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参加村级财务盘点库存发现 ,95 %的村库存现金余额过大 ,其中40 %左右为“不予报销”单据。经审查 ,这些单据是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和村账乡管审核定为“不予报销”的单据。这种对不符合财经手续的违规单据不予入账 ,将账后审计变为账前审计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单据退到出纳手中 ,没有及时做出处理 ,天长日久 ,越积越多 ,也不是个办法。笔者认为 ,对“不予报销”单据应及时妥善处理 ,才能保障财务管理规范运行 ,否则将造成新的财务混乱 ,给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以可趁之机。因此建议对“不予报销”单据可作如下处理 :对手续不全的 ,…  相似文献   

2.
首先应明确,在报销单据上之所以要盖"付讫"章的意义,是在于防止和避免有人把已报销了的单据,再弄出来报销。因此,为达到预期效果,在具体使用上,必须遵循下列规则: 1."付讫"章应如邮戳一样,具备"年、月、日"字样。这利于群众监督,有关部门日后审计或查账,利于发现有重复报销等问题。   2.必须法定,本单位现金、银行、转账会计分录附单中,不得出现与该会计分录日期相悖的盖有"付讫"章的单据。 如何用好“付讫”章@栾保鼎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事业单位担任财务审核已经多年了,在日常的审核报销过程中,发现一种现象:每每有新入职的经办人员拿着财务单据到财务报销时,总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关于财务票据填写及粘贴方面的常识性错误,例如,报销单据时,没有附原始单据的;出现有大小写金额不符的;发票内容填错和没有按规定书写的,还有用圆珠笔书写的;未按粘贴顺序,以大头针、订书针  相似文献   

4.
农村差旅费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差旅费报销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用统一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单据填写;二是报销范围及金额超规定;三是缺少原始凭证。为了纠正以上问题,笔者建议;1、统一填写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单。各地农村财务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5.
领导审批报销单据,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严明财经纪律,堵塞经济漏洞,减少或避免不合理支出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乡村领导在审批报销单据时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亟待引起注意。一是盲目审批。有些乡村领导因缺乏必要的财会知识,或为顾及报销者的人情面子,对原始凭证是否真实、要素是否齐全、开支是否符合需要等,缺乏过细审核,统统来者不拒,一批了之。二是数人审批。在有些乡村,因领导班子思想不够统一,不仅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批报销,其他领导也时常插手,弄得财会人员无所适从。三…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财务共享模式时,大多数企业集团都是从费用报销业务入手。本文以“费用报销”作为研究的重点,针对财务共享模式下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费用申报、单据提取、员工观念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企业费用报销流程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村级民主理财工作的逐步深入和乡镇经管站定期财务审计的开展,在村级财务收支审核中,退回不符合报销手续的违规单据逐渐增多。但每当此时,仅仅是一退了之,很难收到预期的审计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处理不好或疏于管理,将造成新的财务混乱,使个别干部重新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加强对这部分单据的监控管理,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60岁了,过去曾当过会计.我当会计时,有个难忘的教训,事情虽然过去4O年了,但是有两张“五同”单据报销发票我仍然保留着.事情是这样的.我于1955年完小毕业后,就被社员推荐当上了高级社会计,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群众吃食堂,自己种的粮食自己不够吃,还要上边供应粮计划买粮吃.有一天到粮站购了两笔5000斤大米(同日期,同数量,同品种,同单价,同金额).初当会计,没有经验,在单据发票上没有注明“五同”的原因,我就记了账.事情过去15年以后,“一打三反”运动开始了,查核我过去的账,发现了这两笔“五同”发票单据,金额是960元,核账组认定是重复单据,是我贪污了这笔公款要我承认贪污.天哪!当时我才20岁,是个贫下中农的“苦苗子”,刚当会计两年,哪有这么大的胆,贪污这笔“大款子”.我心中无“鬼”,不能认账,组织上说我在事实面前拒不坦白,于是把我隔离审查“监管”起来,非逼我认罪.我这里既然不认账,又交待不出“五同”发票单据和一万斤大米的来龙去脉,真急死人哪!认账吧,肚子里冤枉,不认账吧,政治罪难受,逼得没办法,我终于想出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开始,我镇建立了“村级财务服务中心”,目的是规范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财务混乱现状,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从运作上看,弊病还是很多。首先,出纳员逢每月底都将账目交至“中心”,一个会计要处理八九个村的收支单据,范围过大,不便于为所属村服务。二是“中心”人员由于工作忙,很难到所属村去一次,从不参加村的相关会议,不了解有关经济及财务上的决定,只在办公室管报销、记账,对一些账目根本无法核实真伪,特别是有很多账目因多种原因造成几个月或隔年再结算一次的现象。三是大量的会计事项仍留在村,需要配备其他村干部协…  相似文献   

