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坤 《魅力中国》2014,(16):347-34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其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影响巨大,孟子赞誉墨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子反对穷奢极欲的行为,提出“节用”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0月29日的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文试析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对于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丁永强 《魅力中国》2013,(11):75-75
“墨学”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墨子》一书是对墨家思想学说的记录。后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而本文将以各个时代墨子研究论著目的数据统计为基础.借此分析各个时代关于墨子研究的特点.并得以纵现其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观点认为,墨于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4.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5.
橄榄 《走向世界》2011,(1):86-91
在莫斯科,只要是晴天,天空就是清澈的,没有一丝烟雾,一眼可以看得很高很远;空气始终保持新鲜,很少尘土,一年四季都很滋润;所有的河流、湖泊、池塘都是清洁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如茵的草地:到处一片宁静,没有使人烦恼的噪音,在任何公共场所都听不到人的喧哗。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73-73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里难以管理的员工的价值所在。这些人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所以,高明的管理者一定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关于墨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孔子时,或日在其后。”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一般认为他比孔子所处的年代稍晚一点。相传他是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出身小手工业者,他自称“贱人”,据说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以和当时有名的巧匠鲁班相媲美。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爱孔子之术”,但他自己虽学孔儒,却“以为儒者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帮故背周道而用复政”,所以他便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创立一个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自己也成为…  相似文献   

8.
(续接上期) 道家法家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 The Status of Taoist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in Chinese Philosophy 前面讲到中国哲学离不开对道家的研究,道家之人在史书上大都为一些离群索居、遁迹山林之徒,所以往往又被人们称为隐者,但历史上的道家理论可绝非陈词滥调之说。迄今为止史书可证,大致生活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杨朱理论被奉为道家的最初理论,杨朱的宗旨是极端的纵欲主义者,“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读到此真叫我瞠目结舌,大可不必讲理想道德,连没有多少大脑思维的鸟儿尚且为自己的后代付出,杨朱真是自我纵欲做到了极点啊!  相似文献   

9.
“影子”和“回声”梁发芾《墨子。鲁问》上有这么一段记载: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则似影也;处则静,呼则应,则似响也,君何得于影与响哉?"对于墨子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而且层出不穷。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11.
覃瑀 《北方经济》2007,(3):37-38
CBD是现代城市的核心。本文分为三个部分:1:cBD国内外发展概况;2:重庆发展CBD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条件和不足;3: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个人的观点和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中核心内容是对重庆这个特点鲜明的我国内陆山地大城市的cBD演化过程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将其发展轨迹归纳为“N”字型,即形成——发展——萎缩——再发展四个阶段。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历史机遇是影响重庆CBD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现阶段重庆CBD发展在迅猛中隐含着一丝浮躁:一些开发商为了减少长期成本,尽快收回投资,以先开发住宅和商住公寓为主,结果CBD成了CLD,造成了CBD畸形发展;CBD功能被泛化、弱化;三区的CBD功能雷同过多;CBD区域绿化不够这几个方面是现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冉 《理论观察》2008,(5):31-32
面对“国学热”的风生水起,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解读,则可透视出“国学热”体现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是浮躁时代的精神寻根和现实要求。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学”不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国学热”的意义只在于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自觉”。因此,对“国学”既不能采取固步自封的保守主义,也不能采取批判打倒的激进主义,而应宽容平和的理性认知这股“国学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墨子关于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墨子关于国家观的基本主张。墨子的国家观虽然带有空想色彩,但其首创性启迪了后代思想家,他提出的“尚贤”和“君民通约”的观点对后世争取平民权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国喜 《魅力中国》2010,(31):200-200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自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我国古代,历代统治阶级及杰出人物对人才就非常重视。古人认为“洽之安危,惟在得人”,即所谓“安天下者睢在贤才”。墨子讲,“入国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他把“献贤而进士”看作如同“归国宝”一样的珍贵,“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  相似文献   

15.
浮躁症的危害 营销浮躁症对企业发展有明显危害,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目标脱离实际,搞“大跃进”,希望高速增长、创造奇迹。任务定得高不可攀,以为可以“法乎上,得乎中”,孰不知对普遍缺乏激情的营销队伍而言,反起到打击士气和促使业务员另辟蹊径搞灰色收入的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航 《现代乡镇》2011,(1):118-120
身在学校内,却拒绝安稳有保障的生活而投身商海;生为山西人,却不迷信煤炭经济,华丽转身为“前卫”的节能行业,左其昌的两次跨行经历可谓时尚,然而近观其人却丝毫感受不到浮躁,而是充满一种对执行力的严格遵守,以及对商业理想的偏执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08,(3):16-16
最近,一项称为“新娘秘书”的婿庆服务悄然流行开来。受过专业训练的“新娘秘书”可以帮助新人们完成协调酒店、选配服装、设计婚礼细节等一系列工作,颇受年轻人的青睐,尤其是不少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筹备婚礼,而“新娘秘书”的出现正好为他们解决了烦恼。据悉,一名合格的“新娘秘书”需要熟练掌握化妆技巧、  相似文献   

18.
微评     
《重庆与世界》2015,(18):13-1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二九运动”中“保卫华北”的呼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就在昨天。珍珠港的爆炸声并未远去;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哭泣犹在耳边。珍惜和平,不要再让英雄流血,不要再让百姓流泪.  相似文献   

19.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33):112-113
“有—天,当别人在上班路上因为堵车而烦恼不已时,你却可以开着飞机从他们的头上飞过,从容到达目的地。”这样的场景,无疑让不少向往“空中轿车”时代的人们浮想联翩。于是,“私人飞机”这种豪华型代步工具频频涌现。私人飞机不仅为个人及其随行人员自用或商用的出行提供方便,也是机主奢华身份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列夫·托尔斯泰《复话》中玛丝洛娃与西蒙松结合走上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及这一归宿的思想意义,指出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作为来自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意识,性格特征均有本质的差别。聂对玛并没有真正的爱,只是出自怜悯和同情;以及对自己过去所犯罪行的忏悔;而玛对聂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只是被其抛弃一切为自己辩冤的行为所感动,因而是注定不能“大团圆”的。而革命者西蒙松则是以平等的、真挚的爱对待玛丝洛娃,在与革命者的接触中使玛理解了革命,并衷心向往革命,因而她最终离开聂而与西蒙松结合就是必然的。玛丝洛娃的归宿说明俄国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并不能使劳动人民获得解放,要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