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婷 《商》2013,(5):142-142
在银行发展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银行危机频频爆发,大至亚洲东南亚危机,小至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以说每个危机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那么在纷繁复杂的危机表象背后是否都有共同点呢?是否银行有共同的一点或者几点使得它们总是不能避免危机的发生呢?这就使得我们想要剥开笼罩在各种不同危机表面的迷雾,来看看银行自身的脆弱性。本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银行危机,后半部分综述了银行危机的脆弱性,来试图找出使银行不可避免遭受危机的那个致命伤。  相似文献   

2.
浅析建立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聂卉 《江苏商论》2002,(1):31-33
危机管理对企业经营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任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发展阶段,都可能碰到危机事件,需要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由于时效性强,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危机管理是否得当成为企业在面临某次危机时“不成功,便成仁”的分水岭。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危机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相比于危机期间的凄风冷雨,从2009年开始呈现复苏之态的国际银行业在2010年收获得更多。然而,在全球宏观经济复苏大势尚难言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结束的境况之下,2010年美国银行业绩表现亮丽,是否说明已否极泰来?未来主权债务危机又会给欧洲银行业带来哪些挑战?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是否会更好?这些问题始终与2011  相似文献   

4.
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那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本文针对上面的问题开始展开的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大多都将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视为独立的经济现象来分别分析。然而将两种危机联系在一起研究的文献则很少,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机理尚不明确。在现实中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共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汤新宇 《商界》2007,(10):16-16
国房贷次级债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的最终危害程度将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能避免萧条。在美国不发生经济萧条的前提下.次贷危机有可能改变国际资本流向,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契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晶 《现代商业》2015,(2):126-127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和装潢争夺战中,面对公关危机,加多宝采用了发布企业声明、召开媒体说明会等危机响应策略。本文基于新浪微博的相关内容分析,研究其公关行为是否有效的化解了公关危机。研究认为:加多宝的危机应对策略不但化解其公关危机,而且完成了商标置换,获得媒体和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高超 《糖烟酒周刊》2005,(25):B010-B011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183;格鲁夫说:“没有准备的企业在危机中消亡,优秀的企业能成功地度过危机,只有伟大的企业在危机中发现机遇。”——上期《月度话题》针对危机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是,企业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是否认识到了福祸相依,有时机会就是乘着危机的翅膀来的呢?  相似文献   

8.
姚林  方敏 《广告大观》2009,(8):83-84
一、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是广告市场回暖的先决条件 2008年四季度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可以断言,中国经济将度过30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在危机之中,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危机是否已经触底,经济是否已经开始回暖。  相似文献   

9.
李政权 《糖烟酒周刊》2005,(26):B018-B019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即使企业反应再快、危机公关措施再得当,企业也难免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虽然经济损失是最直接、最明显、最表面化、最容易感知的指标,但是我们却不能以危机期间的经济损失作为唯一指标来评价危机公关的成与败,还要看企业是否具有重整旗鼓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就“危机与增长”这一话题.本刊特别邀请著名管理学者陈春花教授给予了解读。陈春花教授认为:关键的不是危机是否来临.关键的是企业需要创造自己的增长;危机既给人们带来危险。也给人们带来机会;成功来源于对于危机和增长的正确认识;危机是经营条件而非借口;危机中的增长并不是神话;信念是获得增长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一场由房地产次级贷款引发的危机如暴风骤雨般给美国债券市场带来了"地震式"冲击,直至今日,金融危机蔓延之势仍未消沉,已演变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一场小规模的房贷危机竟能引起全球经济危机,可见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系之紧密,房地产泡沫给金融市场威胁之巨大,中国房地产业是否也存在泡沫的倪端?是否在不久的将来同样会爆发相似的危机?这些问题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项经济数据的稳定和回暖,人们普遍预期,最糟糕的局面已经过去了。但是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是否还会持续?即使这次危机真的彻底过去了,下次是否还会重来?回顾近百余年的经济发展历史,人们就是在“繁荣-危机-再繁荣-再危机”的过程中波浪式前进的。而学术界和经济学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时代提交自己的答卷,以痛定思痛,亡羊补牢,警惕未来,争取跳出经济周期律。  相似文献   

13.
企业要从危机中脱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应对危机的行动是否真诚、及时、睿智。在发生危机事件时,消费者总会习惯地提出如下问题:企业的行为是故意的吗?应对危机的态度是坦诚的吗?如果公众感到企业故意撒谎、有意疏忽,企业声誉和顾客忠诚度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发展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东亚经济的货币和资产价值跌落了30%~40%,有的下跌得更为厉害。东亚地区的银行和企业陷入空前的财务危机。泰国、印尼和韩国不得不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东亚金融危机来去匆匆。到1999年发生危机的经济地区,出口和GDP都已恢复增长,似乎东亚经济又已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然而,东亚经济的恢复增长是否可持续?类似的危机是否会再度爆发?我们应该从这场危机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无定论。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先分析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主权国家是否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导致国家破产,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现实问题."国家破产"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债务危机,是一个主权国家整体上处于资不抵债时的危机状态.一个主权国家会不会因金融危机真正导致破产呢?回答这一问题,须从"国家破产"的实质和根源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品牌危机的研究并不成熟,尤其对品牌危机可修复性欠缺研究。本文结合实例并借鉴其他学科,界定了品牌危机及其可修复性的概念。从品牌核心利益契约的角度构建了品牌危机发展的分析框架,呈现了品牌危机发展的核心路径及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从品牌危机的发展机理中得出,可以从危机是否损害到品牌核心利益以及危机所处的时机来评价危机可修复性的大小,其中,损害到非核心利益和处于早期的危机可修复性较大,损害到核心利益和处于晚期的危机可修复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由于美国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场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美国发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救市。本文主要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原因,政府是否该救市以及救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年初以来,在中国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中相继出现产能过剩,这个趋势是否会酿成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如果在中国出现了首次生产过剩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从宏观调控看应当采取怎样的反危机措施?这些问题现在就需要进行更深入讨论。(一)我认为一场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是难以避免的。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下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股市泡沫?我国经济到底会不会重复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道路?我国经济是否存在潜在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和稳定的增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DEA包络模型对经济增长进行了:"规模扩大"——"效率增进"——"自主创新"的阶段划分,并从实证角度探求出我国存在类东亚危机,但与东亚危机产生的机理又有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危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楠乡 《光彩》2017,(10)
企业在经营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危机事件,此时,企业是否具备危机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危机,谁能顺利转"危"为"机",谁就能迅速于风口浪尖中站稳脚跟.反之,如果企业不具备危机公关的能力,在信息传播效率和市场变化频率不断加快的当下,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会让辉煌一时的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