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过于微弱;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2.
探究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的具体情况、影响其可持续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利于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中部地区为例,选取2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计算和时空格局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分布范围在0.152 8~1.081 3之间,地区间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增长型和波动型两类城市。②中部地区整体上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呈现波动的趋势,且不同城市的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有所差异。安全水平在总体上形成了Ⅰ级区、Ⅱ级区和Ⅲ级区片状分布,Ⅳ级区和Ⅴ级区零散分布的空间格局。③中部地区的经济层面的阻力对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为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④21个城市可持续生计安全的阻力模式均为三系统阻力模式,被细分为经济效益占主导和社会安全占主导的两种阻力类型,具体为EESEES型、SEEEES型、SEESEE型和EEESSE型。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与煤炭价格关系,以陕西省为例,首先初步研究了陕西经济增长与煤炭价格的相关性,然后对两者进行了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确立了两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确立了陕西经济增长与煤炭价格的短期动态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陕西煤炭产业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煤炭作为陕西省基础能源的地位难以动摇,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格上涨对陕西省各经济部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基于陕西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相关数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测算煤炭价格上涨100%时对各经济部门价格水平的影响效应,分别探讨了煤炭价格波动对各产业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进而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陕西省经济结构中,煤炭价格波动对以煤炭为生产原料的高耗能行业影响程度较大,对于农业生产和服务业影响程度较小。陕西省可以通过加强煤炭价格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分析了云南省工业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云南省内区域的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有同步性.对云南省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的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工业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是云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煤炭价格波动为接入点,从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角度分析,探讨煤炭价格波动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变动和煤炭需求量的大幅降低,采用HP滤波法对煤炭价格指数和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趋势与周期性分析,煤炭价格波动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在煤炭市场变化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在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情况下,数字经济的突出价值显现出来。本文总结了当前煤炭资源型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数字经济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提高煤炭资源型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利用Cobb-Douglas函数和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重庆市历年科技贡献度,并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科技贡献度进行检验,据此判断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明显的路径变迁。结果表明以1999年为转折点,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被动支撑逐步进入主动引领经济增长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资源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建国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一直占三分之二以上,并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保持其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由于煤炭行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突变级数法从社会成熟度、环境成熟度、经济成熟度和技术成熟度4个方面对我国18个煤炭资源型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成熟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河南、内蒙、云南、贵州、新疆6省处于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期;安徽、江西、湖南等其余12个省处于低碳经济转型的成熟期。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提高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成熟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环保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关注,低碳经济意在通过减少高温废气的总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推动资源的转化。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提倡建立低碳型社会,接踵而至的是世界各国各种低碳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重点剖析当前低碳化浪潮下,山西煤炭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在建煤炭产能14亿t,按照规划,2012—2014年年均投产规模应为5亿t左右,实际上2012—2013年平均每年产量只增长1亿t左右。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增速仍继续下滑,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试图用战略管理的基本工具分析我国煤炭大省——山西省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同时提出该省煤炭企业相应的发展战略,即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并购整合战略,希望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柱,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随着多年的疯狂开发,我国煤炭资源已经出现了危机,煤炭产业也逐渐到了调整的时期。作为产煤大省,山西省的资源产量一直处于我国的第一位,相关产业是山西省的经济支柱,但是,由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煤炭产业没有给山西省带来相应的利益,相反,煤炭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基于优化煤炭产业的思想,以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发展为研究主体进行相关论述,以求为我国煤炭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比较分析——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呈现出"二马拉车,投资驱动"的典型特征:投资偏高、消费偏弱,出口偏低.长期的趋势分析表明: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椎动力,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不够理想,出口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断走低的消费率和偏低的出口水平是制约中部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又好又快的发展起来,就必须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结构,协调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区分流动性过剩中自愿性流动性过剩和非自愿性流动性过剩,研究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特征.流动性过剩在国家区域和地区区域不同范畴呈现不同特征.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银行大量的流动性资产中部分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和存款波动等风险而持有的.在存差的增长中,自愿性流动性过剩资产的影响要大于非自愿流动性过剩资产.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发现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按照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随着城镇化率的继续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会放缓。本文建议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煤炭对我国各产业与经济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煤炭价格的不稳定性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投资决策,而且对煤炭行业甚至全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HP滤波,探究煤炭价格波动与经济发展的粘性机理,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测量煤炭价格与经济发展的粘性大小的时滞,以期对国家政策制定、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以往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发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很大助推作用。因此,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