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重庆艺博会展览现场,孙善民的书画作品顿时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擅长于行草书的孙善民,其书写的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是其代表作之一。其开篇行笔的"日"字旁,侧锋为主,厚重敦实;而最后一笔,提笔收锋,迅速转为以中锋为主,疾驰出飞白流变的曲线美感,  相似文献   

2.
画家高敬安,1946年生于河南济源王屋山脚下的思礼乡。他长期从事山水画创作,早年既有中锋与侧锋兼用的笔法技巧,也有全部使用侧锋笔法的表现风格。观赏画家近年来的最新画作,基本上以侧锋行笔为主体,彰显出他画如其人的豪迈情趣特点,以及北派山水画雄浑壮阔的浩然气质。《林泉对弈图》,画面上斑驳的群山  相似文献   

3.
老书法家王洪锡古典文学功底深厚,自作传统诗词无数,撰写论文多篇,彰显出他追求文学艺术修养的深厚才能。观赏书家笔下书写的曹操《观沧海》书作,开篇第一个"东"字,起笔厚重,以隶书笔意为主,中间的"田"字行隶结合;竖画轻缓直下,撇捺两画,一收一放。第二个"临"字,行笔以中锋为主,笔力略轻,偏旁利刀以行书笔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江书学说:"人人都有一盏照亮自己人生的灯,对我来说,所有生命的活力都是有待燃烧的灯油,为了真正的艺术发光,是我人生唯一的旨趣。冥冥中我感到有一种使命,促使我像追求光明的灯烛一样义无反顾,毁灭仰或涅槃。"作者不满足于书写出一手好字的世俗化要求,这种境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赏江书学《书学墨痕》作品选,领略到他执着追求的书艺情趣与深层次的修养。2008年,他书写带有钟繇和"二王"书体遗风的作品,出锋行笔随意,并不拘泥于古人的书写范式,字体大小自由舒展,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逸图》     
《高逸图》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倪瓒的折带皴,行笔以侧锋为主。正如他自己对倪瓒画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柯九思(公元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浙江天台人。他的画,山水、花鸟俱佳,尤以画墨竹闻名。元代画竹依据画法不同可分为两派:工笔勾勒青绿设色者为"画竹";以水墨写意者称为"写竹"。柯氏便是写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秘阁墨竹图》表现出了他以书法笔意写竹的观念。竹干的淡墨写出,竹节两端再复以重墨,干身坚挺,圆浑如篆,干与干之间虽无笔墨相连,但虚空处有意到笔不到之妙。竹叶顺枝而出,以浓墨枯笔写叶之阳面,以淡墨润笔写叶之阴面,皆为中锋行笔,片片竹叶沉着稳健,尤如楷隶。  相似文献   

7.
"海纳百川"语出清代民族脊梁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经典楹联。书家袁海涌深知古人遗训的博大精深道理,他在不断求索的道路上,认真观察学习各地书画创作风韵格调,广交天下书道朋友,不断践行"海纳百川"之真谛。汉字起源于亦书亦画的图像范式。古有象形文字,局限于篆书,中锋行笔,纤细线条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之书帖,是"天下行书第一"。我多次细心、崇敬打量,真谓人间之盛作,其书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细观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字迹潇洒流丽,优美动人。观之,为书法盛宴,似淳酒润喉。  相似文献   

9.
崔靖爱书、写书、教书,在无数次交流中,他为人谦虚好学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书法从楷书入手,广泛涉猎篆书、汉简、隶书、行书、草书.每次书写作品,都进行多种不同的书写尝试,力求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崔靖书写的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古诗,在保留篆书基本笔画弯拐的同时,融入汉简方正的笔法,并以行书畅达用笔的情趣进行表现.第一个"人"字,起笔墨色丰硕饱满,回锋戛然一止,在顿笔中缓缓出锋.  相似文献   

10.
《潮商》2013,(4)
王训端的作品充分展示和体现了“王体”书法博学约取、兼收并蓄、融古人之法为己用等风格特点。章法结构均衡饱满、疏密得当、稳健和谐,气势深厚凝重、磅礴流畅,说明作者于下笔之际已是成竹在胸、匠心独具。其运笔之法宛如天马行空、摇曳多姿、方圆并施、藏露互用、运转变通、正气相生,将“王体”提倡“巧于变化”,关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绳墨以及讲究中锋用笔“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偏侧锋并用等要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字形结体风神洒脱、平中寓奇,通过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避让妥贴、虚实开合的线条变化,使得整字活、整幅活、全局活。通观整幅作品,从谋篇布势到行笔用墨,均显露出艺术家的充溢才华和学者的严密思维,营造了豪放明快、爽劲洒脱、奇拔豪达、刚劲雄浑、神采飞扬的意境,体现出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给观者以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和具有时代感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浏览印制精美的《王文学书法作品集》,观赏书家《陋室铭》《将进酒》《水调歌头》《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等书法代表作,欣喜地赏析其中表现出的不同线性书法而构成的艺术情趣。多年来,我观赏并写过王文学众多的草书、行草书代表作蕴含的书法艺术魅力。在阅读观赏书家新作时,偶然欣赏了他花费很长时间、精心书写的两幅楷书长卷代表作,触摸到作者长期耕耘、临池不断的扎实基本功力,以及孜孜不倦追求书法艺术的求索精神。欣赏之余,不禁思绪万千,肃然起敬。他书写的老子《道德经》楷书长卷,尺寸长13米,宽0.34米。我逐一浏览书家认真写出来的一个个行端体正的字体,但见笔法松紧舒展,笔画井然严谨,书写富于变化,行笔线条遒劲有力,间架结构开合有序。书写的"可、常、名、之、无、天、地、万、物"等字体端庄笔正,但在相同字  相似文献   

