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介绍了当今石化产业链产品开发中运用的“分子设计”、组合化学、纳米和微乳化、生物发酵等新技术,并以二氧化碳的绿色化利用技术为例,建议发展二氧化碳的绿色化工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的领先技术,将二氧化碳的减排与石化产品链的绿色化有机结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率,从源头上消除或大幅度减少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2.
实现我国汽车减排目标的可行途径有5条: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油轿车、柴电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电动汽车技术。以上途径都可以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但是从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看,柴油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动力装置。从能量密度和功率输  相似文献   

3.
电力部门的脱碳化发展是整个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温室气体限排减排趋势日益明显,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的CSGM模型,研究电力部门未来能源消耗与排放情景,分析了征收碳税以及限排条件下电力结构的变化趋势。情景方案模拟显示,征收碳税对电力部门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结构演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煤炭工业作为高碳能源产业的典型代表,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论文以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为例,通过构建煤炭产业链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对该产业链低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产业、企业和公众层面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煤-焦-电-建材产业链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对策,为我国煤炭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煤炭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远  朱磊  范英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39-153
论文运用偏均衡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市场化减排政策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论文采用基于减排技术组合的减排成本曲线,分析了不同的障碍情景下,引入市场化减排政策对于钢铁价格、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量、净出口、利润和排放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文章发现市场化减排政策尽管可以大幅度地降低CO2排放量,但是对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净出口和利润的降低。而降低减排技术的采用障碍会弱化减排政策实施对钢铁行业的负面效果。此外,通过对两种边境调节措施的分析(出口补贴和进口品征税)发现,出口补贴政策对于行业净出口和利润的积极作用非常微弱,相较而言进口品征税政 策对于行业净出口和利润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但同时二者均会轻微的削弱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低碳发展理念,我国政府已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电网作为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低碳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分析了坚强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各项潜在能力,采用由低碳能力到低碳效益的测评技术路线,对坚强智能电网的低碳效益进行了详细评估,分析了其低碳效益对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对煤炭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排政策对煤炭行业影响如何,未来煤炭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梳理了2007年以来的减排政策,对其演变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减排政策对煤炭行业的量化影响,最后提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研究结论:(1)中央发布的减排政策累计政策效力呈现持续递增态势,但增速放缓,年均政策效力呈现正U型表现;(2)减排政策对煤炭生产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均呈现负向影响,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主要耗煤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消费量亦呈现负向影响;(3)煤炭行业应把握自身定位,提升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开展减碳、控碳、用碳的技术研发创新,做好煤炭行业转型和退出安置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总离差和平均差测度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然后基于地区分解和kaya恒等式的总离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和成因。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碳排放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主要成因是人均GDP ,其次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其中西部人均GDP的贡献率初期较小但增长迅速。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中,除了要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针对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7—2019年新疆碳排放演变及结构特征,逐层考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别采用XGBoost模型以及相关分析度量不同层次因素对碳排放的重要性、相关程度,结合重要性与相关度设计综合重要性指标,用以识别提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情景分析设定基准、低速、高速、动态4种减排情景,采用粒子群优化的SVM在多情景下进行碳排放预测,结合预测结果给出最佳减排策略。研究表明:(1)化石能源消耗是新疆碳排放主要来源,其中以原煤消耗为代表。(2)产业结构在碳排放层面上呈现出“二、一、三”的排列特点,二产中,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有色金属的开采和选矿行业、烟草加工行业、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行业等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端。(3)新疆在2019年以519.31 Mt的排放量实现碳达峰。(4)动态减排情景较基准、低速、高速等静态减排情景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受能源结构、减排目标、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发展核电的总体方针不会改变.发电集团投资核电产业链,不仅顺应我国核电的发展趋势,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发电集团目前的投资现状来看,除在较长时期内,产业链上游的核电站设计领域和下游的电力市场领域其进入可能性很小之外,发电集团已进入了核电站的建筑安装领域、核燃料循环领域和核电站建设运营领域,空白区域则是核电设备制造领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控制CO_2排放的中长期目标,开发了一个动态投入产出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205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CO_2排放进行预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对研究期间GDP累计的最大化和CO_2排放总量的最小化,制约条件是产业的动态投入产出平衡、能源消耗、规划期间内的GDP平均增速等。根据经济发展模式和碳减排力度共设立了9种情景,包括常规发展、一般高质量发展和强化高质量发展3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的3种碳减排情景(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行业增加值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耗利用效率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降低能耗和CO_2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芮群 《化工管理》2013,(8):222-222
在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宏观形势下,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能源计量在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1996~2015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经济增长、单位 GDP 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均是煤炭消费量的格兰杰成因。其次借助协整方程,对各参数设置了基准变化,给出了 2016~2025 年的煤炭消费预测。最后,在基准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对煤炭消费量和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产业链影响较大,维护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产业链异质性的视角,基于经济数据剖析新冠疫情对煤炭、油气产业链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效应。新冠疫情对煤炭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较为巨大;油气产业链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者偏好及预期降低,石油价格总体将保持较低走势;新冠疫情使得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下滑,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分析认为,中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结合煤炭、油气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增强能源产业链韧性与柔性、促进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略。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将能源保障、节能减排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国内各行各业,尤其是重点能耗大户,逐渐将节能减排纳入到重点工作当中。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和自动化与控制等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可驱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综合管理系统。为了深化和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电力企业有必要按照"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要求,建设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系  相似文献   

16.
预测我国碳排放量的变动趋势,对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利用中国1997~2011年碳排放数据,分别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灰色模型、二次指数模型建立中国碳排放的单项预测模型;(2)采用标准差法进行非负权重分配,建立了中国碳排放的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单项预测模型。(3)应用该组合模型对中国2014~2026年的中国碳排放量。预测表明,中国碳排放存在较大的减排缺口,碳减排需要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上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而发展水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直接的动力之一,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低碳发展、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碳排放权交易是国内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基于研究需求,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多区域CGE模型,模型包含能源产业部门、碳交易模块,把全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模拟了不同碳减排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碳排放的影响,包括产业部门产出、价格、居民福利等。研究发现:在减排背景下实施碳交易有利于有效降低整个社会的减排成本,有利于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降低碳排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还能够提高减排效率,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各行业的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不可再生资源使全球面临共同的难题—能源紧张。对此,本文以煤炭能源为例,分析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成因、意义,深层次探究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管理措施,以更好地提升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为煤炭行业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性。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以煤炭作为主要的氢能原料的地位不会改变。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以上游产业链的煤气化制氢、煤热解制氢为起点,结合中游产业链的气氢和液氢运输等不同储运方式,到下游产业链的加氢站,得到煤制氢产业链生命周期成本,通过比较可知,以煤为原料制氢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所带来的外部成本也不容忽视,为综合评价以煤制氢技术发展氢能产业链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