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在货币演化视角,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本文有两个主要结论,一是货币国际化应着眼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倒果为因,用国际货币的成本收益左右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二是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与银行同生共存,欲兴货币,必先强银行.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竞争格局演进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相似文献
3.
货币竞争、货币替代与人民币区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尽管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但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已具备现实基础,我国应充分利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契机,积极发挥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主导作用,着力买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6.
7.
人民币国际化之货币互换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本文从国际货币职能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阶段,并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历史上开元通宝、波斯银币等"一带一路"上的丝绸之路货币的流通与使用,通过借鉴历史发现,货币国际化过程的普遍基础是广泛的流通区域、高度的贸易依存、雄厚的经济实力、强烈的文化认同.最后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加强基础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持;确立人民币区域化的短期目标,形成货币使用"惯性";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竞争力;加快自贸区和创新业务试点,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加强文化交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标价货币使用的理论进展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中的标价货币选择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制定以及货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基础来看,内生标价理论主要沿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条路径进展,本文归纳了相关理论、模型,以及对标价货币选择因素的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给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人民币国际化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贵勇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51(2):32-36
国内货币流通是通过法律来确定货币的,而国际货币的形成,则主要是一个由市场因素决定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外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很热烈.采取国际比较方法分析人民币是否已具备国际化所必需的条件,并分析其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虽然美元仍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世界货币,但其它各国(经济体)竞争国际货币地位的努力丝毫不减。在推动本国货币可兑换和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放松金融(外汇)管制成为主要内容,由此也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直接投资、组合投资以及债务为主要方式的金融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互动中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全球经济金融化现象日趋明显。本文以国际货币竞争为主要内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介绍了学术界对国际货币形成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激发对货币国际化路径以及我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但多数学者认为成本小于收益,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推动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我们应全面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未雨绸缪,有效控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和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收益成本模型,论述了货币国际化的补偿机制,指出净收益最大化是境内外市场主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直接、最基本的动力,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包含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科技水平的货币搜寻模型,基于美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1975-2017年的数据,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结果 显示,在美元主导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计价货币的国际体系中,一国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国际化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科技水平提升能够增加一国在对外直接投资计价货币谈判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袁宜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3,(1):19-23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须经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一种货币的国际化须经历"可自由兑换货币"、"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三个阶段.一国的经济实力对本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而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有助推作用,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为本国货币国际化创造条件.我国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货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美元、马克、日元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得出了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有关启示。分析表明,一国货币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货币可在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承担部分国际货币职能,而可兑换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我国来说,应注重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的相互协调,以顺利实现可兑换与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石巧荣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6(4)
1975年以来的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显示,一国的债权债务地位对其货币国际化构成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国际信用货币制度下,美国选择了贸易渠道流出、金融渠道回流的美元国际环流模式;而日本、中国等债权国通过输出廉价商品和资金,对美国的债务国地位和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形成支撑的同时却抑制了本币国际化。因此,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债权大国,中国必须采取消除过度贸易顺差、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躲离美元及拓宽人民币金融输出渠道等措施,以抽身现行美元环流模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