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使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因素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归纳、分析与评价了国内外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观点.探讨了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原生性因素".提出了商业竞争机制、消费者需求变化、企业创新和科学技术应用这四个促进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因素,以及由这四项因素综合决定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具体的发展阶段与内容的一般性规律理论.运用此规律,对国内外零售业态与经营方式演变的有关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解释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日本零售业态的发展具有相同的特点 ,这对发展中国家零售业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美国、日本的零售业态进行研究 ,以期对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零售业态是由零售机构组织形式和销售方式构成的。生产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的变动,消费者消费水平与形式的变化,以及交通的发展,使零售业态不断发展变化。零售业态的生成、变化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既要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又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零售业态的生成与演进:基于知识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零售业态的车轮理论是以竞争优势和技术的外生论为基础的。把企业的知识理论运用于零售企业及业态的分析可以发现:零售知识螺旋是业态生成的微观基础;零售业态螺旋是业态演进的路径特征。与车轮理论相比,螺旋理论兼顾了业态运行中的竞争与合作、成本与收益,并揭示了业态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对我国零售业态变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零售业态的多元化并存与发展是零售商业为满足最终消费者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零售业态的变革与整合是在逐步围绕"以消费者为本"经营理念下不断创新的结果。我国零售业态演变的基本轨迹显示:消费行为影响并推动零售业态的变革,而零售业态的变革反过来又引导与塑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分析零售业态变革与消费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我国零售业态与消费需求适应性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2015,(11):34-46
全面回顾了零售业态演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系统梳理和评价了西方和中国的零售业态演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涵盖动因、内容、结果和机理4个方面的中国零售业态演化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中国生鲜产品零售业态不断发生演变.研究宏观环境因素对中国生鲜产品零售业态演变的影响,对于总结中国生鲜产品零售业态演变规律,利用规律促进中国生鲜零售行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05-2019年统计年鉴及产业报告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回归模型,对农贸市场到生鲜超市演变、生鲜超市到生鲜电商演变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程度、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物流配送水平和消费者需求水平均对新业态创新发展起到积极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政府层面,需加强宏观指导,利用生鲜零售业态演进的规律,引导和鼓励发展新型零售业态,优化业态结构;企业层面,因地制宜地选择市场进入和拓展策略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业态发展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8.
零售业态变迁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一、关于零售业态的定义1 日本的定义“业态”一词 ,来源于日语。日本有很多机构和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零售业态进行了定义。关于零售业态的定义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定义 ,以铃木安昭的定义为代表。铃木认为零售业态与零售形态是同一用语 ,并将其定义为 :“从店铺的形态上看 ,所谓业态是指零售经营者关于具体零售经营场所———店铺的经营战略的总和”。也就是说 ,零售经营者要以某一目标市场为对象来进行选址、店铺规模及销售方法等方面的决策 ,从而形成零售店铺的形态。①第二类定义 ,以日本零售商业协会的定义为代表。该协…  相似文献   

9.
跨国零售企业海外经营扩张过程中,业态地选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零售企业业态选择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零售企业海外经营业态选择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定量研究了沃尔玛公司海外市场业态选择情况,得到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结果,并与以往的定性研究成果相符合,实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定量研究零售企业海外经营业态选择影响因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的零售行业总体呈"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共争共存状,而且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以南京零售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南京传统零售业态与新兴业态在同一市场条件下的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局势,并借鉴相关理论及国内外零售业发展经验,结合江苏南京的实际情况,对传统零售业态和新兴业态进一步"共争共荣"的趋势作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推动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多样化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磊 《经济师》2005,(3):40-40
我国零售业态的传统业态———百货公司从上个世纪的 90年代中期开始 ,销售业绩大幅下滑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新型业态开始大量出现 ,并且在零售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就零售业态出现多样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购物中心产权单一、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基本特征,体现出购物中心既是零售业经营形态的聚集体,又具有商品价值的非零售业业态的载体,即购物中心零售业态与非零售业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黄青峰 《当代经济》2017,(22):72-74
目前,国内零售业态大都起源于西方,西方零售业态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内零售业的发展走向.本文介绍了当前西方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西方零售企业对国内零售企业的参考意义,最后结合广百百货进行相关分析,并为广百百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业态:始自零售业态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态”最初用于表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进行相应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开始逐渐从零售业扩展到服务业,进而拓展到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业态”一词逐渐被用作表征一切产业活动的存在形式或实现形式,为有别于传统的“零售业态”,而称之为“产业业态”。现有采用“业态”名称研究零售业以外其他行业或产业的文献,绝大部分都只是引入了“业态”的名称,或简单类比零售业态进行了界定,罕有对“产业业态”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产业业态”进行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界定,展望了产业业态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崇彩 《经济纵横》2012,(8):107-110
本文从规模与增速、行业集中度、内外资的竞争、多业态和跨区域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连锁零售百强企业发展的状况,指出中国连锁零售百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健全法规、提高自营能力、开发无店铺业态、注重专业零售人才的定向培养和选拔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汪旭晖 《经济前沿》2007,(2):107-112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本文从我国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零售企业规模格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态势;零售企业市场区域竞争格局;零售业态竞争格局5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提出要促进我国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进一步促进零售企业规模的提升,促进中外资零售企业的公平竞争,促进零售企业区域分布及网点布局合理化,并且促进零售业态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本文从我国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零售企业规模格局;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态势;零售企业市场区域竞争格局;零售业态竞争格局5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提出要促进我国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进一步促进零售企业规模的提升,促进中外资零售企业的公平竞争,促进零售企业区域分布及网点布局合理化,并且促进零售业态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新"零售之轮"理论及对我国"农改超"困境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零售之轮”理论是解释零售业态演化的著名理论假说。以新“零售之轮”理论为依据,根据生鲜食品零售业态的特性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与引申,在此基础上规范性地解析了我国“农改超”的困境。认为我国“农改超”主要是以模仿新零售业态的形式导入,并非是零售技术进步所驱动;在技术边界线约束下,与农贸市场相比,当前超市因定位偏离消费者偏好中心失去竞争优势而难以成长为生鲜食品的主导业态;在消费者边际效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贸市场与超市经营生鲜食品共争共存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19.
零售企业选择业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单一业态还是进入多业态。中国零售企业通常认为进入多业态能够把握住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还可以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由于资源分散可能使得企业在每一个业态上都难以建立竞争优势。不仅如此,还会由于企业对新业态(新的经营领域)的经营管理陌生,由此产生的风险通常是远远大于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利益。纵观国际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是从经营单一业态开始,在建立起核心竞争能力后,才逐步进行地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的。德国ALDI就是这样一家零售企业。它自1945年开始经营…  相似文献   

20.
杜辉  马小欢 《时代经贸》2006,4(12):35-35,37
随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零售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对零售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就现代科学技术对零售业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