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菲 《工业会计》2005,(8):38-38
根据中国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1目,11只债券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平均为3.97%,5只保本型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2.19%,23只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1.421%。在这3类固定收益类基金中,没有一只基金今年的净值增长率为负。  相似文献   

2.
基金蜕变     
基金终于在2003年出现了战略性转折。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增长达到20.27%,在运作满一年的69只股票型基金中,只有3只基金净值增长率未能超过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其中,有5只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超过了20%,博时价值增长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34.35%,列全部基金之首。  相似文献   

3.
基金     
《工业会计》2005,(11):13-13
湘财荷银货币市场基金发行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第6只开放式基金——湘财荷银货币市场基金发行。投资者可在10月24日~11月4日的发行期内,通过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湘财证券等机构认购。  相似文献   

4.
陆一 《董事会》2005,(10):85-87
2005年上半年我国基金业六成亏损.在有可比数据的104只开放式基金中.仅有42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实现了增长。144只已公布资产净值和份额净值的基金.基金平均单位净值下跌2.52%。按照4400亿元基金净资产总值计算.上半年中国基金业总的亏损在66亿-110亿元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增长幅度依然保持强势。2005年半年报显示.42家基金管理公司上半年累计提取管理费达到203亿元。具有可比性的31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78%.有7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收入增幅同比超过100%。这些金融业的“财神爷们”到底是在代客理财.稳定市场.还是在为个人敛财?  相似文献   

5.
叶波 《工业会计》2006,(7):36-37
在分享股市收益的巨大诱惑下,很多往日的老储户纷纷入市.“对新手来说,买基金相对于买股票的优势,在于获取可观收益和规避市场风险更有保障.”中信基金市场部高级副总裁赵宏宇女士如是说.据统计,截止2006年6月23日,110只开放式基金中有92只过去一年的净值增长率超过33%,有力地验证了基金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6.
DEA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基金的期初单位净值、单位费用和标准差三个指标作为输入,单位净值增长率作为输出,通过DEA计算出24支封闭式基金从2001年到2006年的最优投入和产出.进一步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最优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通过加入各年宏观经济变量,使得训练出的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对最优户出的预测.文中预测出2007年的各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并与前35周的实际运营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预测中单位净值增长率高的基金,实际运营中相对效率也较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光芒四射的基金,很多2007年已经风光不再。2006年净值增长率最高的数只基金,如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上投摩根阿尔法、银华核心价值和泰达荷银精选等,均未进入2007年以来回报率的前30名。而中邮核心优选、博时主题行业、华夏红利、光大保德信红利、  相似文献   

8.
基金     
《工业会计》2005,(6):13-13
首只 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获AAA国家级评级;首次 国内基金业出现产品转型;5个档次 湘财荷银推出申购费率优惠活动。  相似文献   

9.
叶波 《工业会计》2008,(4):56-57
在2007年主动型股票基金收益排行榜中,前10名华夏基金占3席,前20名华夏基金占4席。在股票型、偏股型及平衡型3大主力基金类型中,排名第一的全部为华夏旗下基金。华夏基金的长跑能力也很不俗,基金兴华截~2007年底已取得1085%的回报率。华夏基金的创新能力也为业内称道,国内首只优化指数基金、首只纯债券基金、首只ETF基金、首只封转开基金、唯一的亚债基金均产自华夏。 华夏基金在风险控制上亦表现卓越:2007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实现了主动、积极调仓。在2007年四季度上证指数下跌5.24%的背景下,华夏旗下的偏股型基金整体净值增长0.44%,是7家净值上涨的公司之一。 本刊记者特邀请请华夏基金市场推广部总经理周林林,为读者详解“华夏之道”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工业会计》2011,(8):39-39
2011年的基金中考业绩尘埃落定。上半年沪指下跌1.64%,受各类指数下跌的影响,股票型基金普遍为负收益。截至6月30日,全部25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03%,跑输大盘6.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率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赎回异象依然存在,基金的净值、份额、分红和市场组合回报率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消除赎回异象就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而非技术上的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12.
基金     
《工业会计》2011,(10):12-13
百亿元规模基金只剩40只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仍保持在百亿元规模以上的基金只剩下40只.较去年底的62只已损兵折将超过1/3。成立于今年以前的纳入统计的668只开放式基金最新估计的资产净值总额为19936.2亿元.与去年底时的24161.81亿元资产净值相比缩水了4225.61亿元.缩水比例达到17.49%.  相似文献   

