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市审计局部署,1988年开展了对城乡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的审计调查,经审计发现无论城镇、乡村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矛盾日益加深,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下拨教育经费和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两大部分组成。导致目前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支出剧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为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国务院在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同时,规定各地要从当年土地出让收  相似文献   

3.
教育基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基金)是筹措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按照“纳入预算、明细核算、先收后支、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结余结转”的管理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教育基金征管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奠定工作基础。该县成立专门的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征管部门及使用部门协调会,制发征收管理使用办法。解决征收、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税费并重,加大征收力度。该县征收部门将教育基金征收工作置于与税收工作同等的地位,坚持“费随税走,税费同征”的原则.保证教育基金征收与正税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财会学习》2011,(2):37
财政部发布了统一地方教育附加的通知,也就是财综[2010]98号文,我现在很迷糊,我们不是已经征收了教育费附加了吗?而且就是解决地方教育事业的专用基金。能做个比较分析吗?最后能举个实际的案例帮我理解吗?(乌鲁木齐孙浩)在线专家:98号文中的"地方教育附加",和我们一直执行的教育费附加是两个不同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关注     
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教育资金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提出:为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国务院决定,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并要求各地加强收入征管,依法足额征收,不得随意减免。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发布《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于二○○五年十月修改了《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调整了教育费附加率,由原来的1%调整到3%,可见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由于洛阳市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面向农民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建校集资等收费项目,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在洛阳市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必须在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理财》1995,(4)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补充通知”的通知豫地税发(1994)31号各市、地地方税务局:现将国务院国发明电[1994〕23”号《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补充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  相似文献   

9.
税事文摘     
《税收征纳》2005,(10):42-45
国家恢复对烟草行业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十月一日实施;教育储蓄最多可享三次免税优惠;中国纳税五百强排行榜揭晓;国家恢复寻烟草行业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向十运会捐赠可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费附加按“新三税”税额计征今年2月7日国务院(国发明电〔1994〕2号)发出"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摘录如下:一、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附加率为3%……。二、教育费附加分别由国家税...  相似文献   

11.
问:国务院发布了《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又批转了《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请问对教育费附加在会计上应如何核算? 答:国营工业、供销企业交纳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处理,应增设“454应交教育费附加”科目。月份终了,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当月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工业企业借(减)记“销售”科目,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0,(3)
最近 ,博爱县审计局在对某镇财政审计中发现 ,农村教育费附加收入达100万元 ,其中有72万元是假的。该镇教育费附加是挪用学校教育经费顶教育费附加收入 ,入库后再原数返回各学校。为使这一虚构收入显得真实 ,收款时间、缴款人、收款人、公章、票面值和张数一应俱全。教育费附加也掺假$博爱县审计局  相似文献   

13.
《理财》1994,(8)
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各省、自治区、互锡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田平、有巨同机构:根据国发[1993]85号《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为了保证教育费附加及时、足额征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  相似文献   

14.
教育费附加是一种专项资金,不属于税收范畴,是特殊社会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费附加需要进行改变,即用教育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基于此,文章对教育费附加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阐述教育税替代教育费附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亟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县部分农村中小学 1998年以来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一、挤占、挪用农村教育费附加严重。按照《河南省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农村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发放民办教师工资和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审计发现,各学校普遍存在将农村教育费附加列支公办教师工资、班主任津贴、取暖费等现象,且挤占挪用数额较大,占农村教育费附加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二、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屡禁不止。一是一些学校巧立名目收勤工俭学费或超过规定标准收取有关费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筹措背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几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源渠道单一,基本没有办学经费筹措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开始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对计划外招收的委培生和自费生实行学费收缴制度,个人开始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是教育经费筹措的第一次改变.1993年进一步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九条渠道为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教育基金、科研经费、贷款和融资收入.至此,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体制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7.
《理财》1995,(4)
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明电[1994j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1994」2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下发后,由于新税制税种变化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现就所反映的对外商投资货物运输企业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问题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月大事     
我国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通知,12月1日,我国正式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相似文献   

20.
《税收征纳》2010,(12):45-45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国发[2010]35号)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以下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