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金融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0年广东省各区域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金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相对较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均衡已经制约了广东省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区域间合理配置,完善金融市场与监管体系,集聚金融人才,完善基础设施等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辛星  吕拉昌 《现代商业》2012,(3):196-198
本文将尝试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广东省的各偏离分量对广东省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2000—2009年广东21个地级市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等数据(均按可比价计),经过建模计算得出结果,进而分析得出广东省各市发展不平衡原因,以期为广东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腹地一直是城市研究中的重点,如何科学地划分出城市的影响腹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广东省21个地级城市的城市综合规模,其次采用GIS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出城市的可达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综合规模和可达性构建出城市场强模型,据此运用成本分配的方法划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影响腹地。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城市场强与综合规模、交通可达性基本呈正相关,呈现出以珠三角为中心高值,其余边缘地区为低值的"中心——边缘"结构;2广东省城市影响腹地的范围与其行政区划的吻合度较低,珠三角地区腹地面积小,空间破碎化,而粤东西北城市腹地面积大,空间上呈片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丧失,自2005年起,广东省开始大力推进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其中包括向外的产业转移,也包括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以重化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规划,但是在此过程中仍有不少资源浪费、升级转型效率低下、矛盾冲突不断的现象,本文将对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合作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可以考虑在高等学校增开合作经济专业或开办合作经济培训学校,以满足中国广大农民对合作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及完善改造社区性股份合作制等建议,同时还指出广东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点区域应该是粤北、粤西、粤东等沿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农业乡镇。  相似文献   

6.
目前湖北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实力稳步上升,科技人才和后备人才实力雄厚,同时湖北省政府提供政策和平台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但是存在人才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协调,科技人才配置不合理和资金制约等问题,建议政府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7.
《商》2015,(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日益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科技人才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是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和五地市集中度CR5指数对广东省28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2006-2008年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程度整体在下降,这说明广东省自从"双转移"政策出台以后,产业转移的趋势初见端倪,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应加快,重点加速移向珠三角核心区以外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处于关键时期,各产业转移地只有选择适当的转移模式才能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可分为三种模式,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不同城市的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和转移目的等进行分析,来探究珠三角不同城市选择各自产业转移模式的原因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国内二线城市一场城市人才争夺战打响,随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加入其中,人才争夺趋于白热化.研究发现,人才争夺是经济发展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人口红利消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引才政策上,各城市在目标群体、福利待遇、引才目的上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在政策效果上,短期内会吸引人才流入、促进城市发展,但长期来看则会加剧地区间人才失衡.因此,需要理性地构筑城市人才高地,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强化本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关注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后还需要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实现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跨国公司实施业务外包主要动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985~2003年广东省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然后利用同样的方法,对2003年珠江三角洲各市吸引跨国公司外包的工业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对比并得到了综合环境总分值的排序.对排序结果的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在广东省业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在广东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以上,而且比重稳中有升,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群赖以存在的纽带--经济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应从产业布局的调整、外源内源结合、内涵式高级化、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等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以"贵广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八大快速交通通道的建设极大改变了贵州在西南地区的地位,这不仅将打通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连接珠三角、粤港澳地区的快速铁路物流通道,还将直接导致新一轮西南、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分工调整,对更好地促进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快速交通通道的建设对贵州物流业的影响,并从物流园区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机制、健全农产品物流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大量流入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广东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后人口红利期,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并对其装备制造业今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改善了粤港两地经贸关系,港资服务业的进入如火如荼。文章通过分析CEPA签订前后粤港珠区域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粤珠地区制造业优势的变动情况来探讨香港服务业扩散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进而从泛珠区域合作角度提出对粤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园区指向飞地型”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珠江三角洲由于生产要素的抬高,产业升级与转型迫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珠三角与外围地域创办"园区指向飞地型"产业转移的空间模式、成因、特征以及前景,旨在对缩小区域间差距纳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珠三角地区的油价上涨是一个油品局部区域供应紧张问题,真实地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长期问题.联系国际上持续的石油涨价现象,背后蕴含着极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服务外包具有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特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符合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需要.珠三角地区发展金融服务外包,要明晰其发展优势和劣势,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选择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金融服务外包,选择BPO为突破口,借助与香港毗邻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二级金融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亟需尽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勇当科技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其中,如何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有效融合,加快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汇聚产学研的创新力量,从根本上消除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长三角区域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首先就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接着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科创产业融合态势,对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概述,就其产业链的薄弱点进行梳理,同时围绕产业链中的问题,以及今后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有效融合的着力点提出建议。最后,针对长三角区域整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