10.
十二、出纳不出错有哪些技巧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关要领。俗话讲:一窍不得,少挣几百。说的就是技能运用问题,干出纳也是如此。所以说,出纳工作关键在于认真、细心,遇事不慌,要讲究工作艺术。首先在收付现金时要唱收唱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印象,与当事人核对金额,还可以取得他人的听觉旁证。对需要报销的发票,抬头与本单位不符、大小写金额不符、涂改发票、发票上无收款单位章或收款人章、发票与支票入账方不符者,均不接受发票,待补办手续后再报核。报销单据需先签字、后付款;收款单据先交款,后盖章;付款单据要盖付讫章…  相似文献   

11.
村主任花钱也应审批方争游据笔者了解,目前有80%的“村财政”多是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而村主任“自己花钱自己拿,报销单据自己批”的现象极为严重。自己花钱自己批,等于没有审批。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贪污、挪用和一些不合理开支时有发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村公务出差逐渐增多,差旅费用已成为村级财务开支的重要部分。笔者在多年的农村财务审计检查中发现,不少村报销差旅费用不使用差旅费报销单,而是直接依据车票、船票、住宿发票、餐费发票等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甚至出现“白条”领取出差补助的现象。即使个别使用差旅费报销单的村,也存在着项目填写不全、金额与所附单据不符、随意填写补助标准及补助金额等问题。因此,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差旅费报销单的使用,以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差旅费报销人员必须按差旅费报销的有关规定,填写报销单…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在对村级财务收支审核管理中,通过对“退回单据”实行追踪管理,清理了一批财务“死角”,规范了村干部行为,严防了个别干部对“退回单据”违规处理的侥幸心理,增强了村干部的财经法纪观念,保障了财务管理的规范运作,促进了拒腐倡廉工作的开展,让“退回单据”挡住了伸向村集体的“不廉之手”。近年来,这个镇在推行村级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实行村账镇管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强化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管力度,针对村账审计中的“退回单据”疏于管理、乱变“面目”的违规处理现象,实行追踪管理。即镇经管站审计员对退回…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事农村财务工作近30年,在农村财务会计报销中一般使用的都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对于增值税普通发票报销审核中易发生错误的环节,笔者浅谈一点认识,此期能为各地提供参考。一、发票规范盖章1.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要加盖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专用章”,不需要再加盖其他印章。2.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右下方要盖章,只能盖“发票专用章”,不可以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等印章。  相似文献   

15.
梁娟 《农家之友》2007,(10S):56-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及农民个人筹集的,用于保障农民看病住院报销的资金。陕西省洋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竟采取伪造住院病历及住院收费单据等手段。从医疗基金管理部门套取资金作为个人创收和医院谋求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于晓琴把经理递过来的发票仔细地看了一遍,随手从里面挑出几张,往桌上一推说:“报销不了!”经理脸上立时显出了几分尴尬。但很快又露出了笑容:“不符合规定吗?”“不符合规定!”于晓琴甩过硬棒棒的一句,连眼皮都没抬。“不符合规定的事,咱就不作,那就不报吧。”“这还差不多。”于晓琴把发票递到了经理的手里。经理抬起头来,把目光向四周看了看说:“你们都要向晓琴学习,不符合规定的事,坚决不办。”屋里没有一丝声响,经理的目光投向谁,谁都拼命地挤挤脸上的肌肉,露出一个笑脸。大家都为于晓琴捏着一把汗。经理背着手,冲于晓琴点了点头,转身…  相似文献   

17.
规范与简化高校科研经费报销手续、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问题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国家“放管服”精神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报销中仍存在较多制约“简化”手续、违背“放管服”精神的不利因素,导致科研经费报销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作者在高校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出现的退单率高、舞弊风险、执行率低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研经费报销模式优化措施,以期对高校科研经费报销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村集体办公用品的开支数额在全年开支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多,但由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落后,越来越多的管理上的漏洞浮出水面:有的单据要素不全,开支随意性大;有的单据票实不符,多列支出;还有的新购置的用品管理不善,出现经常、反复购买;更有部分村将无法下账的单据变换成“办公用品”单据下账等等。“办公用品”成为部分村干部贪腐的“遮阳伞”,这也成为当前广大村民关注的新热点。对此,笔者结合在基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提议采用“统购统管”的管理模式,强化对村级办公用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工作中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多数群众对财务公开栏上“其他收入”和“其他支出”两栏数额产生疑惑 ,无法理解其收入来源和开支去向 ,更谈不上监督了 ,导致群众议论纷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村会计业务水平低 ,对入账的收支单据分类不准确、不规范 ,而将相当一部分单据统统做到“其他”栏目里 ;二是在入账和公布、公开时怕麻烦 ,对“其他”栏目下的经济内容不明细 ,不能具体细致地在公开栏上反映每笔经济业务 ;三是少数村干部 ,为逃避群众监督 ,将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收入和支出塞进“其他”栏目里 ,以混淆…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山东省禹城市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基础上,探索推行了村级事务“五代理”工作,即在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原则下,以乡镇经管站为依托,在各乡镇成立村级事务“五代理”服务中心,集中统一代管村级资金、资产、账务、公章、档案,实现村级各类事务的规范管理、科学运转.自“五代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村级财务事项1.2万余件,退回不符合规定单据1065张;代理村集体资金6450余万元、经济合同987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