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必将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引致宏观经济变动。通过构建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和中央银行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利率管制、部分市场化、完全市场化三种情形下模拟货币需求冲击、技术冲击、贷款冲击、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冲击和利率冲击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冲击和贷款冲击对经济产生正向影响,前者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增大,后者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我国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变动以平滑宏观经济波动,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后我国的利率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利率结构的一些建议。利率市场化后我国的利率结构主要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金融市场利率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三层次的利率结构中金融市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整个利率的基准 ,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影响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已步入了利率市场化的阶段,各国金融业也都在纷纷实施利率市场化,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完成利率市场化,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出现问题后作为我国金融监管的中央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利率大幅度波动、利率体系变化等,提出了中央银行的对策。以期能使中央银行及早的采取应对措施,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的更加高效,同时避免出现利率市场化以后混乱的金融市场和各经济主体不规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当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1.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在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坚定“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大前提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同时,要与产业发展保障制度相配套.2004年10月央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本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取得初步进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提高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能力;建立金融规划系统,合理规划基础货币,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放宽信贷政策的限制.另外,为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从电子联行平滑过渡到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同城票据清算和资金清算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利率管制造成发展中国家资金配置扭曲,进而阻碍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是一国实现金融对外自由化的前提条件.在政府控制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育受到制约,资本不能按市场供求来配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非市场化的利率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不利于金融开族后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因此,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必须先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利率管制不能一下全部放开,只能分部分、分阶段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后的客户行为与商业银行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金融机构依据市场供求条件自主决定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其生成机制的主体包括供求双方中的客户、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的模式.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资金配置的优化和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郭琪  彭江波 《金融研究》2015,421(7):98-115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金融调控由“价格管制、数量调控”向“放开价格、适度规模”转变,市场风险也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上升,并对系统性风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了反映利率变化与市场风险变动关系的市场风险曲线,并利用DSGE模型模拟了利率变化对主要经济主体源自金融利益的福利水平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当前存、贷款利率变动的有效区间,存款利率放开将对市场风险产生较大冲击,应慎重推进;利率区间管理偏离均衡水平,会加大利率波动对市场风险的影响;利率市场化通过资金成本、金融投资收益等金融利益变化改变经济主体的福利状况,从而将改革的风险成本分担到各经济主体;应建立与风险承担责任相匹配并促进经济主体风险自缓释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Q条例的废除历程和阿根廷利率改革失败的教训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生成机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体系尤为关键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的效应、前提条件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描述利率市场化在中国演进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的效应。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但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且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微观金融主体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同时,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许多前提条件。只有基本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何乐  秦丽  杨雪 《西南金融》2007,(5):18-20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的外部关系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商业银行与企业、商业银行与居民、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效应。本文通过构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和企业、商业银行和居民之间的四个关系机制模型,对如何重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外部关系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