12.
第31章汪叔凡来到吴振江临时家中,吴振江刚好在作画,见汪叔凡进来,看了他一眼,继续画他的,一面问,"我那畜生又去了?"汪叔凡笑而不答。"我跟他说了,叫谁来都没有用。"吴振江说时,继续画他的画。汪叔凡过去,把他的笔抢过,放下,说:"大人,不说这个,我们去喝酒去?"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重量     
铁凝 《秘书工作》2013,(5):55-56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虽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  相似文献   

14.
历代文人墨客都追求艺术创作中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恣意畅达表现,使其在书画创作上达到“逸笔草草”的放浪形骸状态.这是作者进入一种无我、忘我、我自为我的艺术高层次境界. 中国书法名家袁海涌笔下无论是行草、章草,还是草书,都追求“创意与法度是一组对应的矛盾关系,感情的宣泄不能放浪于法度的约束之外,既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又要随心所欲,不愈尺矩,实现与法度和谐统一”,这是一种注重书艺师古的法度却不拘泥于古人书写表象痕迹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每次观赏中国女书法家韩宁宁用一年多时间精心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专集》,就仿佛在重温毛泽东那高屋建瓴的艺术境界,同时,又一次领略韩宁宁那刚柔相济的书法线性魅力. 韩宁宁的书法以行书为主体,融合了一些草书的章法技巧.在书写时,她虽然以硬朗劲健的笔力闻名于世,呈现出一种笔正心正的书艺人品性格特点.但她在书写毛泽东的众多诗词中,仍就自然地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柔美线性魅力,彰显出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新颖书风.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正> 在同一语境中,连续使用同一个字,有时会因缺少变化而索然无味,有时却又显得灵活多变而妙趣良多。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板,既工于书法,又擅画兰竹之类。他曾在一幅画上题写了如下一联:"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在文言文中,数词量词在书写上没差别,要从语义上去区分。上联中的三个"一"字,都是量词,意为"每一竿"、"每一株"、"每一块",从语表意义上看,作者是在热情歌颂竹、兰、石的有节、有香、有骨,但从语里意义上看,也就是从它的深层意蕴上看,却又让人们看到了题画者本人的  相似文献   

17.
四月十八日,我省著名书法家杨金深先生书法作品展,在石家庄市翰茗阁茶楼如期举行.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都以行草为主,兼有其他书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法作品,大都是书写的近几年他自己用心创作的诗词作品,达到了许多文人想做而又难以做到的,即"用我心写我诗,用我心写我书,诗书共展我真心"的文人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绍兴的"绍"字,解作"一张苦口,一把笔刀",当然,这说的是当年绍兴师爷的工作.自明清以来,就一直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不过如果要在今天也找一种"苦口"加"笔刀"的活儿,恐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选项之一.而在中国外运集团做了十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王新宇,恰恰就是绍兴人.聊到家乡,王新宇调侃说,"绍兴毕竟是出师爷的地方,(师爷)不成大器,也只能在边上做做参谋."其实,又有哪个官署衙门离得开绍兴师爷,又有哪个组织机构离得开人力资源管理呢?  相似文献   

19.
1技术现状 可擦性无尘笔用墨水是一种以有机溶剂为墨液,以颜(染)料和其他助剂为主要成分的彩色墨水.该墨水与配套的笔和板组成的书写工具,可用于学校教学、办公、学术交流、儿童书画练习等方面.其特点是书写流利、易写易擦、无粉尘污染,可以完全取代粉笔、黑板.日本一家电气公司最早研究这类产品,随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特为该墨水研究出一系列经过表面处理的特殊颜(染)料,此后,这种笔和墨水在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并受到世界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绘画作品令人感兴趣,是因为它有着许多的谜,让品读的人欲解难分.在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形象中,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回味.所以有"江山如画"或"江山不如画"之说.山水画家焦玉广的其人其画,在我看来,就有着难以言说的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