13.
叶波 《工业会计》2008,(3):25-25
据中国银河证券的统计,在近期股市大幅下挫的同时,债券基金表现出了良好的抵御震荡能力,打新债券基金收益率2007年四季度不跌反涨,平均净值增长4.24%,而偏股基金同期净值下跌1.95%,因此债券基金赢得投资者广泛关注。值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广发增强债券基金于2008年2月25日开始发售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广发增强债券拟任基金经理谢军,请他为投资者解读债券型基金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和资产净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超过6000亿份基金单位,首次突破了8500亿元资产净值;■2006年新成立基金103家,其中偏股型基金67只,占基金总份额的83%,总资产净值的86%;■2006年,上证综指涨幅超过130%,而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09.8%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半年,股市长跌不止,市场各主要指数的下跌幅度都十分惊人,沪市综指、深市综指的下跌幅度分别为49.6%和46.33%(见下图)。偏股类基金因此净值损失幅度都很高,而在偏债类基金中,只要沾到了股票投资,都有一定幅度的净值损失。  相似文献   

16.
刘菲 《工业会计》2006,(4):26-26
马先生2004年初识基金,缘起于2003年基金业绩的良好表现和2004年初的基金申购高潮。待他考察一番准备大举杀进之时,股市行情低靡,股票型基金净值大幅下跌,钱是不能再往里砸了。“这就像你在拳击场上跃跃欲试寻找对手,却发现无人应战,只得悻悻而归。”那时身边一好友从旁指点,建议他先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待大势好转之后再转换成股票型基金。冯先生听从好友意见,将全部资金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  相似文献   

17.
基金净值由2元涨到4元,是否比由1元涨到2元困难?《新老基金,谁的净值增长快?》(见本刊2007年第4期)从理论层面证明,高低净值基金或新老基金,净值增长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近期不少新基金净值增长迅速,如兴业趋势投资,中邮核心优选等,均业绩骄人,很多朋友心头未免再次犯疑。于是笔者抽空做了一次实证探讨,也给朋友们看看,或可拨云见日,让真理浮出水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2001年基金重仓股趋向的预测 我们知道,1998、1999年设立的23家新基金占全部33家基金资产的比重超过80%以上,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这23家基金的一些信息即可判断全部基金的大体情况。从各基金净值增长情况可以发现:把23家投资基金视做一个整体,各基金2000年的净值增长主要在第一季度完成。在第三季度中多数基金甚至出现净值下跌情况,如果扣除基金配售新股的收益则实际基本处在净值缩水的状态。从大盘同期涨跌幅可以看出,基金净值的增长和大盘涨跌呈正相关,实际说明基金也不可能逆市操作。(见表1) 23家基金在2000年平均净值增长在4…  相似文献   

19.
《董事会》2008,(4):16-17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月28日表示,目前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已占A股流通市值近50%,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有基金公司59家,管理基金346只,资产管理规模为22339亿份,基金净值为32762亿元,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28%。  相似文献   

20.
常听基民朋友在一起交流心得:有人觉得自己倒霉,大盘跌了2%,自己的基金净值却缩水4%;大盘涨了2%,净值升幅却是1%。有人说自己很走运,股指上扬3%,基金净值能涨5%;股市下挫2%,净值只降1%。为何会有这种差别?关键在于找出判断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