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传统金融学理论所讲述的各种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们试图另辟蹊径,将视角朝向引起股票等金融价格波动的投资者心理因素,即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2.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决定投资者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文章运用行为金融学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桌,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构建数理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对于构建完备有效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维护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顺  刘达 《开放导报》2005,15(4):69-71
证券市场上的种种异象使得人们对主流金融学产生了质疑,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投资者心理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两大支柱。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观点更加切合现实,而且对很多异象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另外行为金融学还建立了自己的模型——行为组合模型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从而成为挑战主流金融学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梁平汉 《开发研究》2004,9(2):65-68
有效市场假说 (EMH)一直是标准金融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Finance)质疑这一假说。依照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思想 ,本文首先回顾了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建构模式 ,然后回顾了标准金融学对“异象”的实证研究和解释 ,分析了“异象”的实质根源。本文认为 ,使有效市场不能得到实现的套利限制更多的是来源于信息、制度等外部约束 ,实证研究很难说明投资者的特殊心理因素是有效市场的障碍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还未形成关于投资者行为的清晰理论体系。但是 ,在行为金融学与标准金融学间不断的挑战———应战过程 ,金融理论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更加具有预测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黄中南 《特区经济》2010,(3):100-102
我国权证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非常小,投资者心态和行为都不成熟,投机过度,出现了许多价格异象,如:基本面异象,技术面异象,日期异象,规模异象。这些"异常现象"传统金融理论所不能解释。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有限理性、心理情绪等行为偏差和前景理论、心理账户、框定依赖等行为模式的影响,实际决策并非最优决策,导致金融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偏离建立在传统金融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结果,出现价格异象。文章通过总结我国权证市场这些价格异象的表现,分析了其行为金融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产定价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的焦点问题,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主要基于基本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而没有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近些年来,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放到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上,鉴于此,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认知、情绪、意志过程的偏差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心理偏差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金融学界开始对投资者的具体决策和投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证券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证券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证券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现象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尚未完善,股价波动受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选取合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文章选取IPO首日收益率、市场日交易量、换手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分类指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五个指标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有效发掘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点,有效防范证券市场可能面对的风险,为研究的后者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揭示了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特征、成因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行为公司财务的内涵行为金融学不仅对总量股票市场的股票溢价等难题进行研究,而且对微观层面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探讨,同时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公司财务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益成果,形成了行为公司财务。  相似文献   

13.
投资者行为、资产价格与股市波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消费的跨期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基石。然而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与真实世界中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有很大差异,它无法对股票价格脱离基本面的“异常”波动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通过引入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思路及其对股票波动性之谜的研究成果,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点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在我国股市波动中占较大比重的结论。我们认为,从基本面和投资者行为因素两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更应考虑行为因素,才能减少波动性,规范股市,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熙  孙玮玮 《中国经贸》2009,(20):147-148
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通过对开放式基金情绪变化和历史投资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中国开放式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锚定启发式偏差。经过分析,得出了中国期货机构投资者具有锚定启发式偏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金融学界开始对投资者的具体决策和投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证券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证券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证券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现象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冯颖 《改革与开放》2016,(19):15-16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众多研究表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也不完全有效,那么投资者的非理性除了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外,是否还会影响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会通过理性迎合渠道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琦  谢加欣  汤勤芳 《中国经贸》2012,(10):118-121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成正相关关系为金融学分析框架为指导,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显著影响: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随着非系统性风险的递增风险的增加,收益波动上升。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高风险低收益等市场异象。本文以行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期望收益和非系统性风险两者的关系有收益先增加后减少;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随着非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权证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较为重要的一类金融衍生产品,其交易情况和定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根据传统金融学的观点,套利在实现市场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者,使权证产品的价格偏离基本价值,但是他们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使金融产品的价格回归到基本价值。然而,通过对我国47只权证产品在2005-2007年间的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权证产品的价格呈现出了过高的溢价水平、交易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较大、理应衰减的时间价值不衰减以及权证与正股关联性弱等较为明显的异常波动特征。为此,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噪音交易如何影响权证产品的价格,进而在有限套利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在空头缺失的市场中权证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传统金融学是一种比较理论化的金融学,传统金融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有效市场假说"作为解决市场金融问题的关键。在解释金融问题时,传统金融学往往会将市场条件看作是一种理想化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数学公式对金融投资问题进行解释,但市场是变幻莫测的,理想的市场条件往往与实际不符。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不仅具有科学的实践基础,还将心理学运用到金融投资领域。文章通过对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理论分歧,希望能够为金融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涂小刚  张赛君 《中国经贸》2009,(22):118-118
处置效应是证券市场中常见的一种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它很难用标准金融理论给以解释,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了投资者的心理感受。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却能给予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