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活力和动力.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本课题组从金融服务角度出发,研究金融机构对赵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情况.通过调研,发现赵县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不到位、非正规金融无序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以及金融满意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型农村社区金融保险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迅速,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和满足,金融成为助推农业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速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但当前农村金融消费在需求旺盛的同时,也存在着消费动力不足和信心缺失的现象。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出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环节,包括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错位、融资成本过大等方面。必须从金融服务有效供给环节入手,加大力度调整信贷结构,丰富信贷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增加金融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研究逻辑起点,从金融服务网点密度、金融服务满足率微观视角对比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所处的历史发展水平及地域差距,重点研究群体性消费习惯、消费特征和消费选择、金融服务供给与金融消费者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并在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民间借贷社会价值定位、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区目前是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研究社区金融需求并给予满足,无论是对金融业发现新的业务热点和效益增长点,还是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通辽市社区金融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社区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社区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发展社区金融思路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其满足资金需求的主要渠道应该是金融渠道,但是农村存在严重的“失血”与金融供给缺位的现象。鉴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主要产生于村镇和社区的特点,本文认为,应该通过促进现有金融机构服务转型、构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放松农村金融市场管制等措施,构建社区导向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朱艳 《西南金融》2007,(10):61-61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管理重心正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区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凸显,而社区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导致了社区金融服务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要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基层金融“空洞化”、个人金融服务单一化等问题的呼声高涨。国内学者纷纷建议通过发展社区金融、建立社区银行来解决以上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满足"三农"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主体对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与要求是不一样的.只有从河北省农村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供给问题才能建立更为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已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现状,从不同金融机构主体方面探究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产生的原因,对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将带来金融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探索市场化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匹配机制。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阐述永春县试点小城镇建设金融供给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的变迁特征,并提出要充分利用"泉州金改"的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积极探寻有效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匹配方式和路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融资需求的满足率、覆盖率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为服务"三农",满足农民持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因素,面临着诸多困难,通过调研,充分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就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政策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与经济》2007,(7):73-75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为此,本文将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特点,分析农村金融的需求,从制度设计和业务开展上提高对农村金融的供给,加大农村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越南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投资,并承接大量的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金融需求日益旺盛,金融市场却并未同步跟进,金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从越南资金供给和金融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出发,结合这些过程中越南面临的巨大的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缺口,提出以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构建区域内跨国金融体系、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等方式促进越南金融供给。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无疑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但无论是从我国还是黑龙江省来看,相对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健全,业务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管理粗放,风险突出,改革明显滞后。因此,分析黑龙江省金融需求的特征和金融供给现状,着重针对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下,扩大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资金互助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农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的现状,提供金融服务,是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政策支持不足,农村资金互助金融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现状的介绍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标准化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村动态、多元的金融需求,而非标准化金融服务虽不以市场定价为基础,但却能够有效衔接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弱化标准化金融服务的交易障碍,进而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标准化服务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多元化需求与非标准化创新:济宁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标准化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村动态、多元的金融需求,而非标准化金融服务虽不以市场定价为基础,但却能够有效衔接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弱化标准化金融服务的交易障碍,进而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标准化服务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基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角度展开.金融的本质是向金融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笔者认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供给体系.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最后,我们在对农村提供满足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对其金融需求在数量上的缺口和供给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科技金融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需求和衍生服务需求。论文立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系转型发展以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深入剖析了资本市场和直接股权投资、银行体系以及区域城市群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不足与改革举措,为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进科技金融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将解决农村资金供给问题,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村镇银行已得到银监会的批准,但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基层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及金融服务等方面还有待于加强衔接,人民银行应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向,而金融服务能力不强则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精准扶贫的一大短板。论文总结分析了"三变三合"农村市场化改革中,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开拓性实践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的支农经验,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农村市场化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逻辑,提出要构建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坚持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