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资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客观重要,它既可以解决中国零部件工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经验及现代市场机制和融资渠道等,有助于促进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吸引外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外资对于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提高国产汽车的国产率以及出口创汇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加入WTO,我国承诺要逐步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壁垒削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相关保护政策也要进行重大调整,有分析认为这有…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总体格局看,2007年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国家为美国(2140亿美元)、日本(1969亿美元)、德国(1090亿美元)、中国(1020亿美元)、韩国(540亿美元)、巴西(360亿美元)和印度(18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中国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4.
政策     
《汽车观察》2008,(1):16-16
商务部2008年拟建汽车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商务部计划在2008年扩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范围,并建立完善的汽车产业安全预警体系,以指导国内企业如何处理国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据了解,目前商务部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扩大对重点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监测范围。近年来,一些国外进口汽车零部件对中国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已经造成很大冲击,原有的数据已经满足不了反倾销的要求。为此,商务部决定进一步扩大监测企业范围,而首先要扩大的行业就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这意味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预警机制将再一次升级。  相似文献   

5.
数字产业带有鲜明的技术进步外部性特征,通过生产网络对各产业部门形成的技术溢出是推动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性技术进步和成本加成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技术进步网络传导的机理和数字产业与非数字产业技术溢出的异质性,进而利用两区制空间自回归估计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技术进步及数字产业渗透所带来的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全球数字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1.69%,而通过数字产业渗透所提供和吸收的技术溢出效应分别为2.95%和0.97%;(2)中国数字产业的自身技术进步速度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为全球生产网络提供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在推动全球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不同数字细分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产生技术溢出最多的产业;(4)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绝大多数数字产业提供的技术溢出大于吸收的技术溢出。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考察数字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参与全球生产链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生产链背景下的中国进口和外资表现出两个典型化特征:一是全部进口中中间产品占比非常高;二是在华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程度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外向型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进口和外资这两大渠道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中间产品进口对内资企业没有产生理想的技术溢出,且拉大了外资、内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外资企业对进口依赖度越小,其技术溢出效果越好,且进口依赖度和外资数量的技术溢出效果存在正的交互作用;外资企业出口导向特征越明显,技术溢出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7.
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总额为6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中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出口增长36.3%.远远超过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在部分细分行业中.中国零部件已占据垄断地位。如国内铝车轮就占美国市场进口量的40%。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7,(10):125-125
10月26日.2007年中国汽车零配件洽谈会在美国底特律举行:11月29日.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将于北京召开。在目前我国零部件出口形势看好的态势下.有何举措促进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日前就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争端上诉案做出裁决,中国部分败诉。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首次败诉,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圆满取得2009年出口佳绩的同时,纷纷对2010年的出口市场寄予厚望。售后市场作为拉动国内汽车产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占据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的60%-70%。如何在新一年里扩大出口市场份  相似文献   

11.
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是由产业内部各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一个总体评价,进而从微观层面剖析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状况,找出自身差距,为其决策提供定量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发现,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如何转变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着力实施汽车零部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轿车工业的坚实基础,是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的一个至关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分析1.投资力度和集中度日本和欧美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1,甚至3∶1。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5%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用于科研开发方面的费用约为年销售额的6%。我国上海轿车工业的零部件与整车投资比例,“七五”时…  相似文献   

13.
如何转变重整车辆零部件叽会,着力真地汽车零部件大公司支票团战略,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构造中国林车工业的坚类基础,这是当前打开“三大战役”,全面振兴汽车工业一项至关重要和紧追的课题。现在就此岚谈几点初步思考意见。一、中国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差距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与世界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权资力度和隼中友。日本和欧美的汽车工业,对汽车零部件的投资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一般超过1:I,甚至3:Z。欧美一些零部件制造厂家每年的开发费用都在年销售额的3%左右,日本的零部件制…  相似文献   

14.
胡佩尔  杨丽华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114-116,144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出口单位价格低于进口单位价格,开展汽车贸易的主要动因表现为成本优势和品质劣势.因此,我国应该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档次.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无锡市将汽车及零部件作为支柱产业,列入"九五"计划重点发展。5年过去了,无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建设得如何?无锡市机械行业近日传出令人振奋的喜讯,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生产客车、特种车、农用车、客车底盘、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增压器等25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产品不仅进人"一汽"、"二汽"、"重汽"、"上汽"等国内最大的8家汽车集团,而且出口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有部分填补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这标志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在无锡大地迅速崛起,茁壮成长。近几年,无锡汽车及零…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很多国家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挽救本国汽车业,抵制他国汽车进口也成为常用手段之一。这其中,性价比优势明显的中国汽车成为众矢之的,俄罗斯、巴西、美国等国家通过反倾销、高关税、启动特保调查等一系列禁止性措施,令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7.
孙宗波 《汽车观察》2012,(7):100-101
2012年4月25日,第四届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皇家大饭店圆满落幕.事实上这也仅是针对中国汽车市场新形势新情况,业内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与创新等进行探讨与交流的平台之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强弱,关系到我国能否完成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在国内"重整轻零"积重难返的大环境下,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更值得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汽车业向来对零部件配套体系比较重视.所以.由日本现代化文化研究所组织的这项大型考察也特别聚焦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通过零部件企业的现状来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探索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长期从事中国汽车产业问题研究的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中国部门负责人、主任研究员吴保宁表示.中国在零部件采购、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刊综合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汽车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出口增幅更为明显。进口方面的特点是,整车进口保持稳定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其中,轿车进口增势依然明显.从德国进口数量仍占最大比重:越野车进口保持平稳增长,排量大于3升系列同比增幅回落最为明显:发动机、零部件等商品进口表现总体稳定.累计进口金额超过70亿美元:主要进口国继续占据最大比重,日本、德国和韩国进口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在今年,中国超过德国.首次成为第二大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国。中国在今年第1季度共向美国出口了价值19.36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超过了同期出口19.34亿美元的德国。去年同期,中国的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为15.2亿美元.德国为1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