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4年市场化筹资启动,农发行的债券发行总量已达4409.7亿,其中2006年发债总量达到2000亿,较2004年的408亿增长4倍,成为全国银行间市场上第3大发债主体;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一直控制在2.6%以下,低于再贷款利率60个基点以上。为了顺应农发行市场化筹资大势,本刊与农发行总行资金计划部合作,于2006年第3期开辟了“聚焦债券”专栏,连续刊载10篇相关文章,到这一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些文章既有对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有对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构想,为农发行进一步发展市场化筹资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其中我国银行间市场分析报告通过回顾近年的债券市场走势,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相继出台、债券市场不断震荡调整、资金阶段性紧张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剖析引起市场变化的内外原因,为有关决策和工作安排提供参考;有关农发行发债实际业务的文章对资产负债管理指导下的债券发行思路、农发行贷款定价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方式、债券发行成本的确立标准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票据交易、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论文研究农发行开办资金交易和证券发行新业务品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将来进一步扩展资金交易业务范围,增加市场化筹资手段提供了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希望通过专栏这个窗口,全系统的广大读者已经初步了解到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间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竞争、挑战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7月2日,农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了第一支政策性金融债券,正式拉开了农发行市场化自主筹资的崭新序幕。迄今为止,农发债已走过整整十年的发展历程,累计发行期数达261期,筹集人民币资金3.3万亿元。农发行作为主要发行体之一,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同成长,聚市场众力搭建了一条政策性信贷支农的重要金融渠道,为建设中国新农村的梦想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以政策为根本,坚持以市场化发债为主的筹资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金融改革迫在眉睫,主要的改革趋势将是以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过程,在未来金融及货币体系中将表现出以货币增速趋势性下滑、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升等为代表的新形势。在新形势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利率传导机制及金融结构均将发生改变,农发行融资所面临的债券  相似文献   

4.
一、农发行利率管理职能权限的变化,对构建新形势下自主定价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1996年至今,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人民银行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增加了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利率自主管理权限,涉及农发行利率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9个方面。一是1996年6月,人民银行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二是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现券交易利率市场形成,成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基准;三是1998年9月,政策性金融债开始市场化发行,利率由市场定价;四是1998年12月,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商业化运作程度的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的要求,即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发行金融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招标发行,符合建立市场化金融体系的方向,有助于发现货币的市场价格,降低发行人的发行成本,拓展价格形成的博弈群体,提高金融债券发行后的市场流动性,也有助于理顺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传导。目前,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都采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招标发行。一般而言,招标发行方式分为数量招标和利率招标两种。数量招标是指发行人在发行债券时,预先确定债券的发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切实贯彻执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债筹资250亿元支持粮棉油跨年收购。农发行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市场化发行今年第二期一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券100亿元、第三期半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券150亿元,合计筹资250亿元支持粮棉油跨年收购;发债中标利率依次为2.25%、2.04%,均为2004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同品种债券新低。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39家承销商参与了这两期债券的招投标,认购踊…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3年3月7日,农发行2013年度金融债券承销团组建大会在广东清远召开。大会通报了农发行2012年业务经营及市场化发债等情况,表彰了2012年度优秀债券承销商,邀请专家就2013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债券市场走势作专题讲座,并征求了承销商对农发行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农发行副行长鲍建安在会上宣布:2013年农发行计划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4900亿元;并透露,在2012年赴港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4年开启市场化发债以来,农发行已经成为实现境内外发债筹资一体化的中国第三大债券发行主体和第一大"三农"债券发行主体。作为全市场首只农发债指数基金管理人,广发基金必将紧密围绕农发债发行策略,加强农发债相关基金投研工作,完善产品布局,为农发行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积极参与农发行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使命征程。  相似文献   

9.
正农发行自2004年开启市场化发债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实践和积淀,目前已经成为实现境内外发债筹资一体化的中国第三大债券发行主体和第一大"三农"债券发行主体,是引导境内外资金支持"三农"的重要实施者、中国债券市场持续稳健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贡献者。回首十五载,中信证券有幸与农发行携手同行、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
大事记     
<正>2004年市场化发债首年,农发行共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4期计408亿元,为农发行市场化发债筹集支农资金奠定了基础。3月18日农发行以农发字[2004]53号向人民银行上报《关于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请示》。3月27日人民银行以银复[2004]16号正式批复,同意农发行采用市场化方式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6月22日首次农发债承销团组建大会在北京召开。农发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见证了农发债的成长。十年间,农发行市场化发债从零起步,踏实求索,经受住了债券市场不同时期的各种考验,实现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债券品种逐渐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合理、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的跨越式发展。十年里,农发行不仅成功凝聚市场力量为"三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也为推进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十年求索,市场化筹资之路成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到7月,央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一是调整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1倍,二是调整贷款利率下浮区间分别至0.8倍和0.7倍.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改革步伐稳步加速推进,其对宏观国民经济的改革发展与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都具有深远意义.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深化路径下,面临资产负债经营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严峻挑战,也为进一步深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加速现代化转型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3.
粮食购销市场化是我国农村流通体制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 ,农发行作为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主体 ,无疑要直接面对和承受这一改革带来的巨大影响。具体的讲 ,这种影响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购销市场化后 ,农发行的市场定位必须作出重大调整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其经营管理受到国家政策的极大制约。过去农发行以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为主 ,但实质上“粮棉油收购银行”的市场定位已远远难以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深入的需要。目前 ,基层行的一些干部职工担心农发行会被撤销 ,对农发行今后的前途深感迷茫。因此 ,随着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水平,使利率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作用下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进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本文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现状入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农发行的综合影响,并提出农发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发行     
<正>召开2017年主力债券承销商座谈会。5月23日,农发行2017年主力债券承销商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着重围绕经济金融形势、"债券通"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完善农发债发行机制、共同参与市场建设以及深化全面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下一步农发行将保持稳定均衡的发行策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投资者需求灵活调整。与农发债承销团成员建立稳定的战略合  相似文献   

16.
农发行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并不意味着不盈利,如果长期忽视自身效益,也将难以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而生存下去。农发行应通过合理的利率政策作为实现国务院确立农发行的"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现行利率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过于僵死,难以充分体现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本质和特征。一是中央银行对农发行再贷款利率难以体现对农业政策性业务的倾斜。目前农发行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再贷款,而人行对农发行的再贷款利率与其它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任何区别,不论再贷款对象,一律按期限档次实行统一再贷款利率。没有体现对农业政策性业务的扶植和倾斜。二是借贷利差甚微,利率水平不尽合理。从1995年度农发行资金来源和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中央1号文件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农发行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建立与此相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一)资金筹措受到严峻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农发行发债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筹措越来越难,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十五年的积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成为银行间市场第三大债券发行主体。十五年间,农发行市场化发债从零起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品种逐渐丰富、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与农发行有着深度历史渊源的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发行首批金融债承销团成员,有幸在这十五年与农发行携手前行。一、农发行十五年坚持探索创新,铸就发债辉煌(一)完善招标方式,丰富期限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做好债券资金存款营销工作要加强平台公司发债研判与信息沟通,进一步做好对平台公司的信贷支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和代理责任,积极防范协议文本法律风险,完善金融服务和存款管理。近年来,农发行江苏省徐州市分行依托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充分挖掘资源,积极寻求新的存款增长点,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大力营销债券资金存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10日,"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由农发行和中央结算公司联合发布。这是农发行推进市场化筹资、参与债券市场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我国"三农"领域政策性金融债券指标的首创之作。农发债指数的成功推出,对于优化农发债发行策略、引导投资者投资决策、推动债券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必将进一步提升农发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推动农发行聚集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