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转化的必然性和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产业的新常态,围绕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把煤炭经济发展压力有效转化动力、创新打造产业核心力、国企改革激发煤炭企业内生活力、深化改革培育产业源动力和政府职能转型增强煤炭企业外部支撑力4个方面对煤炭产业发展动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新常态为视角,着眼于化解煤炭企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着眼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致力于探索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通过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大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开拓新的用煤市场;通过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提升煤炭产业素质;通过高度重视、关爱矿工、安全发展,同心合力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绿色金融助力煤炭产业转型的意义,分析绿色金融助力转型现状,并根据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绿色金融助力煤炭产业转型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把握新常态本质特征、适应新常态是煤炭企业集团实现跨越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点,对我国煤炭企业集团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炭企业集团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了以"多元化、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转型战略,并以同煤集团为例,提出其着力应对新常态、实施跨越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我国煤炭企业集团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五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智能绿色增长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驱动我国煤炭产业智能绿色增长。而随着数字技术在煤炭产业应用的深化,煤炭产业自身的限制、行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技术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数字技术的驱动作用。基于此,数字技术驱动煤炭产业智能绿色增长的路径应从放大煤炭产业自身优势、推动行业平衡发展、加大创新技术研究力度三方面展开。同时,提出应继续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政策、加大行业外部投资政策支持、完善国家数字化转型决策咨询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吹响了更紧迫的号角。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先行者,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要积极融入国家和北京市发展的宏大图景中,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推进中把握机遇;要认真总结"十二五"的经验得失,统筹制定"十三五"规划,科学描绘建工发展蓝图;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产业链,提升产业协同联动能力,发挥绿色发展领先优势,向"城市建设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要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煤炭产品结构现状,从绿色营销视角分析我国煤炭产品结构典型非绿色问题;研究归纳煤炭生产经营传统模式与绿色模式在煤炭开采、加工利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异质性;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角度,界定了煤炭产品结构绿色模式;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从煤炭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三个阶段,提出了绿色营销视角下煤炭产品结构优化的路径、模式,为我国煤炭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工业面临转型升级。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能源需求强度和增速下降、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加快、煤炭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变、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平抑作用将长期存在等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进安全绿色开发、促进清洁高效利用、强化煤炭科技创新、拓展煤炭国际合作等煤炭工业发展重点,并提出了完善煤矿关闭退出机制、严格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健全煤炭科技创新机制、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等保障措施建议,旨在为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电力能源结构转型和系统效率提升是国有电力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根本宗旨,只有多举措推进电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可为经济新常态增添"新动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各个国家政府重视,低碳、清洁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绿色能源将在未来能源市场中占据主角。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低碳清洁能源政策的转型,我国能源结构也逐渐发生转变,提出了2020年、2030年要分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煤炭供应链具有更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坚实的煤炭产业基础支撑、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能力、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较高的韧性5个特征。基于我国煤炭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基础和挑战,总结出坚持独立自主科技创新、促进煤炭供应链协同发展、加快煤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完善煤炭产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的总体思路。利用工业互联网助力提升煤炭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积极探索“低排放”、“零排放”新型煤炭产业。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新常态和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实施京津冀绿色创新战略,促使EKC现实拐点尽快形成,是解决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双重困境的关键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京津冀绿色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从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以及绿色创新支撑要素的区域合作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炭去产能与转型升级是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互为联系,互为促进,保持两者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我国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从系统协同理论出发,阐述了去产能与转型升级之间协同的辩证关系,并对我国目前有关煤炭去产能与转型升级政策与工作路径的协同性进行了分析,在政府和市场层面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总结,会议集中就新常态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产业转型与升级、政府职能与企业行为、创新驱动与新兴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映了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的最新实践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诸多的政策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煤炭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的大背景下,推动云南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结合云南实际,分别从国家政策要求、产业脱困、生态治理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煤炭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认识、制度体系、技术装备、投融资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拓展完善产业链、绿色开采、生态修复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并从创新发展理念、健全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先全面剖析了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生态环境约束倒逼煤炭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煤炭行业未来定位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然后,提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必须要走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产业协同主要有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3个方向,并以煤炭企业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评价模型。最后,以TM集团为例,将煤炭企业产业协同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碳约束条件下煤炭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协同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研究了碳约束对煤炭开发方进行绿色开发和煤炭利用方进行清洁利用的协同创新动力和行为选择的影响。考虑了具有不同的创新收益函数、创新成本函数、对煤炭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进行协同创新的两类企业,分析了碳约束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约束条件下协同创新预期收益、协同创新风险、创新资源总投入和协同创新初始成本投入是影响煤炭开发方绿色开发和煤炭利用方清洁利用协同创新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改善和提升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因素、转型模式以及转型评价3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搜集并整理了2017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其绿色转型进行评价,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进行分析,并从技术创新、政府支持、绿色协同治理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我国的主要产煤地区,煤炭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产业升级,内蒙古的煤炭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基于经济新常态内蒙古煤炭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煤炭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助力内蒙古地区煤炭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煤炭市场深入调整为背景,对新常态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化工产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观研判、把握趋势、吃准政策、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定位的发展对策,为煤炭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能源革命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以潞安集团为例,阐述了大型煤炭企业以培育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为特色的转型升级的意义和必要性,包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供给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介绍了大型煤炭企业培育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为特色的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为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