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陕南地区29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认为户主身体健康水平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农户家庭所在位置离城镇越近等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及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生计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退耕还林优先区选择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都应以政策收益大于政策成本为前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成本有效性是衡量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区域和农户选择中应关注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进一步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从实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但由于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在实施期间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对农户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而农户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成果的巩固。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推进,使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得以巩固,本文就四川省凉山州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关农户的利益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剖析,以期对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20世纪末中国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农户收入是退耕还林工程两个核心目标之一,退耕还林工程与我国深度贫困发生地区高度重叠。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否提高农户收入和农村扶贫具有积极作用引起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文章利用6省区15市县72个乡镇216个行政村的952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的连续跟踪调研平衡面板数据和收入决定方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不平等路径,测度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经验性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增长了10.80%,对样本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2003-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保持在1.60%~2.80%之间。(3)在样本区域,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良好的扶贫效果,1999-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减贫的贡献率维持在0.12%~1.67%之间。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政府部门应调整退耕还林工程政策,需要进一步体现其在农户增收和农村扶贫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需谨慎调整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加大对经济林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扶持,强化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农户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帮助和引导。同时,需要关注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引发的农户收入差距拉大问题,通过适度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政策倾斜,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改善、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差距缩小和脱贫致富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湟水河流域8个县的退耕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2.0软件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态度和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而且认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周边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在5个影响因素中,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和对生态环境意识的显著性因素。总的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的根本利益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中农户利益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 ,社科院农经所退耕还林课题组到四川部分退耕还林试点县的乡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四川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工程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及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的意见和呼声。此次调查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退耕还林 (草 )作为生态建设工程的重大举措 ,符合中国国情和西部生态脆弱的实际 ,顺应民心 ,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 ,对涉及农户切身利益的某些具体问题 ,由于宣传不到位 ,工作不细 ,处置不当 ,农民对此不满意 ,个别意见还比较尖锐 ,现将陡坡…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5县退耕还林实施情况与所取得的成效作概述与分析。找出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补偿收益不确定性、退耕户开辟新的增收能力弱等问题是后期成果巩固的关键困素。据此,相应提出了工程政策建议。包括:适度控制退耕还林规模,工程实施应赋予农户自由选择权,调整完善工程相关制度,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二项式Logisitic回归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农户是否有退耕还林资源,以便有资格参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是否能获得收益,即是否值得参与;农户是否有能力承担退耕还林后的风险,是否可以放心地参与.研究结论: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持续保障农户收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对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追踪调查为基本依据,重点分析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实际生存状况及其对该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参与机制不健全、补偿机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励,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强调,当前一段时期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时期,其中相关后续性政策能不能及时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根据PPP模式中水利项目不同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PPP水利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建造风险和经营风险6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指标,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对水利项目中占主导作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业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股票投资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由于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自然力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可再生性、对土地的特别依赖、产品的多样性以及经济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的自然属性 ,决定了以林业上市公司为基础的林业股票投资的风险包括 :自然风险、经营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项目风险、股权结构风险和评估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RRM模型的神木县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对土地整治规划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定量测算各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管理决策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相对风险模型(RRM)。研究结果:神木县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共分为4级,Ⅰ区为低风险区,Ⅱ区为中风险区,Ⅲ区为较高风险区,Ⅳ区为高风险区。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风险源、生境和生态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的定量化;(2)针对各风险小区风险等级的高低和面临生态风险类型的差异,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林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风险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项目投资面临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规避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等方面采取多种对策,主要可采取风险减轻、预防、转移、回避、接受和储备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农业巨灾风险的有效评估与水平测量,既是"三农"风险管理的要求,也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文章以我国28个不同省份地区的651个村1 355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进行评估与测度。[结果]我国农业巨灾风险总体属于高风险等级,而区域风险分布差异较大,西部风险最高,中部居中,东部风险最小。其中,西部和中部区域的农业巨灾风险属于高风险,东部区域属于中等风险。东部区域在防灾减灾能力、承灾主体能力、孕灾环境水平、防灾减灾保障性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区域。[结论]研究认为,在影响农业巨灾风险的因素中,虽然客观致灾因子无法规避,但建设提高孕灾环境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降低农业巨灾的风险感知与风险程度;同时,培育风险文化和建设经济能降低风险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的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的必然性和多样性。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认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为实现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土地流转也逐渐表现出了一些风险。土地流转风险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中的现实隐忧与制约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文章借鉴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理念,对浙江省A乡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发现,该乡土地流转风险主要表现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其中经济风险包括契约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包括社会矛盾风险、公信力风险、寻租风险及社会保障风险;自然风险包括景观美学价值风险、生态组分风险。土地流转风险的成因包括信息不对称、非理性、道德、制度环境、市场等因素,这些因素聚合为强制性占有、流转外部性、行为偏差、沉没成本等4个因子,辐射至A乡农村土地流转整个系统,进而产生土地流转风险。要控制A乡土地流转的经济风险需要以利益保障为目标,而社会风险的控制要以提升社会效益为根本,自然风险的控制要以合理性评价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渔业风险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渔业的特点,结合渔业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将渔业风险大致分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四类,并针对渔业风险的类别,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防范和降低渔业风险。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究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将风险感知理论与风险态度理论相结合,探讨两者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作用,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风险感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风险态度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具有较小风险规避程度的农户,即使感知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较大风险时,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可能性也将增加。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实践中,关注风险感知因素和风险态度因素将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spec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risk preferences, production risk, and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t makes contribution in three separate areas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First, we model producers' attitude toward risk and derive risk preference functions (without assuming any parametric form of the utility function and any distribution of the error term representing production risk) when risk arises from production uncertainty and technical inefficiency. Second, the standard production risk model is extended to accommodate technical inefficiency and producers' attitude toward risk. Finally,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model is generalized to accommodate production risk and producers' attitude toward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