属于人为损失或自然损失的款项。出纳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发生错款或失款,不论是  相似文献   

6.
现金日记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由出纳员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逐日序时登记,以了解现金的收入、支出、结存情况。但是我们在村级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村出纳员建账、记账、结账不及时,记账不规范,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不符。一些村盘点出纳现金不是长款,就是短款,特别是有些村白条抵库现象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进行村级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村没有建立现金日记账,有的出纳只用一个小本本简单登记个别大笔收支款,没有逐日逐笔登账,很不规范。一些村盘点出纳现金,不是长款,就是短款,账款不相符。由于没有现金日记账,或登记不全,很难界定性质。有个村出纳盘点现金少了数千元,因其未登记日记账,给审计人员界定是短款还是挪用增加了工作难度。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出纳怕麻烦,认为只要收付款时点清现金就没事,日记账记不记无所谓;二是会计认为日记账是出纳的事,结账时填好结算单就行了,这也给个别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针对上述情…  相似文献   

8.
在财务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林业企业和林业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责、权不清的现象。形式上设立了出纳和会计,实行钱帐分开,而实际上仍然由出纳掌管全部银行印章,一人包揽收付款项手续,要经过五天、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出纳才将收付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帐凭证交给会计,会计只起到记帐的作用。这种做法显然是违反财经法规的,在实际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出现丢失、错漏凭证等多种情况,就是事后发觉了,也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二是钱帐经常不符,经济手续不清。不是短款,就是长款(多数是短款),出纳提心吊胆,唯恐有失;三是汇总记帐…  相似文献   

9.
会计离岗时,清理账务,办好交接手续,本来是会计人员一项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但是我们在财务检查中却发现一些单位在会计交接过程中草率从事,引起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经管的账目、账账、账表、账实不符,并且不查原因,一律将其差额列入“待处理财产损失”账户,长期搁置账上,无人问津;二是会计人员工作马虎,管钱公私不分,现金时多时少,“短款’咧“待查产”,“长款”有的造在移交表上,甚至有个别的索性将尚未弄清的多余款拿走,而接交人,监交人也照签不误;三是单位账目管理混乱,债权债务账户不清…  相似文献   

10.
村级换届,不能只重视村级会计人员的移交,而忽视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实际上,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村级财务审计中,由于没有做好现金出纳的移交,而导致乱账的现象很多:有的上下任现金出纳账目不衔接,有的长款、有的短款,有的现金出纳与会计总账的现金余额不符。此类问题查证起来很麻烦,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完成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审计官盯上了我(小小说)去年12月30日,正好是我从事财会工作半年的日子。年底扎帐,才发现短款400多元,真是急死人。屋漏偏逢天下雨,短款又遇审计官。怎么办?自己从未贪污公家一分钱,但怎么也查不出错在什么地方。若要我赔,真冤枉,如不赔,一旦他们发现,...  相似文献   

12.
私设“小金库”一般属于集体营私舞弊行为,为逃避税收和财务检查等违规违纪行为私设“小金库”。单纯地从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上审计,很难发现私设“小金库”,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无非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的办法取得,只要查出隐瞒收入、支出的真伪,就能查出“小金库”。1.突击盘点现金法。对某个单位实施审计时,以防会计人员转移现金,先将现金账控制起来,立即盘点出纳员的保险箱现金及存折。对于现金的长短款现象,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追查长短款发生的时间、原因,顺藤摸瓜,就很容易发现账外资金。2.核对产值与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3.
现金盘点是农村财务审计中一项重要环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盘点现金,可以及时发现账款是否相符;有无长、短款情况;有无挪用、占用等问题,审计人员进行现金盘点时,必须掌握期初余额、  相似文献   

14.
两个会计人员赔款的愿因浅析去年,我们组织审计人员对两个单位进行了财务审计,发现这两个单位会计部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单位出纳结帐,以致造成单位的财务混乱。一是某村会计所经办的收支长款550元,审计出该村少记收入5000元。二是某企业单位会计仅4个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村会计人员大多在"内部往来"科目核算现金清查长短款,笔者认为不妥,应增设"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来核算,或在"应收款"和"应付款"科目核算. 一、长短款在"内部往来"科目核算不妥 "内部往来"是一个双重性质的科目,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成员)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本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而现金长短款是账实不符,即实有现金与账面余额(金额)不符.现金长短款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单位和农户(成员)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内部往来"科目核算科目核算不妥,不能如实地反映其账务的实际情况,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中旬,我们深入到4个基层社对推行租赁制的12个生产资料零售柜组进行了调查,总的印象是:喜忧并存、管理仍需加强。一、运行情况基本正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商品库存比较真实。调查中,我们对部分门店柜组进行了抽查盘点。从抽查情况看,进销货、核算等手续达到了帐帐、帐实相符,盘点结果基本准确,基本能坚持每月一盘点制度,对个别柜组基层社派人监盘,有的还不定期的对柜组进行抽查盘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了短款现象和有问题商品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会计》2001,(3):40-48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中,不能用现金支付的是( )。 A.支付职工奖金5 000元 B.支付零星办公用品购置费800元 C.支付物资采购货款1 200元 D.支付职工差旅费2 000元2.企业对现金清查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应将其计入( )。 A.其他业务收入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营业外收入3.甲公司5月1日将本年4月1日签发、期限3个月,票面价值60 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6%。甲公司的贴现收入为( )元。 A.59 100 …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外部审计、财务检查,还是内部日常财务管理,现金检查是一项基本环节,盘点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真实相符的一项重要程序,是审查现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对出纳员所保管的现金进行实地清查,以确定其实有数,并将其实有数与账面数进行核对,从而确定账实是否相符,有无挪用、短款等问题。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应视被检查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我国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在改革中 ,由于对信贷风险责任追究不力 ,而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了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充分发挥金融信贷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持促进作用 ,本文拟就我国银行业构建信贷风险责任追究制作进一步研究 ,并提出构建责任终身追究新机制的对策建议。一、构建信贷风险责任终身追究新机制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客观要求在我国银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着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出纳短款不论多少一律全额赔偿 ,而信贷工作因某些人工作失职、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20.
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纳员所经管的现金,库存出现长短款后的账务处理,在未查明原因前,大多通过“内部往来”账户核算,但这样处理未必合适,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日常村会计与出纳员账账、账实核对后,出现的库存现金长短款现象,一般是由账务处理过程中漏记收入、收多入少、收少入多及监守自盗等原因所致。在未查明原因前,还没有依据确认造成款项长短的有关责任,也就不形成出纳员、村会计个人与村集体在经济事项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内部往来”账户中核算实质上是已给财会人员在经济事项上的一个定性。二是“内部往来”账户,在总账中只有一个户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