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村金融》2004,(11):60-60
1、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8月10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2004】10号)。该规定对国家赔偿确认案件应当予以立案及不予受理的情形作了具体规定,对应当确认违法的情形做了详尽的列举。本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黄梦婷 《投资与合作》2014,(11):349-349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于财产损害赔偿方面,一贯坚持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原则,采用抚慰性赔偿标准.虽在2010年的《国家赔偿法》修改中,赔偿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以赔偿直接损失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这在财产损害赔偿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1国家赔偿排除间接损失其实质仍是“国家豁免主义”理论在作祟,事实上等同于国家直接剥夺了公民的部分救济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赔偿法》自从2010年进行修订后,在许多方面均体现了其进步之处,国家赔偿标准也不例外.文章基于新的《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标准进行归纳梳理,并探析新的赔偿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价格行政执法中的国家赔偿问题郝爱军郭海柱《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这对价格行政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物价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处理价格违法行为和案件时,应严格把握好价格行政执法中“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全国发生了多起政府代为赔偿的案件,值得人们高度关注。广西平南县民警随意开枪,造成他人死亡,当地政府代为赔偿73万元。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被害人及其家属权益保护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权力和国家责任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造成人身伤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我国《侵权责任法》作出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国家机关之所以依照《国家赔偿法》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实施赔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出于保护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公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往往采取民事赔偿了结,而未纳入国家赔偿范畴。笔者试图通过各国国家赔偿法律规定、公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法理探讨等角度剖析公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采取国家赔偿的合理性、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财》1995,(4)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1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已经1995年1月16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鹏1995年1月25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  相似文献   

9.
叶良平 《金卡工程》2010,14(4):31-32
国家要致力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深度审视国家赔偿问题,不建立完善合理的归责原则,国家赔偿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空壳,不利于规制国家权利运行和公民权利保障;不建立专门有效的赔偿义务机关,即使确认了公民的赔偿权利也不利于该权利的实现;不完善赔偿范围就会导致公民的许多权利在侵害的情况下得不到国家赔偿的救济,即使有救济其救济的力度也远远不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立法目的反映一部法律的性质,对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人们对于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的理解却往往有较大的分歧。通说认为《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有两个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和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不利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与完善。“一元目的论”正确揭示了国家赔偿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赔偿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晓涵 《金卡工程》2010,14(1):87-87
我国《国家赔偿法》是1994年5月颁布、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该法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我国人权保护的新开始。但由于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的发展,赔偿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和谐社会的需求。因此,2008年10月我国提出国家赔偿法的修正案草案,以此填补法律空白,对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购速览     
《中国政府采购》2012,(8):6+8-6
1国务院:县级以上政府应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实际,制定实物定额...  相似文献   

13.
周鸿程 《金卡工程》2009,13(4):93-93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赔偿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以来国家权力日益膨胀,尤其是行政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风险增大前提下,民主政府自我约束的避险对策。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意即判断行政主体应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它不仅是构建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关键,也是司法事务处理案件的基本尺度,因此对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探讨,尤其将我国赔偿的归责原则方面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加以比较和成本分析,深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围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正>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赔偿法》,正式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仅有35条的《国家赔偿法》的一经出台即被誉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成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然而,颁布十多年来,由于"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老百姓往往很难进入国家赔偿的司法程序,《国家赔偿法》被法学界专家认定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按照法律规定,国家首次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保障:一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分担:二是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落实好经费的使用;三是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义  相似文献   

17.
纪颖颖 《金卡工程》2010,14(8):140-140
精神损害赔偿被载入《国家赔偿法》不能不说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次超越性发展,同时也彰显了我国法律向法的人权价值不断奋斗的决心。精神损害赔偿弥补了国家赔偿违法责任原则的不足,也为现实中实际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受害人寻求救助之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国家赔偿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仍然显得不够成熟,不够彻底,为执法者留下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缺乏具体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我国宪法和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的法律地位,并从1983年起很快组建了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国家审计体制——行政型国家审计体制。这种审计体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了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体制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在刑事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运用应进一步法定化,应尽快对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主体进行权威界定,以保证这一制度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因第三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请求赔偿的权利。”那么,如果造成保险事故是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