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电解铝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产业,能源效率是影响中国电解铝企业经济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能源已成为决定电解铝企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但是简单的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效率,也无法作为电解铝企业空间布局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介绍了基于DEA的电解铝能源效率评估方法,并分区域及集团对2004年及2011年我国电解铝企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对空间差异以及产业迁移现象进行了经济解释,结果发现:(1)我国电解铝能源技术效率优化的根本动因是技术进步,整体趋好,空间差异不明显;(2)经济效率指标区域差异明显,技术效率指标集团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西部11个省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其中,内蒙古、重庆和青海的能源效率较高,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能源效率比较低;样本期间,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了0.4%,技术进步是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煤炭消费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上升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 模型方法, 在有效剔除政府补贴、 外部融资、 服务人员等外部环境变量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效率及各省份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环境变量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效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剔除外部因素后, 各省份整体的众创空间平均效率较调整之前有所提升, 人员和经费投入冗余比例显著下降。 东中部发达地区众创空间平均综合效率整体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同时众创空间的规模效率整体相对较低, 有待进一步提升。综合研究结论, 众创空间的高效运营亟需实现政府资助、 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的统一, 并逐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制造能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关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区域效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社会投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投入有显著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内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核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主要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提高效率水平的有利因素,而地理位置和政府干预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模式分为4种类型,各省区可根据自身的效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西部地区2000 ~ 2012的面板数据,运用经典计量和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计量模型在分析该问题时具有较好效果,并且西部地区省城能源效率的提高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分析还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的增加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的作用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与能源效率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正处于降排放、 稳增长的转型阶段, 信息产业是能够做到生产源头、 过程和成品低污染的高效绿色产业, 以信息化促绿色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本文利用 2006~2017 年中国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采用 Super-DEA 测度了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 构建SDM 模型分析信息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 为明确地区间发展差异, 进一步区分东、 中、 西部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1)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绿色经济发展具有负外部性, 中部则呈现出正外部性。 体现出东部对周边地区的资源依赖性和中部的协同发展能力; (2)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信息化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两者在中部呈现负相关。 反映出不同信息化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 (3) 此外,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开放等因素也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体现了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利益相关者经营观念的不断深入,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是企业重要的优势资源,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经营的效率如何研究却较少.在深入揭示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基础上,本文以我国家电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对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以针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是PPP项目的重要社会资本方,融资对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14~2021年间多次参与PPP项目的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模型,评价债权、股权、内源3种融资方式下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效率。研究发现,3种融资方式下企业参与PPP项目整体上均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融资投入的增加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增加;但3种融资方式下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效率提升路径存在差异;积极的PPP政策对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效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 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只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对流通效率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非径向DEA分析框架下SBM模型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运用全面的FGLS估计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三大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根据研究结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区域间能源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选用劳动力、资本存量、能源作为投入指标,各省实际GDP和环境污染物作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 利用DEA - BCC 模型和 BCC - Malmquist 指数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 并对我国四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普遍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 其测算结果更加准确; 中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在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 相较于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更加明显; 能源效率在空间变动形式上呈现较大差异, 由高到低依次为: 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提高中国整体能源效率, 各区域必须根据其发展状况制定契合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引入SBM模型测算1990~2006年我国各省区环境效率值,分析了我国区域环境效率差异及演进规律,环境变量的引入明显降低了中国区域的平均效率水平,中西部地区对环境变量的引入较东部地区更为敏感.政策含义表明,对发达地区实行较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对落后地区可以考虑实行向发达地区购买排污权的方式,逐步解决落后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相似文献   

17.
18.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与中部及西部区域效率之间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我国各省区2010~2014年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先后构建线性回归方程和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最终选用模型显著性较高的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发现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虽然整体上呈现出收敛的趋势,但是空间差异较突出;另外,我国物流发展水平平均收敛速度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平均收敛速度呈现出明显的由西向东梯度递减的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